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發(fā)光二極管較窄的調制帶寬和非線性特性限制了可見光通信系統(tǒng)的通信速率和誤碼率性能。提出建立光正交頻分復用符號分解多輸入多輸出(SD-OFDM-MIMO)系統(tǒng)。采用迭代信號限幅技術將O-OFDM符號分解為若干個幅度較小的信號,降低LED非線性對O-OFDM信號的限幅失真,建立MIMO系統(tǒng)提高數據傳輸速率。考慮室內多徑信道模型,推導了O-OFDM符號分解MIMO系統(tǒng)的理論信噪比表達式。最后采用Monte Carlo誤碼率仿真方法,分析了O-OFDM符號方差、直流偏置等對系統(tǒng)性能的影響,驗證了O-OFDM符號分解MIMO系統(tǒng)在提高數據傳輸速率的同時能夠抑制LED非線性的結論。
關鍵詞:發(fā)光二極管;可見光通信;光正交頻分復用;多輸入多輸出;迭代限幅技術;多徑信道
中圖分類號:TP39;TN929.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1302(2025)06-00-07
DOI:10.16667/j.issn.2095-1302.2025.06.011
0 引 言
隨著無線連接設備的增多,移動數據流量呈爆炸式增長,移動網絡運營商不得不升級其網絡容量,但射頻通信的頻譜資源緊缺,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通信容量需求[1-2]。無線光通信技術憑借頻譜資源豐富且無需授權等優(yōu)勢,彌補了射頻通信的不足,成為未來無線通信領域的關鍵技術之一。
VLC作為無線光通信的重要分支,使用可見光波段(380~760 nm)的光作為信息載體,兼具照明與通信雙重功能,具有更高的理論傳輸速率[3]。但是,LED調制帶寬較窄,通常只有幾兆赫茲,導致VLC系統(tǒng)的頻帶利用率較低。同時,LED是動態(tài)范圍受限的非線性器件,當輸入LED的驅動電壓小于開啟電壓時LED進入截止區(qū),而電壓較大時LED具有明顯的非線性效應,當驅動信號大于飽和電壓時LED可能因為過熱而燒毀[4]。VLC系統(tǒng)的傳輸速率一直徘徊在100 Mb/s~1 Gb/s[5]。因此在VLC系統(tǒng)的實用化進程中,有必要研究頻譜效率更高,同時能夠抑制LED非線性效應的技術。
為了達到照明亮度或美觀的需求,室內會配置多個LED陣列,這為實現MIMO系統(tǒng)提供了可能[6-7]。同時,O-OFDM能有效對抗光信號散射導致的多徑效應。因此,建立可見光通信MIMO-OFDM系統(tǒng)可提高頻譜效率和系統(tǒng)容量。但是,與RF OFDM信號相同,O-OFDM信號同樣具有較高的峰均比,容易導致VLC系統(tǒng)產生嚴重的非線性失真[8],因此抑制LED非線性失真是VLC系統(tǒng)實用化進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
LED非線性失真分為工作區(qū)內和工作區(qū)外的限幅失真,通常采用預均衡、后均衡等技術可以使LED工作區(qū)內的非線性特性線性化[9],但是線性化后的LED工作區(qū)范圍仍然受限,因此本文主要針對LED線性工作區(qū)范圍外的限幅失真進行研究。考慮通過降低O-OFDM信號峰均比、優(yōu)化直流偏置和壓縮擴張變換等方法抑制限幅失真[4],但可能導致算法復雜、實現困難或者需要犧牲誤碼率性能。文獻[10]提出了迭代信號限幅(Iterative Signal Clipping, ISC)技術,基于“化整為零”的思想,通過多次限幅將PAPR較大的O-OFDM符號分解為多個PAPR較小的信號。但是ISC對同步要求高,并且在接收符號合并時認為各分解符號的信道增益相同,這導致ISC硬件實現復雜、應用場景受限。針對ISC對同步的要求高,文獻[11]提出了O-OFDM 符號分解串行傳輸系統(tǒng)(Symbol Decomposition with Serial Transmission, SDST),該系統(tǒng)避免了接收端符號恢復時要求信道增益相同的缺點。但是SDST符號分解次數固定,包含全零符號,導致BER性能變差。