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妻子說想吃辣醬,我也正好想換換口味,便從超市買回來一瓶。頭兩天,一家人還吃得津津有味,沒想到后來就不待見它了,將其放置一旁,再也沒動過筷子。周末,家里搞大掃除,妻子拿起那瓶放了近半月的辣醬,看了看后就扔進了垃圾桶。
這一幕正好被母親看到,“這滿滿一瓶的辣椒醬,咋還扔了呢?”母親不解地問妻子?!澳?,這瓶辣醬開封后擱了半個月了,不新鮮了,還是扔了吧,別再吃出毛病來?!逼拮踊卮鸬?。
母親雖然也理解妻子的擔憂,但她苦日子過慣了,舍不得扔東西,最后還是從垃圾桶里撿回了那瓶辣醬。母親擦了擦上面的灰說:“這才半個月,哪那么容易壞。要是擱我們以前,大家都得搶著吃呢。雖然現(xiàn)在生活條件好了,但是咱們也不能扔掉勤儉節(jié)約的老傳統(tǒng)。”聽了母親的話,我和妻子羞愧難當。
不過,這瓶辣醬不好吃也是事實,這讓我想起了母親做的面醬。
我小時候,家里生活條件不是很好,母親拉扯著我們?nèi)齻€孩子,全家人過著“雞腕眼子當銀行,地瓜干子當細糧”的艱苦生活。那時,我們穿的衣物大多是鄰家大哥大姐替換下來的,吃的蔬菜瓜果基本是自家地里種的,就連面醬這種稍微復雜點的調(diào)料也都是自家發(fā)酵的。
我記得,母親做面醬用的是家里蒸的大饅頭。先將饅頭掰成紅棗大小的塊狀,放入盆內(nèi)封好發(fā)酵,待其生出黑毛后取出,曬干后掃掉黑毛。然后把掃去黑毛的饅頭塊倒入盆內(nèi),加入涼白開水和鹽反復攪拌成粥狀,加入作料封好,放在太陽光強烈的地方曝曬,其間要每天早晚各攪拌一次。發(fā)酵時如果發(fā)現(xiàn)醬稀,可再加入掃黑毛后的饅頭,攪拌成粥狀繼續(xù)曝曬。10一15天后,醬就會變成深黃色,聞起來有股香甜味。
母親做的面醬特別好吃,在剛出鍋的饅頭里夾上點面醬,再放上一截大蔥和幾片生菜葉,一口下去滿嘴留香。如果是用大蔥來炒,十里地外都能聞到香味。
于是,我對母親說:“要不我們再做點小時候那種面醬吧?!蹦赣H笑著對我說:“早做了,就是用你家孩子吃剩的饅頭、包子皮幾做的引子,現(xiàn)在上面生出的毛已有半個手指頭那么長了?!?/p>
聽母親這么一說,我恍然想起確有這么一回事。兩個孩子每次都把吃剩的一點兒饅頭、包子皮兒放在餐桌上,妻子收拾餐桌時都是一起丟入垃圾桶??赡赣H收拾餐桌時,總把它們曬干保存起來,沒想到她是留著做面醬呢。
一想到再過一陣就又可以吃上母親做的面醬了,我的心情就由陰轉(zhuǎn)晴了。到時候,我一定要告訴孩子們,美味的面醬就是用他們吃剩的饅頭、包子皮做成的,讓他們也學習下奶奶珍惜糧食、變廢為寶的精神和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