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旋和反氣旋是大氣中最為常見的天氣系統(tǒng),它們就像大自然的“隱形指揮官”,對天氣變化起著決定性作用。那么,如何區(qū)分氣旋和反氣旋呢?
干冰、一次性紙杯、紙板、剪刀、平底鍋、鑷子、熱水
用剪刀將一次性紙杯剪掉一半,將紙板裁剪為空心紙板。注意中心空心圓的直徑要小于平底鍋的直徑。
將熱水倒入平底鍋中,再將剪好的空心紙板放置在平底鍋上,在紙板3個不同的方位放置剪好的一次性紙杯。用鑷子夾取適量干冰放置在紙杯內(nèi),向紙杯內(nèi)倒入熱水。
1.向平底鍋內(nèi)盡量倒入沸水,溫度越高、水量越大,實驗現(xiàn)象越明顯。
2.干冰溫度極低,不能用手接觸;干冰遇水會升華,故而向干冰中倒入熱水或涼水均可,本實驗向干冰中倒熱水的原因是水溫越高,霧狀效果更好。
3.向裝有干冰的紙杯中倒入熱水后,需等待幾秒鐘再觀察現(xiàn)象。這是因為剛倒入熱水時,氣流運動不穩(wěn)定,待氣流相對穩(wěn)定后的現(xiàn)象才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4.實驗最好在相對封閉的室內(nèi)進行,空氣流通較好的場所,氣流運動會對實驗結(jié)果產(chǎn)生影響。
5.由于做實驗的地點在北半球,因此該實驗只能模擬北半球氣旋的氣流運動狀況。
平底鍋內(nèi)的熱水,模擬的是溫度比周圍高的下墊面(與大氣下層直接接觸、能和大氣進行輻射、熱量、動量、水汽、塵埃等物理量交換的地球表面)。由于其溫度較高,盛行上升氣流,近地面形成低壓,即該地近地面氣壓低于四周氣壓,這樣的天氣系統(tǒng)為氣旋或低氣壓。
干冰模擬的是水平方向低壓中心四周的氣流運動。由于中心氣壓低于四周氣壓,在水平氣壓梯度力的作用下,氣流由四周向中心流動,受北半球向右地轉(zhuǎn)偏向力的影響,氣流會按逆時針方向流動。這與北半球氣旋的水平氣流運動一致。
可以將氣旋想象成大氣中一個大旋渦,中心氣壓比周圍低。在北半球,氣旋會沿著逆時針方向向中心旋轉(zhuǎn)輻合,在南半球則是順時針旋轉(zhuǎn)的。氣旋會帶來上升氣流,空氣上升過程中水汽容易冷卻凝結(jié),從而常常導(dǎo)致云、雨、大風(fēng)等天氣,像臺風(fēng)就是一種強烈的氣旋。
反氣旋是中心氣壓比周圍高的天氣系統(tǒng)。在北半球,反氣旋會沿著順時針方向從中心向四周輻散,南半球是逆時針的。反氣旋的氣流是下沉的,空氣下沉?xí)r溫度升高,水汽不易凝結(jié),所以反氣旋控制的地區(qū)通常天氣晴朗、干燥,例如在夏季,我國長江流域的伏旱天氣就是在副熱帶高壓(一種反氣旋)的控制下形成的。
(責(zé)任編輯 / 高琳 美術(shù)編輯 / 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