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侗族自治縣位于貴州省東部,地處武陵山區(qū)腹地,素有“梵天凈土”的美譽。玉屏自然景觀秀麗、生態(tài)環(huán)境優(yōu)越,具有“流水如玉,青山似屏”的典型喀斯特地貌特征。作為全國唯一的“簫笛藝術之鄉(xiāng)”,玉屏簫笛與茅臺酒、大方漆器并稱為“貴州三寶”,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方面收獲頗豐。
罐罐油茶是玉屏侗族傳統(tǒng)飲食的代表,其歷史可追溯至明清時期。據(jù)《玉屏縣志》記載,當?shù)赜筒璁a業(yè)在1958年達到鼎盛時期,產量位居全國第二位,并因此獲得周恩來總理親筆題寫的“油茶之鄉(xiāng)”稱號。2001年,原國家林業(yè)局正式授予玉屏“中國油茶之鄉(xiāng)”的榮譽稱號,標志著該地區(qū)的油茶文化獲得國家認可。
在玉屏,罐罐油茶是侗族人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食物,早餐、午餐、晚餐都可以食用,在重要的節(jié)慶活動、婚嫁等喜慶場合中,其也占據(jù)重要的地位。
罐罐油茶的制作工藝極具特色。以本地老樹茶葉為原料,經發(fā)酵、炒制后熬煮成濃茶湯,再配以茶油、灰堿粑、炒米等輔料制作而成。制作時需掌握火候,用小火慢炒,避免焦糊。
正宗的罐罐油茶具有四方面的特征。視覺上,呈現(xiàn)層次分明的多相體系;嗅覺上,有著復合型香氣,以茶香為主導;味覺上,具有鮮、香、辣、醇的多元味覺體驗;口感上,同時擁有酥脆與軟糯的質地,形成獨特食感。罐罐油茶之所以流行至今,不僅是因為其味道符合侗族人的口味,更在于其具有較高的營養(yǎng)價值,如茶多酚含量顯著高于普通茶飲、富含不飽和脂肪酸,是一種健康的飲品。
從飲食人類學視角看,罐罐油茶體現(xiàn)了侗族“飯稻羹魚”的飲食傳統(tǒng),其制作過程中蘊含的集體勞作特征,反映了侗族社會的互助文化;從民俗學意義來說,作為節(jié)慶必備食品,罐罐油茶在侗族人的婚喪嫁娶等重大儀式中具有特殊的文化象征意義??傊薰抻筒枳鳛橛衿炼弊屣嬍澄幕幕顟B(tài)遺產,其復雜的制作工藝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對于研究西南少數(shù)民族的飲食文化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