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I20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7-2881(2025)07-0028-04
一、引言
感官書寫,就是關于不同器官對外界環(huán)境產(chǎn)生的感受的描寫。文學作品離不開人物、環(huán)境、情節(jié)等要素,而這些要素都離不開作品中人物的感官書寫,即對不同人物的眼、耳、鼻、舌、皮膚等感覺器官對世間萬物的感知和了解進行書寫,從而渲染故事背景、建構故事情節(jié)。若文學作品缺乏感官書寫,該作品的文學審美功能就會大打折扣,其可讀性也遜色不少。關于文學作品中的感官書寫,學界已有一些研究成果,大都圍繞某位作家在寫作中的感官書寫特色,或是以某部具體作品作為個案展開論述。前者如:余星宇以莫言小說為例,從感覺層面探討了莫言小說的藝術特征,同時分析了莫言小說感官化風格的影響因素[1;張馨羽指出,在內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張愛玲小說中的聽覺感官主要體現(xiàn)在人聲、市聲和自然之聲三個維度[2;雷月以王安憶小說中的嗅覺書寫為研究對象,從嗅覺意象的種類、嗅覺與時空建構、嗅覺的敘事功能等角度,闡述小說中嗅覺書寫的特點及意義[3]。后者如:刑馨月、李明彥將《傷痕》中的聲音景觀分為虛聽、實聽及靜音三種類型,分析聲音景觀的生成機制及其敘事效果[4;胡桑著重分析了《金瓶梅》中的視覺敘事、聽覺敘事、嗅覺敘事及兩個英譯本之間的差異,并分析其原因[5;劉桉安、何星舟以張愛玲小說《金鎖記》為個案,從視覺、聽覺、味覺三個方面分析了張愛玲作品中感官書寫的作用及藝術價值[]
二、《青銅葵花》中的感官書寫類型
感官書寫主要通過對人物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進行描繪,表現(xiàn)人或事物的特點。這幾種感官書寫類型對應人不同的感覺器官,注重人物的直觀感受和親身體驗。曹文軒小說《青銅葵花》作為我國當代兒童文學“走出去”的典范,其優(yōu)美的文風、詩化的語言以及獨特的審美獲得了廣大讀者的關注與喜愛。小說包含大量的感官書寫,為作品增色不少。下文擬從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這幾個角度予以闡述。
1.視覺書寫
人們一般借助眼睛觀察周圍事物和環(huán)境,視覺書寫就是與此相關的文字描寫?!肚嚆~葵花》講述的故事發(fā)生在景色宜人的蘇北水鄉(xiāng),作品中的視覺書寫大都與自然風光和人物特征相關,主要包括對色彩、大小、形狀以及動物或人物行為動作等特點的直觀感受。先看色彩書寫。小說中的色彩描繪,主要圍繞動物、植物、景觀等自然意象。例如,在描寫蘆葦叢時,借助動態(tài)畫面突顯蘆葦叢的絕美:“一只白色的鳥,從蘆葦叢里飛起,孤獨地飛到水面上?!痹摼浼氈驴坍嬃锁B兒的顏色和動作,即鳥的羽毛是“白色”的,鳥飛行時的特點是“孤獨地”,擁有白色羽翼的鳥兒正形單影只地飛翔,自然生態(tài)景象唯美動人。描繪午后景象時寫道:“四周是白色的蘆花?!卑咨奶J花與金色的陽光、藍藍的天空相映成趣,構成一幅正午時分的靜美圖畫。在描寫令葵花父親深感震撼的葵花田時寫道:“太陽正在升起,半輪紅日,從地平線上猶如一朵碩大的金紅色蘑菇?!贝颂帉⑷饺缴鸬募t日比作一朵金紅色蘑菇,突出色彩和形狀,勾勒出一幅唯美壯闊的自然景觀。在刻畫葵花的外貌特征時,作者用“黑得沒有一絲雜色”修飾其雙眸,突顯葵花的單純、稚嫩和膽怯。其次看大小書寫。主要包括對動植物、景觀及人物特征的描述。例如,“大麥地像一艘巨大的船”,“巨大”一詞極言大麥地的面積之大。當路人看到葵花坐在長長的河岸邊,忽感“天太大了,地太大了”,其實是小姑娘嬌小的身軀和天地的廣闊形成了鮮明對比。再看形狀書寫。這類書寫主要包括對實物外觀、人物外貌等的描述。例如,描繪清晨森林中的綠葉時寫道:“心形的葉子與低垂的花盤,垂掛著晶瑩的露珠?!薄靶男巍蓖癸@了葉子形狀的獨特。當作者以葵花的視角刻畫青銅時,用“圓溜溜、十分均勻的”形容青銅的后腦勺。最后看行為動作書寫。如作者以旁觀者的視角,描寫葵花“常常在與一朵金黃的野菊花說話,在與一只落在樹上的烏鴉說話,在與葉子上幾只美麗的瓢蟲說話”,極具畫面感。
