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難中,自己挖掘光亮,來填補靈魂的期望。病中間隙,斷續(xù)筆觸,這本《病隙碎筆》與以往讀過的書大有不同。從中我看到了一個人、一種精神、一個雖已沉入暮色卻從精神維度重新升騰的靈魂。
史鐵生在這本書中以第一人稱的視角,于病痛中對世界進行審視。他無時無刻都在被病魔反復折磨著,卻在疼痛褶皺里綻放出澄明的人性之花。他在扉頁寫下的“你能夠與我一同笑看”,或許正是對他的人生最樸素最艱難卻又最容易的期待吧。全書貫串著他的期待,對生命、對藝術、對愛情、對文學……可恍惚之間,上天似乎又將連綿的落寞傾瀉于他的命途。他該如何活出來?他該如何面對苦難?在這復雜之中,他毫不后退地去找尋自己,找尋真實,找尋對人生最好的注解。
“視他人之疑目為盞盞鬼火,大膽地去走你的夜路?!笔疯F生將自己的獨立與執(zhí)著刻在了這段話中。他的人生自救之起點,首先在于脫離他人之疑目,換上夜路之裝,灑脫啟程。靈魂自救的本質,恰是透過肉體殘缺的裂隙窺見永恒星光,而這從殘缺走向圓滿的自救之路,正是史鐵生用寫作鋪出來的?!皩懽魇酋r活的生命在眼前的黑夜中問路”,《病隙碎筆》是在病中所作,卻處處不見對死亡的恐懼和對生病的無奈,而是用那安詳智慧的文字慢慢地發(fā)問。他在文中把自己和“史鐵生”剝離開來,將孤獨淬煉成與永恒對話的暖意??赡茉趧e人眼中,這是一種新穎的寫作方式,來展現生命的神奇與頑強,但在史鐵生心里,這是生命的自救之旅,走過寫作,摸著心坎,道下心流。
病中的苦難讓他體驗到了,那些睿智的悟念也讓他表達了。當我們在幽暗中尋找綻放的可能時,他的文字早已化作漫天星子,接續(xù)著每個尋找光亮的靈魂。
●點評
作文語言富有詩意,見解深刻。文中“鬼火夜路”的隱喻,凸顯了史鐵生在困境中堅守自我的決心,而“從殘缺走向圓滿”的觀點則巧妙地將肉體的痛苦轉化為精神的升華。結尾“化作漫天星子”的升華,將個人苦難升華為照亮人類精神困境的永恒之光,使文本兼具思想深度與文學美感。
【作者系浙江樂清市樂成實驗中學學生,指導老師:張芳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