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開始,學校為每個班級都配備了100本課外書。課間的時候,我們可以在書架上選自己喜歡的書來讀。就這樣,我與《紅巖》這本書結(jié)緣了。
《紅巖》是一部長篇小說,在那個風雨如晦、動蕩不安的特殊歷史時期,在那充滿了血與火、生與死考驗的艱苦環(huán)境里,中國共產(chǎn)黨人以堅定的信仰、頑強的意志和大無畏的革命精神,與敵人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殊死較量。
《紅巖》的兩位作者羅廣斌、楊益言,都親身經(jīng)歷過渣滓洞暗無天日的牢獄生活。他們曾在那狹窄潮濕的牢房中,目睹了無數(shù)革命志士為了理想和信念,不屈不撓地與敵人抗爭。書中所描述的不少情節(jié)都是他們的真實經(jīng)歷,那些殘酷的刑罰、艱苦的生活條件,以及革命志士堅定的眼神、不屈的話語,使得革命先烈的英雄形象躍然紙上,令讀者身臨其境。我們仿佛能看到江姐在敵人的酷刑下,緊咬牙關(guān),眼神中露出堅定與不屈;仿佛能看到劉思揚雖出身富家,卻毅然決然地投身革命;仿佛能看到成崗在敵人的威脅面前臨危不懼,視死如歸地寫下《我的自白書》;仿佛能看到許云峰智斗敵特,在生死關(guān)頭舍生忘死,為了保護同志不惜犧牲自己;仿佛能看到渣滓洞里的難友們生死與共,頑強抗爭,用歌聲和信念對抗著敵人的殘酷壓迫……那一幅幅壯烈的畫面,如同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令讀者感慨萬千。他們付出了鮮血和生命,表達出對祖國和人民的無限忠誠。當這一切展現(xiàn)在我面前時,我禁不住流淚了。
“我們是天生的叛逆者,我們要把這顛倒的乾坤扭轉(zhuǎn)!我們要把這不合理的一切打翻!今天,我們坐牢了,坐牢又有什么稀罕?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難,我們愿——愿把這牢底坐穿!”《紅巖》里的這首詩,那激昂的語言、豪邁的氣魄深深地吸引了我。詩中的“下一代”是誰?毫無疑問,就是今天享受幸福生活的我們。什么是紅巖精神?在這首詩中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紅巖精神,是革命先烈堅持真理的執(zhí)著信念;紅巖精神,是革命前輩為國家、為人民赤膽忠心的真實寫照;紅巖精神,是我們當代實現(xiàn)中國夢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
《紅巖》這本書讓我明白:無論在什么時候、什么情況下,我們心中必須有兩個字——祖國!今天,我們從先烈手中接過了革命的火炬,我們用紅巖精神點燃了它;明天,我們就要把這燃燒的火炬?zhèn)飨氯?,讓紅巖精神永存。
(指導教師:張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