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我和兒子攜一身微潤,在霧靄朦朧里,鉆進山坳,循著彎彎繞繞的小路登山。
終于到了山頂,氣喘吁吁間,兒子突然指向前方,大叫起來:“看!喜鵲飯!”我一抬頭,一株柿子樹斜依在山崖石縫中,疏疏落落地掛著紅彤彤的柿子,霧蒙蒙里,猶如一個個小燈籠,亮亮地入了我的眼。兒子說得對,這些留在樹上的柿子,在山里冬天就被稱為“喜鵲飯”。這個名稱不是因為柿子的外形飽滿,色澤亮麗,而是因為柿子可以作為食物,幫助喜鵲熬過漫長的寒冬。山下的田埂上,忽然,一聲清鳴打破了寧靜,三只花喜鵲喳喳地叫著躍上了柿子樹,一高兩低,成“品”字形立于枝頭。鵲聲婉轉(zhuǎn)清脆,鵲尾上下翹動,鵲目活潑靈動,“喜鵲登枝”,真是令人喜上眉梢!
天色越來越亮。慢慢下山,小路兩邊的小草上,露珠亮瑩瑩的。樹葉,在晃動的枝條間奔跑。遠處傳來沉重的腳步聲,近了,看到一個男子背一個大簍子,正往山里走,霧氣穿過他的發(fā),有些微亮的潤。兒子跟他打招呼,興奮地告訴他:“我們看到了喜鵲飯?!彼曇袈燥@低沉,說:“是??!喜鵲飯!大山,怎么會不給它們留過冬的飯呢。這過冬的飯,喜鵲有份,松鼠、鼴鼠、土撥鼠有份,刺猬、麻雀、野兔、山雞都有份兒啊?!边泼脑?,再往山下走,我就注意到了,高大的栗子樹上,依然有栗蓬掛在枝頭,密實的松樹上還有些松子,核桃樹上零星地掛著些核桃,還有榛子、橡子、各類不知名的小野果……這些就是松鼠、鼴鼠、野兔、山雞等等的飯吧。
來到山下,霧散盡了,一些山民在地里清理莊稼。有些地頭邊有零星的谷子秸立著,還有的地頭上散落著直立的芝麻秸,地里有落花生,土里還埋著落下的小地瓜,斜坡上有未收完的小方瓜、吊瓜、蛇瓜、絲瓜……在這山里,秋季人們在收獲果實的時候,總會下意識地留下些,這是蘊含人情味的保留,讓小動物們在冬天,能夠有食可覓。當嚴寒到來,大雪封山,動物們不必翻山越嶺,就能有飯果腹。山民們愛生活,更愛所有卑微的蒼生。
累了,來到干凈的大石邊,正準備坐下來。花喜鵲飛來了,落在眼前不遠處,它們橙紅色的腿粗壯有力,步伐孔武,步態(tài)優(yōu)雅,它們的羽毛油亮,干凈如洗。一只喜鵲跳了幾下,又歪著小腦袋東張西望,似乎在思考著什么,它的眼睛澄澈,閃著純粹的光。兩只喜鵲比翼雙飛起來了,一邊飛一邊扭頭深情地互相看向?qū)Ψ?,輕輕地私語著,漸飛漸遠,然后雙雙回到它們的愛巢。更多的喜鵲飛上飛下,它們呼朋引伴,自由自在。高大的樹上,不少樹梢分叉處都有大大的喜鵲窩。大山時時處處給它們留著飯,它們也會用全部的力量守護這里。
霧完全散了,金光擁抱了整座大山。透過金光,我仿佛看到千千萬萬只喜鵲,搭成一座長長的天橋,讓苦命的牛郎擔著一雙兒女跨過銀河,與織女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