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抗美援朝烈士陵園,是全國最大的專門安葬和紀念在抗美援朝戰(zhàn)爭中犧牲烈士的陵園。每逢清明節(jié),天南海北的人們都會自發(fā)來到這里,給英雄們掃墓、獻花,以此緬懷先烈,致敬英雄。
陵園里有一座高高的烈士紀念碑,董必武同志親筆題字:“抗美援朝烈士英靈永垂不朽?!痹谒砂氐难谟诚?,紀念碑兩側有123座烈士墓碑,有的是有名碑,有的是無名碑。烈士紀念廣場上,修建了一座130米長的大理石墻,上面鐫(juān)刻著174,407個名字,由于重名,實際代表的是197,653位抗美援朝烈士。
在紀念館展廳內,展出了近萬件志愿軍烈士的遺物:邱少云犧牲時手握的鋼槍、蔡正國犧牲時的彈洞血衣、楊根思參加全國戰(zhàn)斗英雄代表會的請柬(jiǎn)……每一件遺物的背后都是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自2014年起,我國已迎接11批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ái)歸國安葬。每年英雄歸來前夕,沈陽市都會提前做好準備,點亮沿途大型戶外顯示屏,用最高禮遇迎接英雄歸來。
當護送志愿軍烈士遺骸的飛機進入中國領空后,兩架戰(zhàn)機騰空而起,伴飛護航。專機降落后,機場以“過水門”的最高禮遇,接迎烈士回家。騎警護衛(wèi)車隊開道,護送遺骸前往陵園。市民們沿途站立,眼含熱淚,揮動國旗。在迎接隊伍里,還有身著軍裝,胸前佩戴勛章的老兵,他們都來到現(xiàn)場接戰(zhàn)友回家。
銘記是最好的懷念。去時少年身,歸來英雄魂。歷史的天空中,英雄的名字最閃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