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青島近年來最炙手可熱的濱海網(wǎng)紅打卡地,小麥島公園在這個夏天迎來歷史性蛻變。隨著麥島路停車場擴建工程及公園景觀提升項目竣工,這座面積僅1.08平方公里的海上綠洲不僅解決了“停車難”的老大難問題,更以“生態(tài) + 智慧 + 文旅”的多維升級,重塑青島濱海旅游新標桿。
停車優(yōu)化:從“一位難求”到“即停即達”
此前因環(huán)島路狹窄、周邊停車位稀缺,小麥島每到旅游旺季便陷入“堵車堵心”的窘境。此次改造工程重點突破交通瓶頸:新建的地下智能停車場占地面積達2.3萬平方米,配備800個標準車位及50個新能源快充樁,通過AI導航系統(tǒng)實現(xiàn)“預約一導航一泊車”全流程智慧化。停車場出口直達公園東入口,步行至核心游覽區(qū)僅需3分鐘,徹底終結了過去“停車兩小時、游玩十分鐘”的尷尬體驗。
“我們采用下沉式設計,將停車場與海岸線景觀帶無縫銜接。”項目負責人介紹,停車場頂面覆蓋綠化植被,與公園草坪融為一體,既滿足功能需求,又保持了海島的自然風貌。
景觀煥新:重構“海上五線譜浪漫場景
漫步小麥島,曾經(jīng)單一的環(huán)島步道已升級為“五線譜”主題景觀系統(tǒng)一
音樂大道:主入口至燈塔的200米步道鑲嵌鋼琴鍵燈光裝置,夜晚踩踏時會觸發(fā)音符光影一場藍天與大海之間的求婚儀式被眾人圍觀。
生態(tài)漫道:西側海岸線打造800米透水混凝土步道,沿途設置潮汐觀測窗,可近距離觀察潮間帶生物。
星空棧道:制高點觀景臺延伸出懸挑式玻璃棧道,配備AR星象投影系統(tǒng),夜晚可“觸摸”星座故事。
親子樂道:北側草坪區(qū)新增無動力游樂設施,沙坑內(nèi)置貝殼形狀的智能座椅,可自動播放海洋科普故事。
寵物友好道:東側開辟寵物專屬活動區(qū),配備飲水樁、拾便箱及寵物行為監(jiān)測攝像頭,實現(xiàn)文明遛寵與景觀保護的平衡。
最引人注目的是位于島尖的“海風劇場”,露天舞臺采用波浪形聲學設計,配合環(huán)形階梯坐席,可同時容納500人觀看海景演出。試運營當天,一場即興的小提琴演奏會吸引數(shù)百名游客駐足,琴音與濤聲交織,成為小麥島全新的浪漫注腳。
業(yè)態(tài)升級:從“打卡地”到“慢生活體驗場”
隨著基礎設施的完善,小麥島的文旅業(yè)態(tài)迎來全面迭代
文創(chuàng)市集:周末常態(tài)化舉辦的“島集”匯聚30余家原創(chuàng)攤主,貝殼手作、海洋香薰等限定商品成為熱門伴手禮。
海上課堂:與海洋大學合作推出“潮汐實驗室”,游客可跟隨科研團隊采集海水樣本,通過顯微鏡觀察浮游生物。
夜游經(jīng)濟:每周五、六開啟“星夜計劃”,環(huán)島燈光勾勒出“海豚躍浪”“海鷗翔集”等光影圖案,無人機表演與燈塔激光秀交相輝映。
運營首日,小麥島接待游客超1.2萬人次,停車場利用率達85% 。來自上海的游客感慨:“以前來拍照要花半小時找車位,現(xiàn)在停好車就能直奔‘小墾丁’,體驗感簡直天翻地覆。”
未來展望:串起“大浮山灣”旅游鏈
小麥島升級是青島“浮山灣一麥島一石老人”濱海旅游帶建設的重要一環(huán)。下一步,將開通連接五四廣場、奧帆中心的“海上觀光巴士”,實現(xiàn)“一船游三灣”;同步規(guī)劃麥島陸域與銀海大世界的文旅聯(lián)動,打造集航海體驗、濱海度假、文化創(chuàng)意于一體的世界級旅游目的地。
當暮色浸染海面,新落成的燈塔景觀燈準時亮起,光束掠過波光粼粼的海面,映照著岸邊拍照的人群與草坪上野餐的家庭。這座曾因“孤獨的樹”走紅的小島,如今正以更從容的姿態(tài),迎接每一個向往詩與遠方的來客一一停車不再是門檻,風景始終是初心。
咖啡與書:燈塔旁的白色玻璃房“麥島書屋”正式營業(yè),提供海洋主題圖書借閱與現(xiàn)磨咖啡,落地窗前可直面浮山灣日落。
與海浪音效,呼應小麥島“音樂之島”的文化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