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是東晉時期著名的書法家,被人們譽(yù)為“書圣”。公元351年,王羲之出任會稽郡郡守,領(lǐng)右軍將軍。王羲之上任第二年,會稽郡遭遇特大旱災(zāi),田里莊稼顆粒無收。一些商賈富紳趁機(jī)囤積居奇,抬高糧價。百姓們買不起糧食,只能吃樹皮、啃草根度日。
身為會稽郡的最高行政長官,王羲之立刻寫了一份奏章給朝廷,請求“開倉放糧,賑濟(jì)災(zāi)民”。然而,晉穆帝卻以會稽郡官倉中的糧食乃是儲備的軍糧為名,駁回了王羲之“開倉放糧,賑濟(jì)災(zāi)民”的請求??粗傩諅?nèi)甜嚢ゐI,身為父母官,王羲之憂心如焚。王羲之想:怎樣才能讓皇帝同意“開倉放糧,賑濟(jì)災(zāi)民”呢?
一天,王羲之聽一位曾在晉穆帝身邊當(dāng)差的官員說,晉穆帝非常喜歡書法,而且對書法鑒賞也頗有研究。聞之,王羲之突然就有了主意。當(dāng)夜,王羲之又寫了一份請求皇上開倉放糧的奏章。在奏章中,王羲之刻意把“開倉放糧”四個字寫得龍飛鳳舞,而其余的字都是用普通的行書字體。
第二天一早,王羲之帶著奏章,親自趕往京城。到了京城后,王羲之把奏章親自上呈給晉穆帝。晉穆帝手捧奏章,展開來一看是一幅精巧的行書書法。晉穆帝還沒仔細(xì)看清奏章具體寫些什么,便被獨樹一幟的“開倉放糧”四個字所吸引。只見“開倉放糧”四個字,每一筆、每一畫都剛?cè)岬皿w,筆勢雄健灑脫,字體飄若浮云,矯如驚龍。晉穆帝喜不自禁,脫口而出:“開倉放糧,好!好!好!”
晉穆帝話音剛落,王羲之立刻倒身跪地便拜:“臣遵旨!臣代會稽郡受災(zāi)百姓謝主隆恩!”聽了王羲之的話,一開始,晉穆帝感到莫名其妙,但他很快就明白過來。作為一言九鼎的皇帝,晉穆帝只能順?biāo)浦鄣氐溃骸耙欢ㄒc濟(jì)好百姓,不能餓死一個災(zāi)民!”
就這樣,王羲之憑借自己的精妙書法和智慧,拯救了會稽郡成千上萬災(zāi)民的生命,一時間被百姓們傳為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