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養(yǎng)達標
每一次探險都值得銘記。1914年12月5日,英國探險家沙克爾頓和隊員乘坐“持久號”航船前往南極探險,被困極地20個月后獲救。下圖為沙克爾頓探險及遇險后的求援路線示意圖。據此完成1~3題。
1. “持久號”從南喬治亞島到威德爾海的航途中航船( )
A. 航行在大西洋 B. 穿越了太平洋
C. 橫越了印度洋 D. 穿越了北冰洋
2. 1915年11月21日,“持久號”沉沒在( )
A. 68°S,52°W B. 68°N,52°E
C. 61°N,52°E D. 61°S,52°W
3. 探險隊在“持久號”被冰壓碎之前棄船,途中遇到的困難有( )
①低溫嚴寒天氣,浮冰眾多;②遠離其他大陸,荒無人煙;③北極熊出沒,易被襲擊;④海上風大浪高,航行艱難;⑤被海浪淋濕,凍傷身體;⑥緯度逐漸變低,酷熱難耐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①②④⑥ D. ②③④⑥
地理源自于日常生活。下圖為某動物園企鵝館的展示牌。據此完成4~5題。
4. 企鵝的家鄉(xiāng)在( )
A. 南極地區(qū) B. 俄羅斯
C. 北極地區(qū) D. 中國
5. 企鵝擁有厚厚的脂肪和羽毛,有利于( )
A. 飛翔 B. 防沙 C. 防曬 D. 御寒
2022年3月15日,南極地區(qū)約1 200平方千米的康格冰架發(fā)生崩解,是有史以來崩塌面積最大的冰塊。下圖為康格冰架位置示意圖。據此完成6~7題。
6. 康格冰架位于中山站的( )
A. 東南方向 B. 東北方向
C. 西南方向 D. 西北方向
7. 康格冰架崩解可能會造成( )
A. 火山爆發(fā) B. 溫室效應
C. 臭氧層空洞 D. 海平面上升
8.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煤炭是一種重要的能源資源,是古代大量植物殘骸深埋在地下經過一系列復雜的過程形成的。南極洲氣候酷寒,目前基本被厚厚的冰雪覆蓋。為了研究南極洲的地理環(huán)境特點,我國先后建設了一系列的科學考察站。有學者提出,南極洲可能以前也曾經位于中緯度地區(qū)。下圖為南極洲部分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圖。
(1)南極洲氣候酷寒,主要原因是緯度 ,絕大部分地區(qū)位于 內,太陽高度角小,從而獲得的 少。
(2)我國的南極科學考察站中,緯度最低的是 ,秦嶺站比中山站極晝天數 。
(3)請你依據材料,提供南極洲曾經位于中緯度地區(qū)的證據。
素養(yǎng)進階
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在兩極地區(qū)已建成六個極地科學考察站。下圖為黃河站所在的斯匹次卑爾根島簡圖。據此完成1~3題。
1. 據圖判斷黃河站位于( )
A. 南極地區(qū) B. 中緯度
C. 高海拔地區(qū) D. 東半球
2. 黃河站擔負的科學考察任務有( )
①勘探并開發(fā)礦產資源;②對極地氣候和環(huán)境的監(jiān)測與研究;③對極地生物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研究;④對極地地質和地球物理進行研究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3. 科考隊員在北極科考可能遇到的困難有( )
①積雪覆蓋著冰隙,有可能吞沒隊員;②酷寒的天氣給隊員留下凍傷;③多暴雪天氣,室外科考看不清路線;④缺氧,導致呼吸困難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南極地區(qū)有極點、冰點、磁點和高點4個特殊點。昆侖站是我國在南極“高點”附近建立的科學考察站。我國曾在昆侖站附近鉆取了800米深的冰芯,該冰芯能反饋十萬年至百萬年氣候的變化信息。下圖為南極四點分布圖。據此完成4~5題。
4. 圖中( )
A. 極點緯度是90°N
B. 極點位于冰點的東北
C. 磁點位于高點的西北
D. 高點海拔4 000米以上
5. 我國在南極鉆取冰芯的目的是( )
①對礦產資源開采的研究;②對地球歷史的研究;③對氣候變化的研究;④開發(fā)南極固體淡水資源
A. ①②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③
羅斯海是距離南極點最近的海域,也是全球氣候變化的敏感區(qū)域。2024年2月7日,中國第5個南極考察站秦嶺站在羅斯海沿岸建成開站,可容納暖季考察人員80人,越冬考察人員30人。秦嶺站采用了特殊建造材料。下圖為南極地區(qū)簡圖。據此完成6~7題。
6. 秦嶺站采用特殊材料建造是為了(" " ")
A. 耐極寒 B. 抗風沙
C. 防蟲蟻 D. 防曝曬
7. 南極科考站秦嶺站可以開展的科考領域是(" " ")
A. 河流 B. 海洋氣候
C. 植被 D. 土壤
(參考答案見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