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運營時代,品牌商需要新的渠道角色,即運營商角色。
不要以為現在大環(huán)境不好,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其實,大環(huán)境不好,恰恰是分化的開始。好的更好,差的更差。
先說一句少數人歡欣鼓舞的話:真正的大商正在孕育??煜沸袠I(yè)的大商,百億的很少,但是未來肯定會有萬億大商。而萬億大商,一定從B2b(經銷商對零售商)領域誕生。
未來,萬億大商一定會說,現在是最好的時代。再說一句令多數經銷商沮喪的話:現在還只是生意難做。生意崩盤的日子,也許不遠了。
經濟學詞匯“出清”這個詞,最近很流行。該死的死掉了,剩下的生意就好了。出清就是這個意思。
我本人20多年前服務廠家時經常與經銷商打交道,經歷過批發(fā)商時代,也全程經歷過經銷商時代。
25年前沒有經銷商這個詞,10年后也許人們只有在歷史回憶中會看到這個詞。
我相信,時代前進,不會等待任何人。
經銷商只是過客
經銷商是深度分銷這個特殊時代的產物,也會隨著深度分銷時代的結束而消亡。
20年前,我寫了《中國式營銷》,強調中國市場渠道驅動優(yōu)先于品牌驅動。批發(fā)商轉型為經銷商,正是在那個時代。
如今,正在進入用戶運營時代,再也沒有中國式營銷了。分銷仍在,深度分銷正在消失。
這個時代,對經銷商影響最大的因素,不是短期大環(huán)境不好,比如疫情、GDP(國內生產總值)增長放緩,這些都是短期干擾,過一段時間就會恢復。真正影響經銷商的是四大趨勢。趨勢是不可逆轉的,是可以持續(xù)積累的,當積累到一定階段時,量變會產生質變。
電商和新零售,繞過經銷商,直達用戶。這是趨勢之一,占社會消費品零售份額約1/3。大家比較熟悉,不多講。
商超調改,新供應鏈繞過經銷商。這是趨勢之二。2024年開始,2025年正在加速,相信調改速度會非常快。商超供應被新供應鏈替代。經銷商失去一大塊銷量。
B2b的分流,水滴石穿,積累到某個臨界點,將加速經銷商的崩盤。這是趨勢之三。
上述三大趨勢,只是渠道份額被分流。但是,經銷商作為品牌商的渠道代理人(代理商),當品牌商對渠道商的角色定位發(fā)生變化時,才是致命的。那么,下一步品牌商對渠道商的要求是什么呢?
因為新供應鏈和B2b都是比傳統(tǒng)經銷商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運營機構,品牌商未來將不再視經銷商為分銷商角色,而是要轉向用戶運營的角色。
用戶運營,才是未來品牌商的命脈。這是趨勢之四。
上述四個趨勢的疊加,經銷商面對的將不再只是困難,而是新生還是死亡的問題。不要把警世恒言當作制造焦慮的語言。那么經銷商未來的出路是什么?請聽我下面的分析。
B2b,可以殺出一條血路
經銷商,有大有小,都活得不錯。但是,一旦選擇做B2b,就踏上了一條不歸路。這條不歸路的特征,就是早期參與者眾多,但只有極少數能成為最終勝利者。因為B2b不像商貿型經銷商,可大可小。B2b這條血路,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一個區(qū)域(縣、市)少數幾家寡頭活下來。請注意,B2b一定是寡頭。B2b是典型的規(guī)模競爭,效率競爭,只有寡頭能活下來,太小沒有規(guī)模效應。
第二個階段:B2b的跨區(qū)域擴張或資本參與的跨區(qū)域兼并。這條路,做經銷商時可以不考慮,偏安于小縣城,但B2b領域一定會跨區(qū)域擴張,尋求規(guī)模效應。
第三個階段:更大區(qū)域的寡頭產生,通常是資本參與的并購。
在B2b的發(fā)展過程中,從區(qū)域寡頭開始,然后參與資本并購。這個過程,要么成為更大區(qū)域的寡頭,要么被并購,要么消失。
這是寡頭誕生的必由之路。這條路并不平坦。凡是寡頭的行業(yè),哪個行業(yè)又沒走過這條路呢?這條路,當然是一條血路。成功者踏著別人的血跡前進。
對于B2b這條路,現在參與并不早。越往后,門檻越高。但是,對于B2b的擴張,現在也不能太急?,F在B2b的分銷份額,總體上在 1 0 % 左右,一旦跨過 3 0 % ,就會快速擴張。這是我預測的臨界點。不一定準確,但臨界點一定存在。
所以,對于B2b的發(fā)展,現在慢不得。太慢,趕不上這趟車。同時,也急不得,太急會猝死。
活下來,別拼命砸錢,等待臨界點的到來。臨界點到了,就要拼命發(fā)展,快速擴張。
商貿型經銷商只有退路
傳統(tǒng)經銷商的商業(yè)模式,稱為商貿型經銷商,賺的是差價的錢。
