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淋過雨,于是要為他人撐把傘。
他是一個身殘志堅的癌癥患者,也是一個默默無聞的公益使者;他是平凡生活中的小人物,也是挽救了多條人命的大英雄;他是需要別人幫助的“弱者”,也是堅毅勇敢充滿愛心的“強者”。他就是王永信,瀘州市敘永縣龍鳳鎮(zhèn)誼合村人,瀘州市眾鑫物業(yè)管理有限公司敘永分公司工程部負責人,先后獲得“敘永縣見義勇為公民”“瀘州市見義勇為勇士”等稱號。
折翼人生遇至暗 社會大愛喚新生
王永信自小愛藝術(shù)表演,喜歡獨自一人研究散打評書、金錢板、脫口秀等,幽默風趣。于他而言,走到哪里,哪里就是舞臺,偶爾在大家面前來上一段順口溜,時常逗得大家捧腹大笑,是十里八鄉(xiāng)公認的有“藝術(shù)細胞”的人。
17歲的王永信步入社會后,只身一人先后前往成都、北京、廣州等地,為了生活進廠打工、當群眾演員、做汽車修理,不停地切換著生活中的角色。不料意外降臨,他在當群眾演員時,戴的威亞斷裂,從高處摔下,導致左側(cè)大腿骨折造成四級殘疾。皮肉之痛尚未緩解,母親離世的噩耗又傳來……接連遭受打擊,王永信以為糟糕的日子會有所消停,然而麻繩專挑細處斷,命運再次捉弄了他。2014年,王永信感受到身體不適去醫(yī)院檢查,被診斷出直腸癌中晚期。這一結(jié)果如晴天霹靂般給予他沉重的打擊——為了治療,他幾經(jīng)輾轉(zhuǎn)花光了家里的積蓄,讓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因無法承受巨大的生活壓力,王永信的妻子借口打工外出,就再也沒回來,留下了半歲大的女兒。面對病痛的折磨、經(jīng)濟的拮據(jù)和婚姻的破裂,一次次的生命難以承受之重,令王永信很是絕望。他曾想要放棄生命,甚至寫下遺書,但在歷經(jīng)苦難時,親人的付出、朋友的幫助,嗷嗷待哺的女兒成了支撐他的力量。他重新振作起來,不拋棄不放棄,對著鏡子里的自己展顏微笑,重新手持金錢板自說自唱,不斷給自己打氣。
幸運的是,社會有大愛,人間有真情。眾多愛心人士和愛心企業(yè)了解到他樂觀向上與病魔抗爭的事跡,以及艱難處境后,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幫助他聯(lián)系腫瘤科專家、籌集善款……在社會的關(guān)愛和幫助下,王永信經(jīng)過多次手術(shù)和精心治療,最終戰(zhàn)勝了病魔,迎來了新生。
危難時刻顯擔當凡人善舉鑄英雄
更讓大家熟知的,是王永信多次救人于危難之間的義舉。
2022 年10月27日,一女子跑到某樓頂欲跳樓輕生。王永信和其同事在聽到群眾呼救后,第一時間趕至事發(fā)樓頂伺機施救。他發(fā)現(xiàn)這名女子年紀不大,站在墻體邊緣處,情緒低落,隨時都有墜樓風險。突然,該女子從樓頂邊緣滑落,千鈞一發(fā)之際,王永信不顧個人安危,果斷出手,飛身一躍,一只手死死拽住女子的胳膊,另一只手抓住墻沿。該女子在王永信抓住她時情緒失控,奮力掙扎,拒絕配合,導致救援非常困難,情勢十分危急。后來在同事的協(xié)助下,王永信成功將女子救下脫離危險。
2023年2月20日下午2點30分左右,緊靠永寧河犀牛沱段的敘永縣,某樓盤居民發(fā)現(xiàn)樓下的河水里有兩個人在掙扎,一人呼救:“快點!河里有人落水了!”看到的居民也都開始大喊:“快點救人!有人落水了!”王永信在聽到呼救后和同事羅金偉立即趕到現(xiàn)場,此時馬銀貴和王永杰首先加入了救援的過程,在慌亂中馬銀貴被落水者拉扯沉入水里??粗矍拔<钡那闆r,王永信一躍而下,向河中的落水者和馬銀貴游去。身有殘疾的王永信,游到一半時雙腿開始抽筋,他馬上喊道:“快點救人,我的腳抽筋了,可能游不過去!”示意更多的人加入救援。此時,王永信的同事羅金偉跳進水中加入救援,在幾人共同努力下,兩名落水者成功獲救。
