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排眾議
追根溯源
語出北宋文學家蘇轍的《上皇帝書》:“臣以不識忌諱,得罪于有司,仁宗哀其狂愚,力排眾議,使臣得不遂棄于世?!庇?,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四十三回:“諸葛亮舌戰(zhàn)群儒,魯子敬力排眾議?!?/p>
點撥
力排眾議,意思是極力排除各種議論,使自己的主張占上風。對于同一問題,往往見仁見智,眾人又因為身份、目的等不同各持己見,力排眾議者能高瞻遠矚,能據(jù)理力爭,說服眾人。力排眾議,表現(xiàn)出超乎眾人的見識、勇氣、氣度與堅定。
適用話題
見識 勇氣 堅定 氣度
創(chuàng)新示例
有一個考生一口氣把兩個題都寫了出來。其中《雜感》只有一句話:“人生永遠追尋著幻光,但誰把幻光看作幻光,誰便沉入了無底的苦海。”看了這篇一句話的作文,聞一多連聲叫好,當即給了98分。而平時能入他“法眼”的作文少之又少,給60分就算不錯了。
然而,這個作文成績獨占鰲頭的考生卻給校方出了難題:他的數(shù)學考分竟然是零。按照規(guī)定,這樣的學生理所當然要被淘汰。然而,聞一多力排眾議,硬是把這個名叫臧克家的學生領(lǐng)進了大學校門。
聞一多在破格錄取臧克家的時候,一定想起了自己當年投考清華大學的經(jīng)歷。在大多數(shù)科目成績慘不忍睹的情況下,他唯獨作文拔了頭籌,并因此受到主考教師的賞識和力挺,最后順利地進了清華。
(張以瑾《聞一多慧眼識得臧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