2.聽覺書寫
聽覺是人們用耳朵去聆聽世間萬物聲音的一種感覺,聽覺書寫就是關于這種聲音感覺的文字描寫?!肚嚆~葵花》中包含很多和聲音相關的書寫,為小說增色不少。聲音的來源主要包括自然環(huán)境、動植物和人物等,聽覺書寫也可相應分為這三種類型。首先是自然環(huán)境中的聲音。這類聲音書寫主要圍繞自然氣候、周圍景象等。前者如“外面響雷了,咔察一聲”,用“咔喀一聲”,惟妙惟肖地突出了雷聲的干脆與迅速。后者如“不遠處的大河,正用流水聲吸引著她”,表現(xiàn)了大河流水聲的婉轉動聽、清脆悅耳。再看動植物的聲音。動物聲音書寫如作者以葵花的口吻,描述成群結隊的鴨子涌出蘆葦叢,“嘎嘎嘎地叫成一片”,一番熱鬧非凡的景象躍然紙上。植物聲音書寫如:“屋子外面,要么是寂靜無聲,要么就是蘆葦被風所吹,沙沙作響。”“沙沙作響”一詞寫出了蘆葦在風中不間斷搖曳的模樣。最后是人物聲音書寫,主要包括人物的語音語調特點、擬聲詞的使用等。前者如在講述青銅一家決定收養(yǎng)葵花時,青銅父親用的是“毫不含糊”的口吻,表現(xiàn)了父親堅定的決心。后者如在描繪大麥地人們寧靜和諧的生活時寫道,“到處是孩子們咯咯的笑聲”,用擬聲詞“咯咯”展現(xiàn)孩子們的無憂無慮、純真無邪。
3.嗅覺書寫
嗅覺指人們利用鼻子辨別氣味產(chǎn)生的感覺,嗅覺書寫就是關于這類感覺的文字描寫。《青銅葵花》中的嗅覺書寫主要圍繞人物對世間萬物氣味進行感知的描繪,包括對植物、自然環(huán)境以及人身上等所散發(fā)氣味的感受。對植物氣味的感受描寫如在夢幻般大麥地的夏夜里,葵花父親“嗅著鼻子,他更加清晰地聞到了從大河那邊飄來的葵花香”。這一句從葵花父親的視角,靈動地描寫了大河另一頭葵花田傳來的陣陣香氣。對自然環(huán)境的氣味感受描寫如作者利用葵花父親的嗅覺感受,描寫了葵花田發(fā)出的使人心曠神怡的陣陣香氣,同時寫道:這種香氣是“含著陽光氣息”的,是讓人愉悅、令人心醉的。這段描繪展現(xiàn)的不僅是葵花的宜人香氣,也突出了空氣中彌漫的溫暖的陽光的味道。對人身上氣味的感受描寫如在講述葵花父親與葵花的父女情時,作者提到,父親比熟悉自己還要熟悉女兒葵花,熟悉葵花的“臉、胳膊、腿、脾氣”,以及她身上“淡淡的奶香味”
葵花對父親亦是如此:睡前,葵花總喜歡枕在父親胳膊上,“聞著父親身上的汗味”,父女彼此依賴、相依相伴。
4.味覺書寫
味覺是人或動物通過舌頭等味覺器官,去感受食物等的口味、軟硬、味道等特征。味覺書寫就是關于這類感覺的書寫?!肚嚆~葵花》中關于味覺的書寫可分為兩類。一類是人物對所吃食物味道的感知。如在描述葵花對蘆葦香氣的感受時,作者寫道:“她在城里吃過由蘆葦葉裹的粽子,她記得這種清香?!贝司淇此朴谩扒逑恪毙揎椞J葦,實際上是突出了用蘆葦包裹后的粽子同樣散發(fā)著蘆葦?shù)那逑?。另一類是動物對食物的感受描寫。例如,“那是一條健壯而聽話的牛。它在還是小牛犢時,來到青銅家的。那時,它身上長滿了獺瘡。青銅家的人對它都很好,他們給它吃最新鮮最好的青草”。該句用“新鮮”和“青”描繪草的生長發(fā)育狀態(tài)與色澤情況,新鮮的青草是小牛犢喜歡的口味。
5.觸覺書寫
