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炎炎,酷暑難耐。人們想出各種方法消暑納涼,對我來說,最好的消暑方式就是在閱讀中享受清涼世界。雖說一年四季皆可讀書,但在熱浪滾滾的夏日讀書,自有與其他三季不同的情趣。手捧新書一卷,不急不躁,沉浸在字里行間,感受書中的喜怒哀樂,同時也可覓得無限清涼意趣,于渾然不覺中忘卻燥熱逼人的煩惱。
“新竹壓檐桑四圍,小齋幽敞明朱曦。晝長吟罷蟬鳴樹,夜深燼落螢入幃。北窗高臥羲皇侶,只因素稔讀書趣。讀書之樂樂無窮,瑤琴一曲來薰風?!彼未躺凇端臅r讀書樂》詩中把夏日讀書的樂趣和情調(diào)描述得淋漓盡致。詩人在茂林修竹掩映的北窗下捧書高臥,綠蔭正濃,蟬鳴正歡,日落黃昏,有晚風習習,有流螢如燈,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閱讀是何等閑適快意,就好比沐浴著煦暖的南風用瑤琴來彈奏一曲。
在古代,許多文人墨客都樂于以讀書的方式消暑。宋人葉夢得在《避暑錄話》自序中說,因酷熱難熬,不能安其室,于是每日早起,擇泉石深曠、竹松幽茂處避暑,與其二子及門生,“泛話古今雜事,耳目所接,論說平生出處,及道老交親戚之言,以為歡笑,皆后生所未知”。此外,其還介紹王安石“畜一驢,每食罷,必日一至鐘山,縱步山間,倦則即定林而睡,往往至日昃乃歸,率以為常”。在溽暑難忍之時,這二位每日早醒,到綠樹蔥郁的山中開卷品讀,掩卷沉思,無世俗之亂耳,無名利之煩心,慢慢地進入物我兩忘的境界;寧靜中,暑熱仿佛減了幾分,在炎熱的夏季里感覺到絲絲涼意。
古人認為,平心靜氣才是避暑的最高境界。唐代白居易作詩《消暑》曰:“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钡拇_,讀書唯其心靜,才能收斂心氣、摒棄雜念。讀書消暑,心靜自然涼,無燥而神清。
“夏讀書,興味長。荷花池畔風光好,芭蕉樹下氣候涼。”在這酷熱伏天,讀書的樂趣實在是妙不可言。每讀一篇佳作,沉浸在詩情畫意中,心情就會趨于平和,如同置身荷香撲鼻的涼亭中,酷暑盡消,心境澄澈,神清氣爽,這真乃“讀書遣長夏,涼意心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