文獻[12]提出了自適應O-OFDM符號分解串行傳輸(Adaptive SDST, ASDST)系統(tǒng),根據自適應決定符號分解次數,消除了SDST系統(tǒng)可能出現的全零符號,減少了平均符號分解次數。然而SDST和ASDST系統(tǒng)均采用串行傳輸,犧牲了數據傳輸速率?;诖耍疚奶岢隽丝梢姽馔ㄐ臤-OFDM符號分解MIMO系統(tǒng),采用O-OFDM符號分解技術,以達到抑制LED非線性限幅失真的目的,然后分解符號并行驅動多個LED同時發(fā)光,可以保證信息傳輸速率。在接收端使用ZF和MMSE檢測算法,推導了O-OFDM符號分解MIMO系統(tǒng)的理論信噪比公式。采用Monte Carlo誤碼率仿真驗證了該系統(tǒng)設計的正確性。
1 O-OFDM符號分解MIMO系統(tǒng)
VLC系統(tǒng)一般采用IM/DD技術,要求傳輸單極性實信號。因DCO-OFDM頻譜利用率較高,本文將DCO-OFDM與MIMO技術相結合設計了O-OFDM符號分解MIMO系統(tǒng),系統(tǒng)原理如圖1所示。將離散傅里葉逆變換(IDFT)輸出的時域離散矢量稱為一個O-OFDM符號[11]。清楚起見,用小寫字母表示時域信號,大寫字母表示頻域信號。
1.1 發(fā)送端
信息序列進行M階正交振幅調制后,調制信號滿足E[|XD(n)|2]=1,為了在逆快速傅里葉變換獲得實數信號,對XD(n)進行厄米特映射,即:
式中:N為映射矢量長度;Xmapping(0)=Xmapping(N/2)=0; (·)*為共軛運算;(·)T為矩陣共軛轉置運算。通過引入預尺度因子α,探討O-OFDM符號方差σ02與BER性能之間的聯(lián)系,預尺度變換表示為:
式中:;Xmapping(n)為映射變量;n=0,
1, ..., N-1。DCO-OFDM的子載波利用率表示為ζ=N-2/N,平均電符號功率為Ps, elec=σ02/ζ。
對矢量Xscaled進行IFFT,輸出時域信號為:
式中:F表示N×N的歸一化離散傅里葉變換矩陣[14];(·)H為共軛轉置運算。當N≥64時,根據中心極限定理(Central Limit Theorem, CLT),雙極性實信號xIFFT服從均值為0,方差為σ02的高斯分布。
由于xIFFT的PAPR較高,易受LED非線性特性的影響。因此,將xIFFT符號分解,得到多個小幅度的符號。然后加入直流偏置BDC得到單極性實數信號,上下邊限幅門限分別為εtop=Vmax-BDC和εbottom=Vmin-BDC,其中Vmin~Vmax為LED信號工作區(qū)間,εtop和εbottom為時域信號xIFFT符號分解的上下邊限幅門限值。假設固定符號分解l次,具體過程
如下:
對符號x(1)IFFT進行第一次限幅,得到第一次限幅結果x(1)clip;然后將x(1)IFFT-x(1)clip作為第二次限幅輸入,即x(2)IFFT=x(1)IFFT-x(1)clip,得到第二次限幅結果x(2)clip,依次重復限幅,直到預先設定的符號分解次數l,第l次限幅輸入為x(l)IFFT,第l次限幅結果為x(l)clip,表示為:
經過l次限幅后,分解符號分別是x(1)clip, x(2)clip, ..., x(l)clip。
圖2為O-OFDM符號方差為30 dBm,4QAM調制,BDC=0.545 6 V,εtop=0.5 V,εbottom=-0.5 V,子載波數為16,分解次數為4次時的分解符號圖??梢钥闯?,分解符號均處于-0.5~0.5 V范圍內,疊加直流偏置之后可以保證LED處于線性工作區(qū)。
經過l次符號分解得到的分解符號之和表示為xclip=x(1)clip+x(2)clip+...+x(l)clip。當O-OFDM符號PAPR較大時,會產生限幅失真,l相對較小,即xclip≠xIFFT。限幅相當于對信號進行衰減,同時疊加噪聲[15],可表示為:
式中:η=Q(lλbottom)-Q(lλtop)為衰減因子;nclip為限幅噪聲; λtop=εtop/σ0和λbottom=εbottom/σ0分別為歸一化的上下邊限幅門限;,為互補累積函數。
添加BDC驅動LED發(fā)光,BDC信號表示為:
式中:μ為比例系數;BDC的大小可以表示為10 log10(1+μ2) dB。