觸覺是人或動物通過皮膚、四肢等,對外界環(huán)境、外部事物等的刺激產(chǎn)生的生理感覺。觸覺書寫就是關于此類感覺的書寫?!肚嚆~葵花》中的觸覺書寫可分為四類。第一類是人對外部環(huán)境或事物冷暖的感知。如葵花“光著腳丫子,走在涼絲絲的爛泥里”。在該句中,葵花用光腳丫子感知到爛泥是“涼絲絲的”,突出爛泥是稍微有些冰涼的。再如“五歲之前,他還和奶奶睡一張床一一睡在奶奶腳底下。奶奶的小腳碰到這暖和和的、軟乎乎的肉蛋兒,心里別提有多圓滿”。此句中,奶奶用她的小腳感知到年幼的小青銅的身體是“暖和和”的,讓人倍感溫暖和安心。第二類是人對外部環(huán)境或事物干濕度的感知。如“草是潮濕的,花是潮濕的,風車是潮濕的,房屋是潮濕的,牛是潮濕的,鳥是潮濕的…世界萬物都還是潮濕的”,這句話連續(xù)用了七個“潮濕的”修飾“草”“花”“風車”“房屋”“?!薄傍B”“世界萬物”,突顯了大麥地溫暖潮濕的氣候特征。再如“葵花不再哭泣,淚痕已經(jīng)被風吹干,她覺得臉緊繃繃的”。此句中“緊繃繃的”一詞修飾葵花哭后的面部皮膚,被風吹后十分干燥。第三類是人對外部事物軟硬程度的感知。例如,“她還是想上船,想去大麥地。她又試探著向下滑溜,不一會兒,她的雙腳就踩在了松軟的河灘上”。葵花用雙腳感受到河灘是“松軟的”,令人倍感舒適和輕松。再如“她就這樣,用她那雙皺皺巴巴的、有點兒僵硬的手,在他的頭上一遍又一遍地撫摸著”,“僵硬”一詞修飾青銅奶奶的手,觸覺特征明顯。第四類是人對外部事物松緊程度的感知。例如,“就在此時,葵花腳下的浮土松動了”。此處,葵花用她的腳感知到腳下的浮土“松動”了。再如“葵花害怕了,雙手摟緊了爸爸的脖子”。葵花用她的雙手“緊緊”圍住其父親的脖子,此時父親的脖子感受到女兒雙手的狀態(tài)是“緊”的,而不是松的。
三、《青銅葵花》中感官書寫的作用
《青銅葵花》中的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等感官書寫對于小說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體為塑造人物形象、助推情節(jié)發(fā)展、增強審美價值等。
1.塑造人物形象
感官書寫能夠塑造人物形象,包括彰顯不同角色的個性特征、凸顯人物的情緒狀態(tài)以及表現(xiàn)人物的心理變化等。首先,彰顯人物性格特征。如“經(jīng)過一棵楓樹下,正有一陣輕風吹過,搖落許多水珠,有幾顆落進她的脖子里,她一激靈,不禁縮起脖子,然后仰起面孔,朝頭上的枝葉望去”,這段文字盡管沒有直接使用表達觸覺的詞語,但是通過“一激靈”,讀者立刻領會到從楓樹上掉落的水珠是冰冷的,導致葵花脖子立即感受到一股寒氣。通過這一觸覺描寫,表現(xiàn)了葵花可愛與靈動的人物性格,一位惹人憐愛的鄰家女孩出現(xiàn)在眼前。其次,突顯人物情緒狀態(tài)。例如,“葵花很孤獨,是那種一只鳥擁有萬里天空而卻看不見另外任何一只鳥的孤獨。這只鳥在空闊的天空下飛翔著,只聽見翅膀劃過氣流時發(fā)出的寂寞聲”。這段文字運用了視覺描寫——“看”,以及聽覺描寫一—“翅膀劃過氣流發(fā)出的寂寞聲”,映射出葵花內心的孤獨與寂寞,是一種以感官書寫突顯人物情緒狀態(tài)的手法。最后,展示人物心理的起伏變化。例如,“起風了,蘆葦蕩好像忽然變成了戰(zhàn)場,成千上萬的武士,揮舞著綠色的長劍,在天空下有板有眼地劈殺起來,四下里發(fā)出沙拉沙拉的聲音。一群水鳥驚恐地飛上了天空。葵花害怕了,雙手摟緊了爸爸的脖子”。這一段描寫綜合運用了視覺書寫一一“揮舞”“綠色”“劈殺”“水鳥飛上天空”,聽覺書寫—“沙拉沙拉的聲音”,以及觸覺書寫——“起風”“摟緊”,表明葵花一開始沉醉在蘆葦葉散發(fā)的香氣中,后轉變?yōu)榫o張和害怕,反映了人物心理的起伏與變化。
2.助推情節(jié)發(fā)展
