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為夏季的開始,自然界的陽氣已十分強(qiáng)盛,各地的氣溫回升較快,降雨量和降雨的天數(shù)都會(huì)明顯增多。此時(shí),人體的新陳代謝加快,陽氣雖足卻容易外泄,還會(huì)因貪涼而生病,養(yǎng)生的重點(diǎn)是關(guān)注心臟。心屬夏氣,夏季心陽最為旺盛,應(yīng)當(dāng)舒展心情,避免暴喜暴怒傷到心,飲食應(yīng)以低脂、低鹽、多維生素的食物為主。
下面介紹4道適合在立夏節(jié)氣吃的黔菜。
涼拌米皮
米皮也被稱為卷粉,是貴州最為常見的特色食材,尤以都勻、遵義等地的質(zhì)量較優(yōu),既可當(dāng)作小吃,也可當(dāng)作下酒菜肴,是進(jìn)入夏季后餐館里最為暢銷的食品。米皮綿韌、米香濃郁,涼拌后酸鮮微辣、爽口開胃。
主輔料:粳米1500克、西紅柿500克、油炸花生米100克、折耳根顆粒80克、蔥花30克、鹽3克、味精2克、白糖2克、醬油5克、紅油10克、香油3克、姜蒜水30克。
制作方法:
1.選用優(yōu)質(zhì)粳米淘洗干凈,用冷水浸泡至吃透水分,然后換清水磨成米漿。
2.將米漿舀入蒸盤蕩平攤開,放入特制的蒸箱內(nèi)蒸2—3分鐘至熟,出后卷成長條,用剪刀剪成小段。
3.西紅柿洗凈后剁碎,放入加了適量清水的小湯鍋內(nèi),再加入姜蒜水煮至略有酸味,離火冷卻。
4.將剪成段的米皮裝入碗內(nèi),加上自制西紅柿醬汁鹽、味精、白糖、醬油、折耳根顆粒、油炸花生米,淋上紅油、香油,最后撒上蔥花即成。
火腿燉冬瓜
冬瓜除了是一種普通蔬菜,還是可以入藥的食材,中醫(yī)認(rèn)為其具有消炎、利尿、消腫的功效,是適宜立夏時(shí)節(jié)食用的健康食材?;鹜葻醵线@道菜是將冬瓜與威寧火腿搭配入菜,冬瓜既能消融火腿的油脂和鹽分,又能很好地吸收火腿的香鮮,是一款葷素搭配合理、營養(yǎng)豐富、鮮香味美的貴州特色菜肴。
主輔料:威寧火腿100克、冬瓜500克、枸杞5克、姜片10克、鹽3克、胡椒粉2克、熟豬油25克、鮮湯1500克。
制作方法:
1.威寧火腿治凈后切成薄片,冬瓜去皮后切成滾刀塊,枸杞用清水浸泡片刻備用。
2.炒鍋置旺火上,放入熟豬油燒熱,爆香姜片,下入火腿片煸炒片刻,摻入鮮湯燒沸。
3.將炒鍋內(nèi)的食材和湯一起倒入砂鍋內(nèi),放入冬瓜塊,用小火燉至熟軟,加鹽、胡椒粉調(diào)好味,離火舀入湯碗內(nèi),最后撒上泡好的枸杞即可。
酸菜豆米火鍋
