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弘揚志愿精神,傳播公益理念,??吨v述》欄目舉行“志愿·公益”主題征文活動,請你寫一篇作文參加活動。
要求:①題目自擬;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套作仿作。
這是一道任務(wù)驅(qū)動型作文題,要求考生以“弘揚志愿精神,傳播公益理念”為主題撰寫一篇作文。根據(jù)題目要求,考生所寫作文只要能體現(xiàn)“志愿精神”或“公益理念”中任何一個主題即可。同時,由于是《講述》欄目征稿,因此,作文要寫成記敘類文體。
志愿精神,是體現(xiàn)在志愿服務(wù)中的一種內(nèi)在的精神特質(zhì),主要包括奉獻、友愛、互助和進步4個方面。它倡導不計報酬、不求名利地參與推動社會進步的活動,欣賞他人,與人為善,幫助他人,同時追求個人能力的提升和社會的和諧發(fā)展。
公益理念的核心是“我為人人”,它強調(diào)把社會公共利益放在首位,倡導通過志愿行為服務(wù)于社會公共利益,提升社會福利,改善社會狀況。
無論是志愿服務(wù),還是公益行動,都有無數(shù)普通人參與其中,包括我們自己。大家用愛心和點滴行動,共同譜寫了一曲奉獻之歌。這些凡人善舉,就像一束光,溫暖了世界。寫作時,要扣住“志愿”和“公益”這兩大主題進行選材,精心構(gòu)思,用生動的文字表達出來。
思路一:記敘一次活動。通過講述自己或他人參加某次志愿活動或公益行動的經(jīng)過,展現(xiàn)志愿精神或公益理念。
思路二:描寫一個人物。選擇合適的對象,通過描寫與敘事,集中反映這一人物無私奉獻的高貴品質(zhì),塑造鮮活的人物形象。
思路三:禮贊一個群體。以志愿者群體或公益人士群體為對象,運用詩意的語言展開敘寫,謳歌他們獨特的風采,抒發(fā)真誠的禮贊之情。
“敲門行動”
李程璐
暑假第一天,在社區(qū)工作的姑媽給我捎話,說社區(qū)準備臨時招募一些學生志愿者,參加關(guān)愛老人的“敲門行動”,問我愿不愿意參加。學校布置了暑期社會實踐作業(yè),我正愁不知道干什么好呢,聞聽此言,當即答應(yīng)。
沒過幾天,姑媽打電話讓我去參加志愿者培訓。到了現(xiàn)場,我發(fā)現(xiàn)參訓的有30多個人,以大學生、中學生為主,另外還有幾名小學生,所有人都是滿臉期待的神情。主講人是社區(qū)的王阿姨,她給我們介紹了本次“敲門行動”的主要任務(wù),就是登門看望獨居老人,送上社區(qū)準備的慰問品,幫助他們打掃住所,進行信息登記。
培訓結(jié)束后,王阿姨公布了分組名單。志愿者們被分成6組,每組由一名社區(qū)工作人員帶隊,負責2到3個小區(qū)。我被分在了王阿姨這一組。王阿姨讓我們先相互認識一下。不一會兒,她領(lǐng)來印有“志愿者”字樣的紅馬甲,招呼我們穿上,然后領(lǐng)著我們前往不遠處的望海小區(qū)。這個小區(qū)是老小區(qū),有400多個住戶,其中獨居老人有8人。我們計劃上午看望3位老人,下午看望5位老人。
雖然才是上午9點鐘,但外面已經(jīng)很熱了。我們臉上滿是汗水,隊伍中的“小胖子”衣服已濕了一大片,但沒有一人打退堂鼓。
我們先來到李爺爺家。王阿姨讓我敲門。我敲著門,心里“咚咚”直跳,不知門后面是什么情況。門一開,一位駝著背、滿頭白發(fā)、面目慈祥的老人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一見王阿姨,李爺爺咧開嘴笑了:“小王,你又來啦!”看來,王阿姨以前經(jīng)常來看望李爺爺。
我們雙手把慰問品遞給李爺爺后,立即動手幫他打掃屋子。李爺爺?shù)姆孔硬淮螅蛷d的墻上掛著許多照片,特別引人注目。不一會兒,大家就把屋子收拾得干干凈凈。趁著王阿姨和李爺爺拉家常的工夫,我們欣賞起墻上的照片?!巴?,李爺爺曾經(jīng)是一名海軍戰(zhàn)士,立過二等功,年輕時的他多英俊呀!”“你們看,李爺爺還曾被表彰為‘見義勇為先進個人’”……看著看著,一股敬意在我心中油然而生。
