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癥是什么?難道耳朵里真有石頭?
我們的耳朵里確實存在一種特殊的“石頭”——附著在內耳橢圓囊斑上的碳酸鈣結晶。在正常情況下,這些耳石會牢牢地待在橢圓囊斑上,維持著我們的平衡感。然而,一旦耳石脫落并進入半規(guī)管,平衡系統(tǒng)就會遭到破壞,這就是耳石癥。
耳石癥最典型的癥狀就是眩暈。這種眩暈并非普通的頭暈,而是一種天旋地轉的感覺,仿佛被卷入了一個瘋狂的漩渦。眩暈通常在改變頭位時突然發(fā)作,如晚上睡覺翻身、早晨起床時,甚至在低頭或抬頭時也可能出現(xiàn)?;颊邥杏X周圍環(huán)境在旋轉,甚至難以站立,走路不穩(wěn),東倒西歪,仿佛醉酒一般;同時伴有惡心感,嚴重時甚至會嘔吐。
那“耳石”為什么會跑到半規(guī)管中呢?一是年齡原因,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的各個器官在慢慢老化,內耳的結構也不例外,也會出現(xiàn)一些變化,耳石就更容易脫落。二是如果腦袋不小心受到撞擊,也可能會導致耳石脫落。三是一些內耳疾病來搗亂,比如梅尼埃病、中耳炎等,會擾亂內耳的正常秩序,使得耳石更容易脫落。
“耳石”這么小,我們又如何判斷它是否跑到了半規(guī)管中呢?醫(yī)生會詢問患者眩暈是怎么發(fā)作的、有沒有什么誘因、眩暈的持續(xù)時間和頻率等。真正能夠揪出耳石癥這個“搗蛋鬼”的方法是耳石復位試驗:患者仰臥于檢查床上,醫(yī)生通過一些特定的頭位變換操作,來觀察患者是否出現(xiàn)眼震和眩暈的情況。如果出現(xiàn),那大概率就是耳石癥了。
目前,臨床治療耳石癥,主要采用手法復位,比如Epley法、Semont法等,通過巧妙地轉動患者的頭部,利用重力的作用讓耳石順著半規(guī)管慢慢地回到它們原來的“家”(橢圓囊斑)。一般來說,經過幾次成功的復位治療后,大部分患者的眩暈癥狀會明顯減輕甚至消失。在耳石復位治療的同時,還可以使用一些輔助藥物,如抗眩暈藥、止吐藥等,用來緩解眩暈、惡心、嘔吐等癥狀的。此外,一些簡單的平衡訓練,比如閉目站立、走直線等,可以幫助患者更快地恢復平衡功能,重新穩(wěn)穩(wěn)當當?shù)刈呗贰?/p>
為了預防耳石癥來搗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事項——
1.保護頭部:在進行一些可能有危險的活動時,比如騎車、運動等,一定要記得戴上頭盔,這樣能減少頭部受傷的風險,從而降低耳石癥的發(fā)病概率。
2.預防內耳疾?。罕3侄康那鍧嵭l(wèi)生,避免耳朵進水引發(fā)中耳炎。如果有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疾病,也要及時治療,這些疾病可能會通過咽鼓管蔓延到內耳,引發(fā)內耳疾病。
3.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飲食,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D和鈣的食物,比如牛奶、豆制品等,有助于維持內耳的正常結構和功能。適量運動,增強體質,保證充足睡眠,這樣身體各器官才能正常運轉,耳朵也不例外。
總之,耳石癥雖然可能導致短暫的眩暈和不適,但通過科學的診斷和治療,多數(shù)患者可迅速康復。關鍵在于:眩暈發(fā)作時,切勿自行服藥或拖延,應盡快前往耳鼻喉科就診;嚴格按照醫(yī)生的指導進行復位治療和康復訓練;治療后需定期復查,監(jiān)測耳石是否再次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