為了抑制符號間干擾和載波間干擾,在分解符號x(1)clip, x(2)clip, ..., x(l)clip前分別添加循環(huán)前綴。然后經過D/A 轉換器,添加BDC后,得到驅動信號x(1)LED(t), x(2)LED(t), ..., x(l)LED(t)。最后,驅動信號同時驅動LED發(fā)光,建立多輸入多輸出系統(tǒng)。本文中l(wèi)取值為4,則4路LED發(fā)送的總平均光功率為:
式中:Es=(γPopt)2表示總平均光功率所對應的電功率,其中γ為光電轉換因子。
1.2 接收端
NT(NT=l)個發(fā)光二極管同時發(fā)射光信號,經多徑信道傳輸,NR個PD直接檢測后轉為電信號ynr(t),電信號再經過模數轉換和串/并轉換后刪除CP,則可以得到:
式中:nnr為電路熱噪聲和光噪聲之和;ynr為接收信號矢量;xLED, nt為發(fā)送信號矢量;為多徑矢量hnr, nt對應的循環(huán)矩陣,可表示為:
式中:表示從第nt個發(fā)射機到第nr個接收機的信道增益矢量;Knr, nt表示多徑信道路徑總數;h(0)nr, nt為多徑信道的第1路徑;h(1)nr, nt表示1到2個采樣周期之間的所有時域脈沖信號響應之和。其他路徑分量的增益依次進行,依此類推。
將ynr信號輸入FFT模塊,輸出頻域信號為:
式中:為頻域信道響應,是N×N維的對角矩陣;為BDC的傅里葉逆變換;NAWGN和Nnt, clip分別表示加性高斯白噪聲的FT,以及非高斯分布限幅噪聲的FT;根據中心極限定理可知,限幅噪聲可轉為均值為0,方差為σ2clip的高斯分布信號。
DCO-OFDM系統(tǒng)的σ2clip表示為[12]:
式中:。
接著,將Ynr的子載波提取出來作為解調信號,則第m個子載波信號Ynr(m)為:
式中:m=1, 2, 3, ..., N/2-1。
SD-OFDM-MIMO系統(tǒng)除了受限幅噪聲和背景噪聲的影響外,LED之間的數據流也會相互造成干擾,MIMO檢測器可以去除噪聲和干擾,輸入到第m個檢測器的信號為:
式中:Hsd, m為第m個MIMO檢測器的等效頻域傳輸矩陣;和均服從均值為0,方差為1的高斯分布,且為PD在第m個子載波上的隨機矢量。
常用的ZF檢測和MMSE檢測是直接給接收信號乘一個權重矩陣W來解耦子載波上的數據流。ZF的加權矩陣為,其中(·)-1為逆運算。第m個ZF檢測器中調制符號所對應的估計信號表示為:
式中:表示最終估計的復值符號序列;
WZF, m[nt,:]為第m個MMSE檢測器的加權矩陣的第nt行矢量[15]。MMSE檢測算法的加權矩陣為:
式中:I是Nr×Nt階的單位矩陣;N0為噪聲的單邊功率譜密度。第m個MMSE檢測器中調制符號所對應的估計信號表示為:
式中:WMMSE, m[nt,:]為加權矩陣WMMSE, m的第nt行矢量;Hsd, m[:,g]為傳輸矩陣Hsd, m的第g列矢量。
將MIMO檢測輸出的NT路信號合為一路估計符號輸入到MQAM解調器,采用最大似然檢測恢復發(fā)送信息,MQAM解調的BER理論公式為[15]:
式中:ΓSNR為MQAM解調器輸入的符號能量與噪聲功率譜密度之比,簡稱信噪比[16]。
當ZF檢測時輸入到MQAM檢測器的符號ZF, nt(m)的信噪比為:
式中:;||·||為取模運算。
當MMSE檢測時輸入到MQAM檢測器的符號
MMSE, nt(m)的信噪比為:
式中:為數據流之間的相互干擾;|·|為矩陣取模。
2 數值仿真與分析
在6 m×6 m×4 m的房間內,LED均勻分布在屋頂,接收機在距離地板0.85 m的桌面上,在三維坐標系中將所有墻按0.1 m均分成微小的反射單元。VLC-MIMO系統(tǒng)通信場景如圖3所示。圖3中,路徑r對應LOS信道,路徑r1~r2對應第一次反射信道[17],φ表示入射到反射單元的光線入射角,β表示反射單元的光線出射角,ψ表示PD的入射角,ΨFOV表示視場角,Φ為光線出射方向和單位方向矢量的夾角。其他仿真參數見表1。
LED調制帶寬和信號周期分別取50 MHz和10 ns,當PD的采樣周期小于信號的時間延遲時,容易發(fā)生ISI[15]。文獻[18]給出直射光、經墻壁反射的一次反射光分別占總接收光功率的93.03%和5.53%。本文僅考慮視距和非視距鏈路中的一次反射。
圖4為PD在(3,3,0.85)和(0.5,1.5,0.85)時的多徑衰落信道模型。從圖5中可觀察到,當光電檢測器放在房間中心位置時,光源到達PD時的路徑相對較短,受到的干擾較小和衰減也較小,因此信號時間延遲??;當PD放置在墻角時,光在傳播時需要繞過墻壁等障礙物,導致路徑增加,信號的時間延遲增大。此外,墻角處的多徑效應更明顯,由于多徑信道矢量衰減較慢,墻角處的PD接收到的信號強度可能相對較弱,且信號穩(wěn)定性也較差。
