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認識擬人修辭
“小美,你日記寫‘雨點在我的傘上跳踢踏舞',為什么這么寫呀?”筆者拿著作文本問。扎羊角辮的小美站起來說:“那天雨聲很有節(jié)奏,嗒嗒嗒的,就像在跳舞?!?/p>
“觀察得真細致!”筆者把句子寫在黑板上,“把人的動作、情感賦予事物,就像給它們注入生命,這就是擬人。擬人就是你觀察事物時,會不自覺地把自身的情感、意志投射到觀察對象上,使它仿佛也有類似情感和行為?!?/p>
小勇舉手問:“老師,我寫‘北風在窗外發(fā)脾氣’,算擬人嗎?”“當然算!”筆者豎起大拇指,“用心感受世界,萬物都像在和我們交流。就像《四季》里寫草芽尖尖,它對小鳥說‘我是春天。草芽會說話,這就是擬人?!?/p>
小蕓指著窗外問:“老師,為什么‘陽光在樹葉間捉迷藏’比‘陽光透過樹葉篩出碎金'好呢?”
“問得好!”筆者引導大家看樹影,“‘捉迷藏’讓陽光像小朋友一樣活潑,充滿趣味;‘透過’是簡單描述,但后邊用了‘篩出碎金’這個比喻,也很有亮色。”小濤馬上說:“我懂了!擬人能讓句子表述變得有人的氣息!”小濤的回答很準確,他抓住了擬人的關鍵特點,擬人能讓原本平淡的事物變得充滿生命活力。
★擬人修辭能構建奇妙的世界,給普通事物賦予生命,借以進行豐富的心靈表達,令人耳目一新。接下來,筆者就帶同學們深入探索擬人修辭的魅力。
小琳說:“綠寶寶從泥土被窩里探出頭,這是擬人句?!毙『品磳Γ骸熬G寶寶太柔弱,有沖勁兒才能頂破泥土,應改寫為綠衣俠客劍指大地春風。”筆者點評:“小琳的柔美描述,展現(xiàn)了小草的可愛,充滿了童趣,展現(xiàn)了小草初萌時的嬌嫩;小浩是另一種風格,突出小草的力量感,用綠衣俠客形容其堅韌不拔。不同的擬人表達,豐富了同學們對小草不同層面的認知?!?/p>
二、擬人修辭的運用規(guī)律
“大家來找茬!”筆者在投影儀上展示兩個句子:(A)牽?;ù灯鹆俗仙男±龋˙)牽?;ㄔ谇宄块_放。小芳立刻舉手:“A句讓花像人一樣會吹喇叭,更生動?!毙娧a充:“B句很平淡,A句像動畫片?!?/p>
筆者解釋道:“把植物開花類比人類演奏,讓抽象概念變得具體可感。但寫‘課本痛苦地躺在書包里’合適嗎?”同學們陷入思考。小雪說:“不太對,痛苦一般用在人受傷生病時?!毙±谡f:“應該是課本舒服地躺在書包里?!?/p>
“大家抓住了擬人的關鍵—一情感匹配度,”我總結道,“就像《秋天的雨》里寫‘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不會寫‘秋天的雨,打起了架’,要符合事物的本質特征。“吹起小喇叭與秋雨溫和、傳遞信息的特點契合,體現(xiàn)了情感匹配度在擬人修辭中的重要性?!?/p>
【創(chuàng)意工坊】
題目是“為‘春雨’設計三種性格的擬人表達”。
第一組同學給出答案:溫柔的護士;第二組給出答案:頑皮的畫家;第三組給出答案:愛哭的娃娃。第一組同學把春雨比作溫柔的護士,因為春雨輕柔滋潤大地,如同護士呵護病人。但大地是病人,妥當嗎?第二組同學將其描繪成頑皮畫家,是看到春雨在大地上形成各種水痕,像畫家隨意創(chuàng)作,但一般來說春雨通常是淅淅瀝瀝地下,也不太準確。第三組同學把春雨想象成愛哭的娃娃,是因春雨綿綿,如同娃娃的眼淚,比較契合春雨的特點。
課堂上,筆者又引導:“‘春風’可以怎么擬人呢?”小悠說:“春風像個熱情的小導游,帶著我們欣賞春天的美景?!毙〕空f:“春風像個調(diào)皮的小孩,偷偷撓我的臉。”小悠抓住春風帶來春景的特點,賦予其導游角色,富有詩意。小晨從春風拂臉的感受出發(fā),突出其活潑俏皮。筆者點評:“都很棒,從不同角度展現(xiàn)了春風的特點?!?/p>
接著筆者又讓同學們分組討論“秋風”的擬人表達。小組討論后,小凱說:“秋風像個勤勞的清潔工,掃走大地上的落葉?!毙∶妊a充:“秋風是個神奇的化妝師,給樹木換了漂亮的新裝?!毙P抓住秋風掃落葉的景象,小萌從秋風使樹葉變色的角度想象,展現(xiàn)了同學們的創(chuàng)造力。
三、提升擬人運用能力
觀察訓練時,筆者帶著同學們趴在走廊欄桿上,“大家當小偵探,找出會‘說話’的景物”。小欣指著爬山虎:“綠手掌正在幫教學樓撓癢癢!”小杰說:“樹下螞蟻軍團正扛著面包屑凱旋呢!”小萌小聲說:“大樹旁總跟個默默不語的黑姑娘,學著大樹的樣子隨風跳舞。太陽說黑姑娘不要臉,黑姑娘說自己沒有臉,是大樹的影子?!?/p>
