漫三垣紋
崖柏漫過玄武巖的洛書紋
當腳印觸及到山脊禁制時
陶笛在喉間吐出半枚玉蟾
流螢搬運整座古城的舊傷
向陶土聲線第九層年輪泅渡
淚光中的漁火蜷成佛影
無心蓮在露中拆解十二重天干
犬吠推著水紋漫過鸞鏡背面
越窯瓷與客星在暗河里互拓
崖柏漫過玄武巖的洛書紋
潮水仍在數(shù)砂礫與遺忘的卦數(shù)
釣者與星痕皺褶
后座銀骨彎成北斗杓
荊條在耳蝸結網(wǎng),釣竿垂懸
湘君的玉佩墜著九嶷煙雨
絲綸是七道未顯化的卦爻
荇草裹緊所有讖緯
寂靜在舌尖生苔時
女媧石沉入漣漪的瞳孔
波紋吞咽六又二分黃昏
柳線垂釣洛水的陰爻
辛夷將香雪譯成河圖殘片
蕓薹田里,夸父的斗笠隨鳳蝶
遁入震卦初九的爻變
皺褶里盤著七條支流的忘川
釣竿始終是伏羲未落的
那枚蓍草
晚云被歸途卷成了云夢簡
空魚簍盛滿蝶翅振動的太極弦
每粒星砂都是莊周遺落的
遁甲殘片——當絲綸猝然繃緊
整條銀河正從掌紋溝壑
翻卷鯤鰓翕動的
太初之藍
霜徑佛蹤
三枚轉經(jīng)輪凍裂喉關
唐卡洇墨處,開始吮吸
未誕的雷部文書
狻猊與睚眥的陰陽陣中
我撕開肉身,潑出整壺液態(tài)松濤
卦象在羅盤上突然收束
沉入酥油凝滯的子時
鹽在棉紋深處結璘
凍骨長出雪蓮胎藏
腳印被冰原鑄成了佛影的形狀
蝕的龍蛻
當玄鐵的嗚咽滲出熒惑苔
共工觸柱的裂痕滲出液態(tài)晨昏
時令雨在掌紋的河圖倒溯
饕餮鎖鏈終在經(jīng)脈綻放冰卦
應龍的逆鱗溺亡于秋波渦旋
不周山的碎石懸浮在倒掛洪鐘
冰月潮汐在囟門漲落
我看見魯班的墨斗析出青銅
判官正以鶴羽稱量——
琉璃心竅里坍縮的真空
渡冥辭
孟婆的銅錢在舌根躁動
日晷的針影在故道邊凝固
朱雀銜著火精俯沖
正見業(yè)火核計忘川的船資
說陰騭者把魂燈藏匿青銅觚
漣漪在銅影里篆刻禪意
定海針撬開酆都玄門
湘夫人的瑟弦
早已繃緊每粒沙的骨相
閻羅收起歪斜的善惡簿
陰陽魚咬住鑄鐵的喉嚨——
我們互為彼此的劫數(shù)
用鬼火在彼此的命牌刻下回煞
倒生木
魯班的木鳶焚羽成麥刺
刺穿黃昏渾濁的眼神
鹡鸰打量著愚公的鑿痕
在蓬萊淺灘種植茶的卦象
潮信漫過青銅斝
陶紋在鼎腹窺伺。菩提根
纏住閻羅的步罡——那些發(fā)光的蠹魚
在搬運藥師佛眉間的毫光
精衛(wèi)的石子里擠出一根橄欖枝
我們的烤爐上綻放劫前的金燈花
潮信在忘川河漲落
根系早已在虛空交換魂魄
漢墓帛沉淀著太初的熹
而我們的殘影正被玄鳥重新丈量
青劫錄
虬枝在章尾山刻出天裂
燭陰的獨瞳刺穿風伯肺葉
黃昏俯身拾撿星屑殘局
青鸞在岱輿山斷崖結繩
蟬衣吞下月魄時
庚帖卡在第七響編鐘
有文鰩魚從葉脈溯游而上
瞞過所有未命名的甲子
我是被節(jié)氣赦免的讖言
懸在青陽與玄英之間
校準廿四候的蜜意時差
作者簡介:陳德貴,筆名也求,江蘇泗陽人。詩歌作品散見《詩刊》《詩選刊》《詩歌月刊》《揚子江詩刊》《延河》等刊物。著有個人詩集《詩路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