為了驗證SD-OFDM-MIMO系統(tǒng)理論分析的正確性,采用Monte Carlo仿真方法分析系統(tǒng)的BER性能。IFFT和FFT的長度為256。光源采用OSRAM LUW W5SM白光LED[11],線性工作區(qū)的電壓范圍Vmin=0.1 V,Vmax=1 V,γ=1 A/W。
圖5所示為采用4QAM和16QAM調制,均方差σ0=0.236 8、BDC=8 dB且PD在(3,3,0.85)和(0.5,1.5,0.85)時,O-OFDM符號分解MIMO系統(tǒng)和MIMO-DCO-OFDM系統(tǒng)在ZF檢測算法下的BER性能曲線。由圖5可知,SD-OFDM-MIMO系統(tǒng)的BER性能更優(yōu)。因為采用ISC技術將較大PAPR的O-OFDM信號分解為幅度值較小的信號進行發(fā)送,抑制了VLC 系統(tǒng)中LED的非線性失真,提升了VLC系統(tǒng)的BER性能。
圖6所示為PD在房間中心位置(3,3,0.85),采用ZF和MMSE檢測算法,在4QAM和16QAM 調制下,符號方差σ02取18 dBm等不同值時SD-OFDM-MIMO系統(tǒng)的BER性能曲線。由圖6可知,在方差18~30 dBm范圍內,信號處于LED線性區(qū)間,限幅噪聲相對背景噪聲較小,因此隨著σ02增大,分解符號中攜帶信息的全零符號減少,系統(tǒng)BER性能變好。但隨著σ02繼續(xù)增大,迭代限幅噪聲變成主要影響因素,系統(tǒng)出現錯誤,BER性能變差。
SD-OFDM-MIMO系統(tǒng)分別采用4QAM、16QAM和64QAM調制,接收端使用ZF和MMSE檢測算法。圖7所示為選取PD陣列位于房間中心位置(3,3,0.85),σ02為24 dBm,在直流偏置分別為3 dB和8 dB時SD-OFDM-MIMO系統(tǒng)的BER性能曲線。由圖7可知,在64QAM調制和MMSE檢測下,當Es/N0lt;144 dB時,BDC=3 dB的BER性能優(yōu)于8 dB,反之,Es/N0≥144 dB時,BDC=3 dB的BER性能差于8 dB。因為Es/N0較小時,加性高斯白噪聲的N0大,直流偏置越大時有效信息就越少,BER性能變差;然而Es/N0繼續(xù)增大時,限幅噪聲成為影響系統(tǒng)的主要因素,此時BDC大時,限幅噪聲就越小,誤碼率性能變好;但是對比4QAM調制、ZF檢測時會發(fā)現,隨著直流偏置變大,系統(tǒng)的BER變差,因為BDC的大小會影響限幅門限,進而改變正、負抽樣值的變化范圍。
圖8所示為采用4QAM、16QAM 調制,PD中心坐標為(0.5,1.5,0.85)和(3,3,0.85)時,半功率角分別為35°和60°的SD-OFDM-MIMO系統(tǒng)的BER性能曲線圖。由圖8可知,當PD選取房間中心位置(3,3,0.85)時,35°的性能曲線優(yōu)于60°的性能曲線,因為LED半功率角變小,此時房間中心的光束更匯聚,接收的光功率也更大,而反射得到的多徑信號較少,系統(tǒng)的BER性能就更優(yōu);當PD陣列選取墻角位置(0.5,1.5,0.85)時,60°的性能曲線優(yōu)于35°的性能曲線,因為此時房間中接收到的光信號變少,LED半功率角變大,可以接收到較多的光信號,接收的光功率也較大,系統(tǒng)的BER性能就較好。
3 結 語
VLC存在非線性失真,采用ISC技術將峰均比過大的O-OFDM 符號分解為多個小幅度符號,然后輸入到多個LED中發(fā)送,抑制了O-OFDM系統(tǒng)的限幅失真。同時,為了進一步提高通信速率,下行信道采用空間復用的MIMO技術,通過并行傳輸數據,實現傳輸速率的提升。本文提出了O-OFDM符號分解MIMO系統(tǒng)。在該系統(tǒng)下,推導了誤碼率的理論信噪比表達式。由仿真結果可知,SD-OFDM-MIMO系統(tǒng)誤碼率性能優(yōu)于傳統(tǒng)的MIMO-DCO-OFDM系統(tǒng),ISC技術可以改善系統(tǒng)誤碼率性能。
參考文獻
[1]王鎧堯,洪智勇,曾志強. 可見光通信系統(tǒng)的符號定時偏移估計方法[J].光學學報,2022,42(7):74-82.
