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是以持續(xù)存在的氣流受限和相應的呼吸系統(tǒng)癥狀為特點的慢性疾病。該病早期癥狀隱匿,但如果不及時干預,會導致肺功能持續(xù)下降,最終發(fā)展為呼吸衰竭。
吸煙是慢阻肺的首要致病因素。煙草煙霧中的有害物質會加速肺功能的下降,加重氣道炎癥和氣流阻塞,增加急性加重的風險。因此,預防慢阻肺的首要措施就是堅決戒煙,并遠離二手煙的危害。戒煙不僅能減緩慢阻肺的進展,還能改善整體健康狀況。
除了煙草煙霧,室內外空氣污染也是慢阻肺的重要誘因。避免接觸煙塵、化學煙霧、粉塵等刺激性氣體,尤其在霧霾天氣時,要盡量減少外出,必要時佩戴專業(yè)的防護口罩。在室內,保持空氣流通,使用空氣凈化器,以改善室內空氣質量。同時,注意避免長時間接觸油煙、香薰等刺激性氣體。
當高危人群出現慢性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等呼吸道癥狀時,需到醫(yī)療機構或呼吸??崎T診進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篩查,爭取做到早診斷、早治療。
慢阻肺是一種進行性疾病,病情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不斷惡化。因此,患者要定期到醫(yī)院進行檢查和評估,了解病情的發(fā)展情況,及時調整治療方案。一般建議每年進行一次肺功能檢查,必要時進行胸部影像學檢查和動脈血氣分析等。出現病情加重的癥狀,如咳嗽、咳痰加重,呼吸困難加劇等,要及時就醫(yī),接受針對性的治療。按醫(yī)囑正確使用藥物,如吸入性支氣管擴張劑、糖皮質激素等,以控制氣道炎癥和氣流阻塞。同時,注意預防和治療并發(fā)癥,如呼吸衰竭、肺心病等,以延緩病情進展,提高生存質量。
慢阻肺患者需要掌握一定的自我管理技能,以減少疾病對日常生活的影響。比如,學會使用家用峰流量計等設備監(jiān)測肺功能的變化,掌握正確的吸入裝置使用方法,確保藥物的有效吸收;學習有效的排痰方法,如體位引流、叩背等,幫助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掌握緩解呼吸困難的技巧,如縮唇呼吸、腹式呼吸等;結合病情需要,在家中配備脈搏血氧飽和度儀、制氧機或呼吸機,儲備急救藥品。此外,還要了解急性加重時的應對措施,如使用簡易呼吸器等。家屬也要學習這些技能,以便在患者需要幫助時提供支持和協(xié)助。
適度的體育鍛煉能夠增強呼吸肌的力量,改善肺通氣功能,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因此,推薦慢阻肺患者選擇低強度的有氧運動項目,如散步、慢跑、游泳、太極拳等。運動時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避免過度疲勞和呼吸困難。運動前后做好熱身和放松訓練,避免肌肉拉傷和疲勞。此外,保證充足的睡眠和均衡的飲食,也是增強體質和抵抗力的重要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慢阻肺會給患者的身心健康帶來很大的影響,導致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因此,家屬要多給予關心和鼓勵,營造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同時,患者可以尋求社會支持,如加入慢阻肺患者互助小組,與其他患者交流經驗,分享感受。必要時可以尋求心理咨詢和治療,以緩解心理壓力和情緒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