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因十娘正月里受了風寒,康阿伯將出發(fā)的日子往后推到了二月初二。
開了年,往西走的商隊多了起來,開遠門被駝隊擠得水泄不通,其中看上去十三四歲的兒郎不在少數(shù)。雖不是同一個商隊,但都向西而行。初次出門有些忐忑的李翰,現(xiàn)在有了些許底氣,站在康阿伯牽著的駱駝前探頭探腦。
“阿伯,這匹駱駝的背上都裝了什么呀?摸上去硬邦邦的?!崩詈埠闷娴貑?。
“絲綢,”康阿伯說,“它輕便又華麗,不易腐爛,還能直接當錢用呢?!?/p>
李翰掰著手指頭數(shù)了數(shù),總共十匹駱駝,除兩匹駱駝馱著瓷器、一匹馱著輜重外,其余全是絲綢。他不禁咋舌,但因人多,便附耳過去,小聲卻又一本正經(jīng)地說:“阿伯,您這可是價值萬貫呀!”
“哈哈……”康阿伯被他孩子氣的話逗笑了。
等他無意間轉身,才發(fā)現(xiàn)他們身后有一支商隊,領頭的是個穿白袍的波斯人。整支商隊居然足足有二十匹駱駝。它們背上所馱之物,看那整齊的布包外觀,競全是絲綢!
02
出了長安,不日便到了金城渡口,進了蘭州城。
已是二月中旬,可越往西走,天氣就越是冷冽,凍了一整個冬天的黃河還沒有解凍,呼出的熱氣在下一瞬便和著朔風生生打在臉上,如刀割一般。
驛站客房里,李翰將他那一雙凍得冰涼的手,放在離炭火半尺高的上方邊烤邊搓。
一刻鐘前,他打開了阿娘和阿姊替他收拾的行囊——里頭卻只有兩件尋常厚度的青色布衣,是他往年在長安“倒春寒”時穿的,可眼下的蘭州,卻是他未曾料及的嚴寒。幸而這一路頗得康阿伯照拂,他縫在褡褳深處的錢袋還很飽滿。
“都說‘窮家富路,錢財應花在刀刃上’,還當真是。”李翰心里想。這一路上好吃的甚多,但他在極力克制自己,除去每日必要的花銷,錢都好好地存著,畢竟這一路要走到疏勒,還有好遠呢??纱藭r的酷寒便是“刀刃”了,他打定主意,午后便去找康阿伯,請他帶自己去買兩身御寒的衣物。
一個時辰后,李翰便穿戴一新。頭上是高高的卷邊尖角帽,身上是加厚加長的外袍,連腳上的靴子也讓鞋匠加了一層密密的羊毛。帽子捂住了雙耳;袍子的袖口和領口都收得相當緊實,一絲寒風都灌不進去;軟和厚實的鞋更讓他暖從腳生,他甚是滿意。
“三郎,這些你先穿著,等到了涼州府,我再帶你去買一件防寒的大氅?!?/p>
“這些還不夠嗎?涼州比蘭州還冷嗎?”李翰有點兒吃驚。
康阿伯頷首:“三郎有所不知,涼州涼州,就在這一個‘涼’字上頭呢?!?/p>
冷不丁從門縫鉆進來的寒風,還是讓穿了新衣的李翰打了個冷戰(zhàn)。西行不易啊,若不是為了去接大哥,他都有點兒想轉頭回長安了。
03
商隊從蘭州開拔,翻過烏鞘嶺,便到了涼州府。
在寫有“昭武門”三個字的高大城墻下,李翰深深地吸了口氣,像是要屏住呼吸,嚴防涼氣浸體。
可等城門處的衛(wèi)兵盤查完,放他們進城后,李翰卻覺得涼州并沒有所想的那般寒涼?;蚴钦f.風依舊是冷的,可目之所及人煙如織、車馬如龍,看得李翰心里曖暖的,也就不覺得冷了。
“阿伯,您所說的此地寒涼,莫非是前朝的事?”李翰心中感到疑惑,不吐不快。
康阿伯正在一家玉器鋪子里用帶來的絲綢與店主做交易。那店主姓米,來往米國與涼州之間,專做祁連玉生意。他把李翰和康阿伯當成了叔侄倆:“令侄是初次行商?涼州如今都能與長安、洛陽比肩,是西北一等一的商埠重鎮(zhèn)和富饒之地?!?/p>
康阿伯忙著將一組精巧的玉瓶著人搬上駱駝,未得空跟李翰解釋,倒是店中另一位中原讀書人模樣的買主解了他的困惑:
“漢武帝時,此地為西北邊陲,常寒涼也,故而名為涼州,確為前朝典故。大約彼時也未知涼州有今日之熱鬧吧?”