離開李爺爺家時,李爺爺再三感謝黨和政府的關(guān)愛,感謝我們這些志愿者的獻愛心行動,并祝我們學習進步。王阿姨告訴我們:“李爺爺今年82歲,老伴兒幾年前去世了,他們沒有孩子。像這樣的老人,全社會都有義務(wù)關(guān)愛他們,讓他們遠離孤獨,感受親情的溫暖。我們社區(qū)這次招募年輕人參加‘敲門行動’,就是想把關(guān)愛獨居老人的種子撒進大家心田……”
聽著王阿姨的話,大家若有所思,仿佛暗中下定了某種決心。擦一擦臉上的汗水,我們邁著堅定的步伐,往下一戶獨居老人家趕去。
江蘇省東臺市臺南中學
點 評
文章記敘了“我”暑期參加“敲門行動”的前后經(jīng)過,敘事有條不紊,文脈非常清晰。透過“敲門行動”,我們真切感受到了社區(qū)工作者對獨居老人的關(guān)愛,同時也明白,每一個社會成員都有責任去幫助老人,特別是幫助那些獨居老人,讓他們幸福、快樂?!袄衔崂弦约叭酥稀?,但愿我們每個人都能從這篇習作中獲得啟示,行動起來。
外公是個“公益達人”
徐 淦
別看外公相貌平平,卻是遠近聞名的“公益達人”。怎么,你不相信?那就聽我講講他的幾個故事吧。
前些年,看到附近的村子都集資新修了通往村外的水泥路,外公坐不住了,他先是自己帶頭捐出20000元,然后挨家挨戶動員大家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不僅如此,他還倡議在外工作的同村人捐資。沒過多久,加上國家配套的錢,村里終于籌足了修路資金。不久,一條寬闊的水泥路出現(xiàn)在人們眼前。而外公當時為了說服外婆拿錢修路,戒掉了多年抽煙喝酒的習慣??粗鵀樾蘼访η懊?、瘦了一圈的外公,外婆笑他:“賠了身體又折錢,何苦?”外公則嘿嘿一笑:“造橋修路,我這是為子孫謀福分!”
外公家在黃海之濱的一個小村莊,那里雖然偏僻,卻有廣袤的灘涂,有各種各樣的野生動物,是一個充滿詩意的地方。
這些年,由于生態(tài)環(huán)境越來越好,灘涂上的野生動物越來越多,一些嘴饞的人動起了壞心思。外公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經(jīng)常去勸阻偷獵的人,別人卻譏諷他多管閑事,為此,他還挨過幾回黑拳。后來,鎮(zhèn)里在各村招聘灘涂巡防員,外公聽說后,馬上去鎮(zhèn)上報名,不要分文報酬,只求給他一個正式的身份。從那以后,外公每天都穿上鎮(zhèn)上統(tǒng)一配發(fā)的工作服,到灘涂上進行巡查。時間久了,他不僅對灘涂上的各種動物了如指掌,還成了它們的好朋友。如果有動物受傷了,外公便會想方設(shè)法去救治??吹进B兒覓食困難,外公經(jīng)常購買一些玉米投喂。為了更好地保護灘涂上這些可愛的生靈,外公還購買了望遠鏡、攝像機等設(shè)備,有模有樣地做起了觀察記錄。甚至許多野生動物研究專家都來找外公交流,外公成了遠近聞名的灘涂動物“守護神”。
去年,村子里的一些老人萌生了舉辦“夕陽紅”文藝宣傳隊的想法,可缺少相應(yīng)的設(shè)備,外公便拿出5000元,幫助他們購買了一套音箱,還把自家的一處倉庫免費提供給他們,作為平時訓練的場地。
總之,可以這么說吧,凡是村里的公益事業(yè),都少不了外公的身影。這個讓外婆又氣又恨的“傻老頭”,現(xiàn)在無論走到哪里,都會受到村民的尊敬。
如此熱愛公益事業(yè)的外公,你們喜歡嗎?
江蘇省東臺市臺南中學
點 評
這篇文章采用“總—分”結(jié)構(gòu),開篇點題,指出外公是遠近聞名的“公益達人”;接著,記敘了三個典型事例,從不同角度展示外公的“公益達人”形象;最后以問句作結(jié),抒發(fā)了“我”對外公的喜愛與敬佩之情。在娓娓道來的敘述中,熱心公益的外公的形象變得異常鮮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