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熱蒸騰的假日里,我們一家三口一起去尋訪那個(gè)深藏在安徽黃山云端的古村落——木梨珙(gong)。
下了高速,蜿蜒的山路將我們帶到了木梨珙的山腳。為了上山,我們租了一輛車,開車的是一位精神矍(jue)鑠(shuo)的老爺爺。他姓詹,今年七十五歲。他告訴我們,村里人世代生活在這里,交通不便,所有物資都靠人力一步步挑上山。聽著他的講述,我不禁心生敬佩。
山路十八彎,每轉(zhuǎn)一個(gè)彎,我的心跳就加速一次。忽然出現(xiàn)的一個(gè)急轉(zhuǎn)彎,讓我們不由驚呼一聲,而詹爺爺只是微微一笑。他握緊方向盤,仿佛這山路早已融入了他的生命。媽媽感嘆道,“老人家,您真厲害,開車比年輕人都穩(wěn)當(dāng)。這木梨珙果然是風(fēng)水寶地啊!”詹爺爺笑著回應(yīng):“是啊,天上蓬萊境,人間木梨珙!”
一路顛簸后,我們被送到半山腰。詹爺爺指著前方的登山道說:“沿著石階上去,就是木梨珙了。”
面對(duì)看不到盡頭的石階,我有些退縮了。爸爸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拉著我一起攀登。我咬緊牙關(guān),鼓足勇氣,一路向上……終于,山頂?shù)搅?!木梨珙果然名不虛傳,放眼望去,滿目竹海,云遮霧繞,這個(gè)云端上的古村落就像是鑲嵌在山巔的一顆明珠,靜靜地訴說著歲月的故事。
比美景更加珍貴的,是山里人的淳樸善良與熱情好客。竹椅、水缸、庭院……一切安靜而有序。村里夜不閉戶,進(jìn)了門就好似是一家人。大家談笑風(fēng)生,黝黑的臉上刻滿了歲月的痕跡,但笑容卻如同孩子般純真。
我們踏上歸途,木梨珙的身影漸行漸遠(yuǎn),而它留在我心中的印象卻愈發(fā)清晰。詹爺爺堅(jiān)毅的背影,山里人質(zhì)樸的笑容,還有那些被歲月磨礪的石階,都如同這山間的云霧,揮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