“小欣、小杰、小萌的精彩表達非常棒!”筆者講解道,“發(fā)現(xiàn)事物與人類行為舉止的相似性,就會產(chǎn)生擬人聯(lián)想,像《司馬光》中,司馬光砸缸救人,我們會覺得當時缸好像很‘害怕’被砸,這就是擬人聯(lián)想?!笔共煌挛锞哂信c人相似的喜怒哀樂及其情狀,這就是擬人修辭的魅力。雖然具體事物和心理體驗性質不同,但表達結構以與人相似的情狀出現(xiàn),會引發(fā)讀者的聯(lián)想和情感共鳴。擬人創(chuàng)作中,要基于事物與人類行為、情感的相似性進行發(fā)揮,一旦賦予事物人的屬性,事物就會閃耀別樣的光彩。
【病句診所】
筆者就“我的鋼筆高興地流下了熱淚”這句話讓全班討論。小吳說:“雖然高興時可以流下熱淚,但情境不合,總覺得這個擬人修辭怪怪的?!毙■┬薷模骸颁摴P以激越的心情在紙面上侃侃而談,不斷地吐露著心聲?!惫P者講解,同學們在擬人表達中,要使事物的多種情感或行為符合特定情境,避免認知沖突。為讓同學們掌握“符合情境”,筆者給出例句:“雪花悲傷地在空中歡快地飛舞?!毙$髡f:“悲傷和歡快矛盾?!蔽覇枺骸霸趺锤模俊毙∮罨卮穑骸把┗☉n傷地在空中緩緩飄落?!蔽依^續(xù)講解,擬人修辭的情感和動作要保持一致,營造符合常人認知的情緒氛圍。接著,讓同學們互相出題修改。小萱給小涵出題:“蠟燭開心地流著悲傷的眼淚?!毙『臑椋骸跋灎T感動得流下了熱淚。”
為提升同學們運用擬人手法的能力,筆者設置了觀察任務,讓同學們觀察校園花壇,用擬人手法描述。小軒說:“花朵們在花壇里舉行選美比賽,都在展示自己最美的姿態(tài)?!毙″f:“小草們是熱情的觀眾,在一旁使勁鼓掌?!毙≤幇鸦ǘ浔茸鬟x美選手,小妍把小草當作觀眾,生動有趣。筆者點評:“想象力豐富,把花壇描繪得很熱鬧。”然后讓同學們交換觀察對象創(chuàng)作。小輝觀察籃球架后說:“籃球架是一個忠誠的衛(wèi)士,日夜守護著操場?!毙〕坑^察旗桿后說:“旗桿是一位訓練有素的士兵,時刻堅守著自己的工作崗位。”他們都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擬人表達,難能可貴。
四、綜合運用與創(chuàng)新
一堂語文課上,筆者讓同學們用擬人句做故事接龍,小飛開頭:“鉛筆先生戴著橡皮禮帽去參加舞會?!毙∪锝拥溃骸八谧鳂I(yè)本上滑出優(yōu)美的弧線,卻不小心在數(shù)學題上崴了腳?!毙∧弦才e手:“圓規(guī)醫(yī)生趕來給他打石膏,結果卻只是畫出了完美的圓。”
“這種敘事性擬人很有味道,”筆者總結道,“給筆袋里的物品賦予社會角色,構建出童話世界,像《神筆馬良》里,神筆有神奇能力,幫助馬良實現(xiàn)愿望,讓故事充滿了奇幻色彩。”同學們在擬人敘事中,賦予筆袋里的物品各種角色和情節(jié),激發(fā)了更多讀者興趣和想象力。
【主題創(chuàng)作】
以“校園運動會”為題,讓跑道“興奮地伸展腰肢”,接力棒“在掌心傳遞秘密”,終點線“激動得渾身發(fā)抖”。在“校園運動會”創(chuàng)作中,同學們將跑道、接力棒、終點線等事物賦予情感動作,展現(xiàn)出運動會的活力與緊張,挖掘出事物在情境中的精神內(nèi)涵。
課堂上,筆者又引導同學們以“森林音樂會”為主題進行擬人句創(chuàng)作。小悠說:“大樹爺爺是音樂會的總導演,挺直腰板迎接“演員’。小鳥是歌唱家,用清脆的歌聲表演。小溪是鼓手,歡快地在大樹旁敲著節(jié)奏?!毙〕拷又f:“花朵們是熱情的觀眾,隨著音樂搖擺身體。風是指揮家,輕輕揮動‘手臂’,讓聲音和諧統(tǒng)一。
小悠將大樹、小鳥、小溪賦予人的不同角色,畫面感十足。小晨補充花朵和風的角色,使故事更為深入完整。筆者點評:“創(chuàng)意十足,擬人運用得很好?!比缓笞屚瑢W們分組完善故事。小組討論后,小凱展示:“音樂會高潮時,螢火蟲提著小燈籠趕來,為舞臺增添亮光;蘑菇撐起小傘,避免讓累了的‘演員’在微雨中觀賞節(jié)目?!毙〗M補充豐富了故事,體現(xiàn)出同學們的創(chuàng)新能力。
希望同學們學會運用擬人修辭,用它創(chuàng)造更精彩的語言世界,讓生活中的事物都“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