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臘月是賞蠟梅的好時節(jié),在庭院、公園、街道隨處可見蠟梅傲然挺立,沁出一縷縷清香?!爸M碧玉天然瘦,蕾破黃金分外香。” 蠟梅黃色的花瓣如蠟雕成,鮮嫩的色彩和特有的暗香,給寒冷的冬天增添了一抹溫情。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蠟梅被視為吉祥、幸福、長壽的象征,寓意無懼嚴寒、傲骨錚錚、堅韌、頑強、高尚、美麗......,它用自己的生命詮釋著不畏嚴寒、堅韌不拔、不屈不撓的精神,這種精神不僅僅是一種自然界的奇觀,更是一種人類精神的象征。蠟梅啟示人們在困境中不放棄,勇往直前地面對生活中的每一次挑戰(zhàn),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斷追求更高的境界,讓生命之花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蠟梅特有的生命力和藝術感染力,潛藏著豐富的自然信息和生命信息。升華蠟梅在風雪嚴寒極端環(huán)境下傲雪斗霜的意境和情感認知,釋放風雪與蠟梅的更多情懷,呈現情景交融、虛實相生、韻味無窮的唯美意境,需要攝影人用攝影語言去不斷探索。
鐘萌
四川成都人,退休后開始學習攝影?,F為中國藝術攝影學會會員,四川省藝術攝影協會新都分會副主席。攝影作品《扶貧從健康抓起》榮獲省級二等獎、《化腐為寶》榮獲省級優(yōu)秀獎、《逐夢》等多幅作品入選省、市、區(qū)各類影展影賽,撰寫的《探攝影多重曝光、展桃枝桃花韻律》在《人民攝影》報刊發(fā),拍攝的《紅土地的云南氣勢》被《映像》雜志用13個頁碼刊發(fā)(10幅)作品。
李德華
四川成都人,現為中國藝術攝影學會會員,四川省藝術攝影協會新都分會主席,2008年組建《成都市新都區(qū)攝影家協會》并主持協會工作13年,《新都攝影報》執(zhí)行主編。
先后在《解放軍報》《解放軍歌曲》雜志、《戰(zhàn)友報》《新華社》《中國攝影報》《人民攝影報》《河北日報》《山西日報》《四川日報》《四川工人日報》《四川農村日報》《四川法制報》《成都晚報》《映像》雜志等報刊發(fā)表新聞及藝術圖片和散文詩歌1500余幅篇;拍攝的電視專題片《追尋之歌》(上下集)、《遙遠的回聲》先后被中央電視臺、河北電視臺等多家傳謀平臺播出;協助八一電影制片廠拍攝電影《大決戰(zhàn)平津戰(zhàn)役》。400余幅攝影作品入選國家以及省市各類攝影展并獲國家以及省一二等獎,成功組織策劃各類攝影展賽40多場,1987年舉辦個人攝影展。
因攝影工作突出,先后榮立個人三等功4次,被各級評為“先進工作者”、“優(yōu)秀黨員”30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