李翰朝他行禮拜謝,那人大度一笑,將一貫錢取下一小半放于案頭,拿起買的酒杯揚長而去。
04
“小郎君可要買上一只?”察覺到李翰看向那位書生的目光,米姓店主推銷起自己的商品來,“這是本店新到的一批夜光杯,用祁連山的墨玉手工制成,盛滿酒置于月光下,玲瓏剔透……”
“是‘葡萄美酒夜光杯’的那個‘夜光杯’嗎?”李翰背過王翰的《涼州詞》。
“正是!”這時康阿伯也打點停當,又走了進來,于是店主慷慨地把一旁備著的葡萄酒倒了兩小杯,請他們品鑒。
“阿娘不許我喝酒……”話是如此說,可李翰卻盯著那琥珀一般的美酒目不轉睛。
“哈哈哈,淺嘗一口,又不是酗酒,無妨的?!笨蛋⒉畡袼?,“日后你阿娘若是問起,就只管說是我讓你喝的。”
李翰遲疑了,康阿伯又道:“古語云‘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若實在犯難,就嘗一小口,也不辜負店家一番美意嘛……”
話都說到這份兒上了,李翰自覺再推托確實不好,便將舌頭仲進酒里,抿了一小口。
“醇厚回甘,絲滑入喉,確實是好酒?!崩詈矐賾俨簧岬貙⑹O碌陌氡畔?,“先生常說‘君子慎其獨也’,我便不飲了。只是店家,敢問這是來自西州的馬奶葡萄酒嗎?”
店家先是贊他小小年紀,點評起酒來卻是行家里手,然后說涼州府也產(chǎn)葡萄,釀葡萄酒,這酒便是從本地買的。
“不過要論起來,這涼州府釀制葡萄酒的技藝倒也是從西州傳過來的,小郎君算說對了一半?!?/p>
李翰連稱“受教”,因為只有他自己知道,這說對的一半,還是除夕那日他從阿耶和康阿伯的談話中得知的。
看來,這一趟他出來得對,作為大唐子民,他的確不應囿于興德坊的那片小小天空,漠北、西域都應該有所涉足,方能長見識。
至于那只精美的夜光杯,康阿伯善于談價,店主也沒多要,李翰給錢也十分暢快。阿耶閑時喜歡小酌幾杯,這是送給他的禮物。
05
一路往西,熱鬧的城鎮(zhèn)和擁擠的人群逐漸被連綿大山間的烽火臺所取代。涼州自古是軍事要沖,每個關卡都設有重兵,戰(zhàn)時戍邊,平時衛(wèi)民。
都快到三月了,山頭還是一片蕭索的枯色,依稀還能見到奶油般的積雪。青山蒼茫,駝隊行進其間,行旅商人顯得無比渺小,倒有一種天地壯闊的美感。
進出關的商人排成了長隊,等待戍守的軍土們一一排查通關。
“快看!祁連天馬,果真名不虛傳??!”就在此時,人群中傳來驚呼,李翰循聲望去,便見數(shù)以百計的軍馬呼嘯而來,馬蹄過處一片塵土飛揚,馬背上是英姿勃發(fā)的執(zhí)劍兒郎……
“壯哉,我天馬威武!”饒是在河西一帶走慣了的商人,見之亦連連驚嘆,更不用說初次見到這種場面的李翰了。幾乎每個長安少年郎都有仗劍天涯的游俠夢,而能真正領略大唐戰(zhàn)馬風姿的,又有幾人?而今日,他李翰,就在這祁連山下的廣袤草場中見到了,又怎能不豪氣頓生?
“都說這‘涼州大馬,橫行天下’,如今得見實乃幸事!”人群中有人如此說。
“兄臺所言甚是。”另一人答,“不過等咱們到了甘州,興許還能見到比這里大上數(shù)十倍的軍馬場,不知到時又是何等豪邁之景!”
人群中幾個與李翰年紀相仿的少年正說得起勁,反正過關還要再等好一會兒,李翰便留心細聽。二人說的是甘州的山丹關,自漢時起,往后數(shù)百年間,一直都是歷朝戰(zhàn)馬繁育之地。
06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甫一出城,卻又聽見城樓處響起了絲竹之音。
“阿伯,這是?”李翰不解,“難道每過一支商隊,他們都要演奏一遍嗎?”
康阿伯在這條路上走得多,也看得多:“當然不是,是間隔兩個時辰一次,剛好咱們趕上了而已?!?/p>
只見行人都為這一首營中樂師們演奏的《涼州詞》而駐足,因為他們知道,聽完這一首出了關,從此故鄉(xiāng)便在他們身后,等待他們的便只有那萬仞高山和邊關冷月。
回首望去,李翰甚至覺得,身后這座越來越遠的孤城,藏于萬仞高山之間,竟是那般渺小,倒很像出發(fā)時送他的阿娘,那蒼涼而哀怨的旋律,便是她思念游子的心聲。
“阿伯,前面有驛站時,可否停一停?”李翰眼睛酸澀,他使勁兒地揉了揉,“我想寫封信寄回長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