商貿型經銷商是品牌商深度分銷的產物。對于頭部品牌商而言,深度分銷要求經銷商排他性經營,因此,商貿型經銷商不可能做得太大。只有華南地區(qū)的經銷商,把品牌商屏蔽在深度分銷之外,經銷商自己做深度分銷。還有西南、西北地區(qū),因為地廣人稀,沒有深度分銷。這兩個區(qū)域的經銷商稍大一點,目前B2b的規(guī)模也比較大。
深度分銷時代已經讓位于用戶運營。這是時代趨勢,不以廠商意志為轉移。原來以品牌商為主導的渠道體系,讓位于以B2b為主導的渠道體系。B2b是終端的代言人,終端的采購商。
經銷商的分銷份額,前面講過,受趨勢影響,將會持續(xù)下降,但還沒有到臨界點。即使下滑,仍可繼續(xù)經營。
前面講B2b 的臨界點,也是經銷商的臨界點。
圍棋俗語,對方之急所,就是己之急所。B2b的臨界點大約是分銷份額的 3 0 % ,然后份額快速增長。
B2b增長的份額,就是經銷商下降的份額。B2b成功的節(jié)點,就是經銷商崩盤的節(jié)點。 3 0 % 的臨界點,就是經銷商集體崩盤的臨界點。對于這一點,沒有僥幸。
做渠道以來,一直把“369”當作三個臨界點。
3 0 % 以下,急不得; 3 0 % - 6 0 % ,慢不得; 6 0 % T9 0 % ,終局。
3 0 % 的份額以內,經銷商是可以堅持的。此時,大家都在忍,你也可以忍下去。但是,崩盤就在一瞬間。
在 3 0 % 的臨界點來臨之前,經銷商是有退路的。你的退路,就是別的經銷商還在堅持。當多數經銷商都想退的時候,就會產生集體踩踏,反而會瞬間崩盤。
現在的問題是, 3 0 % 的臨界點什么時候到來?抱兼,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總會有這么一天。
我曾經反復講過,如果經銷商沒有決心在B2b上殺出一條血路,建議先找退路,慢慢退出經銷商領域,保存勝利果實。
經銷商的資產是客情,無法讓渡,難以變現。不知不覺地退出,代價最小??焖偻顺?,很容易崩盤。
運營商是一條活路
前面講過,經銷商是深度分銷的產物。分銷是經銷商的角色定位。
現在營銷已經到了
電商是F2C(廠家對消費者)模式,廠家通過線上直接運營用戶。那么,線下怎么運營用戶?肯定不是F2C,也不會是B2C(經銷商對消費者),因為不僅廠家找不到用戶,經銷商也不知道用戶在哪里。
誰知道用戶在哪里呢?只有b端(零售商)。但是,廠家與b端之間又沒有聯(lián)系。于是,仍需要一個中間商,共同運營用戶。
因此,線下運營用戶的模式一定是(F2B)2(b2C)。就是廠商為一方,共同運營b2C(從零售商到消費者)。
這種模式,我過去叫bC一體化,有人叫bC聯(lián)動。某個年銷售額幾十億元的白酒經銷商巨頭,老板的口頭禪是“bC 聯(lián)動”。
過去,經銷商的職能是分銷,賺取分銷差價。未來做用戶運營,職能是運營用戶,賺取運營收入。至于分銷,哪個平臺的分銷效率高、成本低,就讓誰去做。
用戶運營,傳統(tǒng)經銷商愿意做嗎?
我在市場中發(fā)現,有一部分經銷商,角色重點已經轉向用戶運營了。這樣就打通了用戶運營與分銷,問題不大。
但是,相當多的經銷商卡在這個環(huán)節(jié),習慣了分銷,不愿意做用戶運營。
孫中山先生說,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則昌, 逆之則亡。
2000年前后,批發(fā)商消失了,推銷員隨之消失。經銷商崛起了,業(yè)務員隨之崛起。
經銷商、業(yè)務員,這是一個只有在中國才有的概念,未來也會隨著深度分銷的終結而消失。
25年前,我參與了催生經銷商和業(yè)務員;現在,我正在參與催生運營商和用戶運營員。
經銷商的生意還有救嗎?
前面講的是道理、邏輯、趨勢?,F在直接回答標題的問題。
作為個體,有部分經銷商在短期生意有可能會上升,但經銷商作為一個群體,分銷份額下降是必然的,誰也救不了。
經銷商會消失,但渠道商仍在。
未來的渠道商叫什么?我認為未來渠道有兩個角色。
有一個是肯定的,叫B2b平臺。訂單B2b平臺,物流B2b平臺,資金B(yǎng)2b平臺。B2b平臺是零售商的代言人。
另一個,職能是肯定的,就是用戶運營職能,但名字叫什么,我不敢肯定。它將是品牌商在渠道的代言人。
重復一遍:渠道一定會有品牌商的代言人,也會有終端的代言人。這樣的渠道,才是均衡的。
由此得到結論,以分銷為主的經銷商在未來沒有存在的價值,沒有必要救,只有盡快轉型。
編輯:立夏/微信:1316430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