溫暖時時在傳遞,人間處處是真情。王永信的義舉視頻傳出后,大家都為他縱身一躍跳入水中的行為捏把汗,同時也高度贊揚了其舍身救人的大無畏精神。每當被問及下水救人后有沒有因為自身情況而后悔過時,王永信嘿嘿一笑:“誰都會遇到困難,誰有困難都需要別人幫助,當時沒有想這么多,就想著救人要緊。在我困難的時候社會上很多人都幫助過我,所以遇到這種情況,我肯定是要跑在前面的?!闭Z言樸實的他,用實際行動傳遞了人間真情。
滴水之恩涌泉報永寧河畔寫大愛
曾經(jīng)的重獲新生讓王永信領悟到生命的珍貴,更熱愛和敬畏生命,更懂得知恩圖報。
2020 年,王永信主動加入敘永志愿者協(xié)會,成為敘永紅十字會永寧志愿者協(xié)會的一員。他非常珍惜這個身份和志愿者協(xié)會平臺,和更多的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投身公益事業(yè)——他登記為遺體器官捐獻志愿者,舉辦勵志散打評書公益專場,幫助困難家庭免費更換室內(nèi)電線,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
王永信省吃儉用也要陸續(xù)資助大涼山貧困學生,他時常自責自己能量有限,無法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如今,他是十里八鄉(xiāng)稱頌的“熱心人”“環(huán)保衛(wèi)士”,不管是村里防火護漁,還是“紅白喜事”等需要相幫援馳,他都義不容辭,就算不睡覺,也要沖在最前面。他說這是“責任”。
村里的老人說:“我是看著永信長大的,這個娃兒從小就熱心,每次看到他都是積極向上的樣子,很有正能量,做好事不留名。我們都為他感到驕傲?!?/p>
王永信的家門口有條小河流,他時常和女兒談論著它的故事。年幼的王永信經(jīng)常在河里面摸魚抓蝦,河水清澈極了,魚也很多,是他最喜歡去玩耍的地方,但是前些年人們過度“電魚”“毒魚”,導致河里的魚變少了。國家從2020年開始實施“長江十年禁漁”,他立馬申請成為第一批志愿者,加入到日常巡河護漁中,常常夜間也不休息,只為守護住家鄉(xiāng)的生態(tài)。他還自己出資購買了2萬余元的魚苗在這條小河里面增殖放流。女兒問他為何這樣做,他微笑著說:“響應號召,保護漁業(yè)生態(tài),更重要的是希望家鄉(xiāng)比記憶中的更美好?!?/p>
“自已淋過雨,于是要為他人撐把傘。”王永信沒有忘記社會對他的關(guān)愛和幫助,他用自己的經(jīng)歷去鼓勵更多的人面對困難時保持樂觀和堅強;用自己的行動去踐行人道、博愛、奉獻的精神,去回饋社會,溫暖更多的人。當愛的漣漪從永寧河漾向更遠方,王永信這個名字,已然成為一座城市的精神坐標。
從病榻上的絕望者到水岸邊的守護者,王永信完成了一場關(guān)于生命價值的美麗逆行。他的故事印證:真正的強者,是那些歷經(jīng)風雨仍愿為他人撐傘的人。在這位普通農(nóng)民身上,我們看到了中華文明“仁者愛人”的傳統(tǒng)美德,也見證了新時代“平凡鑄就偉大”的精神品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