[2]王建萍,陳丹陽,路慧敏,等.面向多速率碼分多址可見光通信系統(tǒng)的新碼集研究[J].通信學報,2020,41(12):1-7.
[3]陳泉潤,虞翔,崔文楠,等.基于中短距離星間鏈路的可見光通信及性能分析[J].光學學報,2019,39(10):94-104.
[4]楊博然.可見光通信O-OFDM符號分解串行傳輸系統(tǒng)設計與性能分析[D].蘭州:蘭州理工大學,2022.
[5]遲楠,喬梁,趙嘉琦,等.基于可見光通信的MIMO技術研究現狀[J].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9(2):113-122.
[6]賈科軍,郝莉,白利軍,等.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的室內可見光通信系統(tǒng)[J].光學學報,2017,37(8):70-80.
[7]張海勇,朱義君,張艷語. 基于法向量傾斜的可見光通信多輸入多輸出信道解相關技術[J].光學學報,2017,37(5):50-57.
[8] MESLEH R. LED clipping distortion compensation in optical wireless communication via multiple transmit LEDs [J]. Photonic network communications,2013, 26(1): 25-31.
[9] JIA K J, YANG B R, H L. An optimal SNR symbol decomposition with serial transmission scheme for O-OFDM-Based VLC system [J]. 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 2022, 26(12): 2969-2973.
[10] MESLEH R. A novel method to mitigate LED nonlinearity distortions in optical wireless OFDM systems [C]// 2013 Conference on Optical Fiber Communication (OFC). National Fiber Optic Engineers Conference (NFOEC). Anaheim, CA, USA: IEEE, 2013: 51-56.
[11]賈科軍,楊博然,陸?zhàn)?,?可見光通信光正交頻分復用系統(tǒng)符號分解技術抑制LED非線性失真研究[J].中國激光,2020,47(4):226-234.
[12]賈科軍,楊博然,曹明華,等.可見光通信自適應O-OFDM符號分解串行傳輸系統(tǒng)設計與研究[J].通信學報,2020,41(9):179-189.
[13] JIA K J, QIN C C, YANG B R, et al. An adaptive iterative symbol clipping scheme for OFDM Based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J]. Wireless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2023, 128(4): 2531-2547.
[14]賈科軍,郝莉,余彩虹. 室內可見光通信多徑信道建模及MIMO-ACO-OFDM系統(tǒng)性能分析[J].光學學報,2016,36(7):49-60.
[15] JIA K J, HAO L. Modeling of multipath channel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MIMO-DCO-OFDM system in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s [J].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 2019, 28(3): 630-639.
[16]賈科軍,靳斌,郝莉,等.室內可見光通信中DCO-OFDM和ACO-OFDM系統(tǒng)性能分析[J].中國激光,2017,44(8):231-239.
[17] KUMAR A, GHORAI S K. Effect of multipath reflection on BER performance of indoor MIMO-VLC system [J]. Optical and quantum electronics, 2018, 50(11): 1-18.
[18]陳泉潤,張濤. 室內可見光通信系統(tǒng)的光源布局優(yōu)化及性能分析[J].光學學報,2019,39(4):79-90.
作者簡介:祁佳楠(1997—),女,甘肅臨洮人,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可見光通信O-OFDM符號分解MIMO系統(tǒng)設計與研究。
賈科軍(1978—),男,陜西興平人,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多載波調制、可見光通信技術。
收稿日期:2024-03-31 修回日期:2024-05-07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187508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1461026);甘肅省科技計劃資助項目(22JR5RA 276);甘肅省科技計劃資助項目(22JR5RA274);甘肅省科技計劃資助項目(23YFGA0062);甘肅省科技計劃資助項目(2022A-215);蘭州理工大學博士科研啟動項目(06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