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HAV)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通過糞一口途徑傳播。飲用被甲肝病毒污染的水源或食用被病毒污染且未煮熟的食物均可導致病毒進入人體消化道,進而感染肝臟。在衛(wèi)生條件較差的地區(qū),水源受污染易引發(fā)甲肝暴發(fā)。此外,甲肝病毒還可通過密切接觸在家庭、幼兒園、學校等場所傳播。
治療:甲肝的治療以支持治療和對癥治療為主?;颊咝璩浞中菹ⅲ瑴p少體力消耗,保證充足睡眠,避免熬夜和過度勞累,以促進肝臟自我修復。飲食方面,應保證攝入足夠的熱量、蛋白質和維生素,特別是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E等抗氧化維生素的食物,有助于減輕肝臟炎癥反應。對于出現(xiàn)黃疸、惡心、嘔吐等癥狀的患者,可給予相應藥物治療,如退黃藥物促進膽紅素排泄,止吐藥物緩解惡心嘔吐。絕大多數(shù)甲肝患者經(jīng)適當治療和休息后,數(shù)月內可完全康復,預后良好,但極少數(shù)患者可能病情遷延不愈或復發(fā)。
預防:預防甲肝的關鍵在于切斷傳播途徑,加強水源管理,確保飲用水安全,對水源進行凈化和消毒處理,殺滅水中甲肝病毒;注重食品衛(wèi)生,養(yǎng)成良好飲食習慣,不吃未煮熟的食物,特別是海產(chǎn)品和生冷食物,貝類海鮮需確保煮熟煮透;接種甲肝疫苗是預防甲肝最有效的手段,推薦兒童、青少年及高危人群(如食品從業(yè)人員、醫(yī)護人員)接種,一般需要接種兩劑,兩劑之間間隔6個月至1年,接種后可產(chǎn)生持久免疫力。
戊肝是由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所致,其主要通過糞一口途徑傳播。戊肝病毒可污染水源和食物,人們攝入被污染的物質后可能感染。孕婦、老年人及有基礎肝臟疾病的人群感染戊肝后,病情往往更嚴重,可能導致肝衰竭等后果。孕婦感染戊肝后病死率相對較高,且易出現(xiàn)早產(chǎn)、死胎等不良妊娠結局,這與孕期免疫系統(tǒng)變化、肝臟負擔加重有關。
治療:戊肝的治療以對癥治療和支持治療為基礎?;颊咝枧P床休息,保證充足營養(yǎng)攝入,增強身體抵抗力。應給予高熱量、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油膩、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對于出現(xiàn)黃疸、肝功能異常的患者,可采用保肝、退黃等藥物治療,如護肝片、茵梔黃口服液等。重癥戊肝患者可能需要進行人工肝支持治療甚至肝移植。
預防:加強對飲用水源的保護,定期檢測水質,防止水源被戊肝病毒污染;確保食品安全,在食品加工過程中嚴格遵守衛(wèi)生規(guī)范,確保食物清潔和熟透。從事食品加工和餐飲行業(yè)的人員要加強健康管理,定期進行體檢;對于戊肝的高發(fā)地區(qū)和高危人群,可考慮接種戊肝疫苗以降低感染風險;加強衛(wèi)生宣傳教育,提高公眾衛(wèi)生意識,養(yǎng)成飯前便后洗手的好習慣。
丁肝是一種特殊類型的肝炎,其傳播依賴于乙型肝炎病毒(HBV)。丁肝病毒(HDV)是缺陷病毒,無法獨立復制,必須在乙肝病毒輔助下才能在人體內生存和繁殖。因此,丁肝的傳播途徑與乙肝相同,主要通過血液、母嬰和性接觸傳播。
治療:丁肝治療復雜,因常與乙肝合并存在,治療首先需抗乙肝病毒,抑制乙肝病毒復制也會間接影響丁肝病毒復制。常用抗乙肝病毒藥物如恩替卡韋、替諾福韋等,可降低乙肝病毒載量,間接抑制丁肝病毒。同時,根據(jù)患者情況,可采用保肝、抗炎等輔助治療,減輕肝臟炎癥損傷,改善肝功能。保肝治療可使用甘草酸制劑、水飛薊素等藥物。但目前針對丁肝病毒本身的特效治療藥物較少,治療仍是挑戰(zhàn)。
預防:由于丁肝病毒傳播依賴乙肝病毒,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丁肝的關鍵。通過接種疫苗使機體產(chǎn)生對乙肝病毒的免疫力,間接預防丁肝。對于乙肝病毒攜帶者和乙肝患者,要加強監(jiān)測,避免感染丁肝病毒,如避免不必要的輸血和血制品使用、杜絕共用注射器等。同時,應定期進行肝功能、乙肝病毒載量、丁肝病毒標志物等檢查,及時發(fā)現(xiàn)并治療感染,以延緩病情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