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边@是毛澤東在解放戰(zhàn)爭期間提出的著名論斷。短短一句話,可謂言簡意賅、通俗易懂,將國民黨的反動本質徹底戳穿?;赝麣v史,梁啟超演說總令舉座動容,周恩來致辭常使萬眾歸心,可以充分看出,好的文風是思想性與傳播性的有機統(tǒng)一。
言簡意賅方能擲地有聲。北宋文豪歐陽修任翰林學士時,曾與同僚出游,見奔馬踏死黃犬于道。眾人各擬判詞,無不冗雜贅述,唯歐陽修以“逸馬殺犬于道”的簡短六字傳世。這種去蕪存菁的淬煉功夫,恰是毛澤東在《反對黨八股》中強調的“禁絕一切空話”的生動注腳。反觀當下某些基層干部,將工作總結寫成“萬言書”,把調研報告熬成“八寶粥”,看似面面俱到,實則稀釋了思想的濃度。
返璞歸真方顯赤子之心。唐代詩人白居易每成新作,必先讀與老嫗聽,遇有不解處則反復修改。這種謙虛謹慎、樸實無華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恰與當下某些官樣文章形成鮮明對比。某地扶貧干部的工作札記里,“精準施策”“多維聯(lián)動”等術語堆砌如山,卻不見貧困戶張三李四的鮮活故事。應當如焦裕祿在蘭考治沙時那樣,用沾著泥土氣息的語言與百姓交心。
文貴創(chuàng)新更要守正篤實。古代文人如韓愈、宋濂、楊慎、顧炎武等,無不痛批“剽竊陳言”“剽掠潛竊”等行為,這與當下某些“天下文章一大抄”的現(xiàn)象何其相似。某地組織干部開展業(yè)務理論學習,收到的幾十篇心得中竟有三分之二以上的篇數(shù)套用了相同模板,連案例都如出一轍。這種照貓畫虎的寫作,不能于借鑒、消化的基礎上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只能是標準的“二傳手”,徒有形式而失了魂魄。
好的文風本質上是寫作者人格的鏡像。周恩來總理在萬隆會議上即席演講,沒有華麗辭藻卻贏得滿堂喝彩,因為字字句句都浸透著外交家的智慧與真誠。當文字成為心靈的倒影,自然會凝聚直抵人心的力量。反觀某些干部在防汛動員會上照本宣科,連“大家要注意安全”都要念稿子,自然難以引起共鳴。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指出的,文風改進永遠在路上,反對“長、空、假”,提倡“短、實、新”。從陜甘寧邊區(qū)時期《解放日報》改版開始,中國共產黨始終將文風建設視為作風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當我們看見年輕駐村干部用短視頻記錄扶貧故事,聽見改革先鋒用大白話解讀政策文件,便知道:真正的好文風,永遠生長在現(xiàn)實土壤里,躍動在時代脈搏中,激蕩在人民心坎上。
責任編輯 / 鐘" "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