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寵物電影,《忠犬八公》《狗狗與我的十個約定》《一條狗的使命》等經典影片常為影迷所津津樂道。這些故事大都聚焦人寵間的深情與依戀,而近期上映的新片《我會好好的》不止于此,還將目光投向寵物殯葬話題,探討如何好好與寵物告別,以及如何理解生命與死亡。
《我會好好的》講述女孩趙小滿在打零工時偶遇一只流浪狗并將其收養(yǎng),小狗的到來讓她逐漸放下家庭傷痛,人與狗形影不離的相處,慰藉了兩個同樣孤獨的靈魂。當離別再次來臨,小滿學會了好好面對新的生活。
該片是新人導演董宏杰與編劇薛曉路在《穿過寒冬擁抱你》之后的第二次合作,女性視角下的人寵故事細膩動人,充滿細節(jié)。例如,當寵物殯葬師為金毛“樂樂”舉行告別儀式時,鏡頭溫柔地搖過一排已逝寵物的照片;當小滿在小狗“趙小意”引導下,發(fā)現(xiàn)父母年輕時曾留下印記的大樹,她感受生命的流轉,落下眼淚,鏡頭充滿詩意。
《我會好好的》還圍繞人與動物的社會話題,通過寵物醫(yī)生海川在自己醫(yī)院里收留無主寵物的骨灰、孩子對流浪貓的憐惜,以及老狗“小四”對老主人的忠誠、緝毒犬“糖包”去世時贏得敬意等情節(jié),折射人與狗之間或濃烈或淡漠、或持久或短暫的關系。
該片雖是寵物題材,實則聚焦人的成長?!摆w小意”幫助小滿完成一場關于“告別”的生命教育。小滿和小意之間互為鏡像、彼此救贖。如果說,最初是小滿在同樣失去母親、生活一片泥濘的流浪狗小意身上找到共鳴,故而解救它;那么隨著故事發(fā)展,卻是小意一步步將小滿拉出情緒泥潭,接納生命的給予與奪取,好好活下去。對此,導演用鏡頭語言進行表達,在許多場景中使用雙向視角的攝影方式,在讓人審視狗的同時,也讓狗來審視人,以實現(xiàn)相互間的體認和理解。
小滿從無法直面母親病逝,到首次參觀寵物殯葬,再到親手為不同寵物送葬,最后與小意告別,達成與父親和解、與自己和解、與死亡和解。她一開始憋著一口氣,跟酒鬼爸爸沖突,甚至不惜放棄大學錄取機會,也要打工攢錢給媽媽買海景墓地。最終,在小意的啟示下,小滿完成了自我成長,懂得“無論什么生命沒了,還有人愛著、惦記著它們”的意義。
經過《唐山大地震》《唐人街探案》《我的姐姐》《志愿軍》等眾多影片的沉淀,張子楓這次的表演更為成熟、更接地氣,將小滿堅韌、倔強又孤獨的特質豐滿呈現(xiàn)。飾演父親的王景春用大地一般言之有物的表演,讓張子楓的靈性找到依托。王驍演繹的肖先生只出場短短幾分鐘,卻深刻詮釋成年人內心的脆弱與柔軟,扎實而有感染力的演技貢獻了影片最令人動容的篇章。
此外,塔塔等幾位狗狗演員聯(lián)合完成出色的表演,生動詮釋小意的靈性與可愛,為故事染上夢幻的童話色彩,也給觀眾留下溫暖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