立夏之后人體排汗會(huì)增多,造成陽氣不足,同時(shí)皮膚理易于開泄,此時(shí)需增加些酸食,使皮膚適當(dāng)收縮。酸菜豆米火鍋是貴陽的特色美食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經(jīng)常食用有健脾開胃之功效,在立夏節(jié)氣食用可增進(jìn)食欲。主輔料:干四季豆米500克、酸菜150克、豬五花肉200克、豬筒子骨1根、糟辣椒20克、姜片10克、蒜瓣5克、蒜苗段10克、大蔥5克、蝴辣椒面30克、鹽2克、味精2克、雞精1克、花椒粉3克、胡椒粉1克、五香粉1克、甜酒5克、醬油5克,以及蔬菜拼(娃娃菜、萵苣葉等各80克),錦繡拼(豬五花肉、培根、午餐肉、胡蘿卜、小瓜、蓮藕、萵筍等各80克),菌菇拼(香菇、平菇、白玉菇、蟹味菇等各50克)。
制作方法:
1.豬筒子骨洗凈后從中間敲破成兩半,放入沸水鍋中焯水,撈出后用清水沖凈,放入加了清水的湯鍋內(nèi),燒沸后打去浮沫,再加姜片,用小火熬2小時(shí)制成鮮湯。
2.干四季豆米淘洗干凈,放入加了清水的湯鍋內(nèi),燒沸后轉(zhuǎn)小火慢慢煮至爛透通心,同時(shí)將豬五花肉去皮、洗凈后切成長方厚片。
3.取一個(gè)盛器,放入蝴辣椒面、鹽、味精、雞精、花椒粉、醬油攪拌均勻后倒入碟碗內(nèi),再放入拍好的蒜瓣、大蔥花制成蝴辣椒蘸水。
4.炒鍋置中火上,放入少許油燒熱,下入豬五花肉片煸炒至出油,加甜酒炸至表面發(fā)硬、上色,撈出后濾油,制成干五花肉片。
5.炒鍋內(nèi)放入五花肉煸炒出的熟豬油燒熱,下入糟辣椒、姜片煸炒片刻,摻入少量鮮湯燒沸,用漏勺撈出辣椒渣,再摻入適量的四季豆米湯,調(diào)入五香粉、鹽、味精、雞精、胡椒粉煮至入味,調(diào)制成豆米專用湯。
6.炒鍋置旺火上,放入少量的豬油燒熱,下酸菜炒香,再下入熟四季豆米煸炒出香味,摻入適量制作好的豆米湯,燒沸后放入干五花肉片,起鍋裝入火鍋內(nèi),撒上蒜苗段,與糊辣椒蘸水、蔬菜拼、錦繡拼、菌菇拼一起上桌即可。
涼拌米豆腐
紅油米豆腐是貴陽八大名小吃之一,一入夏便開始暢銷,人們在休閑逛街、來黔旅游時(shí),都會(huì)來一碗解解饞,當(dāng)?shù)厥忻褚步?jīng)常買來當(dāng)作午餐、涼菜、夜宵食用。這道菜中的花生脆、黃豆酥、米豆腐嫩、豆芽甜、黑大頭菜味濃,吃起來香辣、解饞。
主輔料:大米100克、黃豆5克、石灰水2克、綠豆芽15克、姜末3克、蔥花3克、蒜汁15克、花生米5克、海帶絲5克、泡酸蘿卜3克、黑大頭菜2克、鹽5克、醬油5克、醋5克、味精2克、紅油10克、麻油2克。
制作方法:
1.大米淘洗干凈后泡4小時(shí),黃豆洗凈后泡5小時(shí),將泡好的大米和一部分黃豆用石磨磨成漿。大米漿、黃豆?jié){、水按1:0.5:4的比例放入鍋中燒開,待自然冷卻至約 50°C 時(shí)加少許石灰水,攪拌均勻后倒入搪瓷盆中,完全冷卻后即成米豆腐。
2.花生下油鍋炸脆,泡好的另一部分黃豆用油炸酥,綠豆芽用開水燙熟后瀝干水分,泡酸蘿卜切成小丁,黑大頭菜剁成碎末。
3.將米豆腐切成長6厘米、寬和高各1厘米的長條放入盤中,放上綠豆芽、脆花生米、酥黃豆、海帶絲、泡酸蘿卜、黑大頭菜碎、蔥花、姜末、蒜汁、麻油、鹽、醬油、醋、味精,淋上紅油,拌勻入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