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黃昏,一位騎馬往海邊趕路的男人來到了路邊的旅店。他和往海邊趕路的人們一樣,很相信夜里人們的行止,便把馬韁繩系在店門邊一棵樹上,然后走進(jìn)旅店。
午夜,一個小偷趁人們都已入睡,將馬盜走。
次日晨,旅行者醒來,發(fā)現(xiàn)馬被人盜走,痛惜不已,為失去了馬,也為有人竟然心懷偷念。這時,房客們走來,站在他四周議論起來。
“你真傻,怎么能把馬拴在馬棚外面呢?”
“更傻的是,你不曾把馬腿捆扎一下?!?/p>
“騎著馬去海邊,本身就是件蠢事?!?/p>
“只有懶漢和腿腳不麻利的人才備有馬呢?!?/p>
旅行者十分不解,終于叫了起來:“朋友們,就因為我的馬被偷了,你們一個接一個數(shù)落我的過錯;可奇怪的是,對于盜馬賊,你們怎么不加一句譴責(zé)呢!”
(繼晶摘自《文萃報·周五版》2023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