感官書寫運用于文學作品中,還能助推小說情節(jié)發(fā)展,包括承接上文開啟下文、為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奠定基調等。感官書寫承前啟后的作用最典型的例子是與大片蘆葦叢相關的描繪,這是貫穿全文的意象。小說從開篇到結尾,用了大量筆墨描繪蘆葦?shù)拿娣e、樣子、氣味、聲響等,引出發(fā)生在蘆葦蕩中的一系列事件,形成了一條連貫的線索。例如,葵花喜歡欣賞大河與蘆葦“耳鬢廝磨”的“嬉鬧”狀態(tài),而蘆葦上空的炊煙吸引著葵花,激起她對不遠處大麥地人們生活的好奇與向往,為下文與青銅的相遇相伴、與大麥地人結下的不解之緣等埋下伏筆。此外,感官書寫在奠定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基調方面的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對大麥地自然風光、生態(tài)環(huán)境、風土人情的描寫與刻畫上。作者運用大量的感官書寫,突顯了大麥地優(yōu)美動人的自然風光、純凈美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以及樸實無華的風土人情,為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奠定了地域特色和人文生態(tài)基調。
3.增強審美價值
審美價值是文學作品不可或缺的元素,直接影響作品的可讀性?!肚嚆~葵花》中的感官書寫大大增強了小說的審美價值,具體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使小說語言更為生動形象?!肚嚆~葵花》中包含一些極富漢語特色的語言結構,其中較為典型的就是疊詞的大量使用。與感官書寫相關的疊詞如:視覺書寫—肚皮“圓鼓鼓”,聽覺書寫——發(fā)出“咕嘟咕嘟”的聲音,味覺書寫 一
一股清涼的、“甜絲絲”的汁水,嗅覺書寫一“淡淡的”奶香味,觸覺書寫一“軟乎乎”的舌頭,類似表達使語言更加詩化、更具美感。二是為讀者營造獨特的審美空間。這一點尤為明顯地反映在對自然環(huán)境和生態(tài)美景的描寫上。無論是“蒼蒼茫?!钡奶炜眨€是“一望無際”的蘆葦,無論是“散發(fā)著好聞清香”的大海,還是“發(fā)出嘩嘩聲”的流水,無論是“眸眸叫”的水牛,還是“嘎嘎叫”的鴨群,這一切的感官書寫細致入微,為讀者提供了一場視聽盛宴,讀者由此獲得閱讀的享受和精神的愉悅。三是引導讀者產(chǎn)生情感共鳴。感官書寫的實質,就是彰顯人們對周圍世界奇妙而又真切的審美體驗,是人與自然渾然天成、相互作用的生動體現(xiàn)。在這一過程中,人們感知環(huán)境,環(huán)境也能激發(fā)人們的共情能力。
四、結語
曹文軒小說《青銅葵花》因其唯美清新的文風、極富特色的語言受到廣泛關注。讀者在動容于故事情節(jié)的同時,能夠欣賞到極具魅力的地域風光,沉浸在詩情畫意的純凈世界中。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小說包含了大量的感官書寫,包括視覺、聽覺、味覺、嗅覺和觸覺書寫等。這些感官書寫對小說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情節(jié)發(fā)展的助推、審美價值的增強等,都發(fā)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極大增強了小說的可讀性。
參考文獻
[1] 余星宇.論莫言小說的感官世界[D].合肥:安徽大學,2004.
[2] 張馨羽.論張愛玲的聲音景觀書寫[J].名作欣賞,2022(15).
[3] 雷月.王安憶小說中的嗅覺書寫研究[D].天津:天津外國語大學,2022.
[4] 刑馨月,李明彥.論《傷痕》沖的聲音景觀[J].文藝爭鳴,2019(7).
[5] 胡桑.《金瓶梅》感官敘事英譯研究[D].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2020.
[6] 劉桉安,何星舟.論張愛玲小說的感官書寫一一以《金鎖記》為例[J].文化創(chuàng)新比較研究,2024(7):
(特約編輯張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