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條吃不完,一定要先抄一些給別人!
臨走時,安子娘再三叮囑安子。
今天是安子第一次抬嫁妝的日子。結(jié)婚的是本家一個哥哥。大的家具都用車拉,小的家具就用人力抬,隊伍排得越長越好。安子小,也就扛個板凳什么的,主要是湊人數(shù),圖個熱鬧,圖個喜慶。
到了新娘子家,果然滿屋子滿院子都是人,面條已在鍋里翻騰,準備犒勞抬嫁妝的人。旁邊一個小鍋里裝著鹵子,鹵子是用肉絲、雞蛋、蔥花、香菜等做的。將面條撈到碗里,然后再澆上鹵子,香味一下子就出來了。平時哪里撈著這么吃,安子嘴邊流出了涎水……
面條是稀罕物,平時基本吃不上,只有家里來了客人,剩下一點兒,才能輪到安子。再就是到安子的生日,安子娘才從梁上的箢子里取下面粉,把蟲子篩出來,然后和面,搟面,切面……面條煮好后,再臥上兩個雞蛋,安子美美地吃上一頓,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安子娘囑咐他把面條抄一些給別人時,安子不以為然,平時還吃不夠,這個時候干嗎要抄些給別人呢?安子就多了一個心眼兒,問,為什么要這樣做?
安子娘說,當年,你二叔就是因為一碗面條壞了一門親事!
安子聽后就來勁了,嚷嚷著要弄個究竟。
原來,安子的二叔第一次到準丈人家時,準丈母娘給他煮了一碗面條,安子的二叔吃了一半,剩了一半。準丈母娘據(jù)此判定安子的二叔缺心眼兒,就把定親的信物退了回來,親事就黃了。
從此,安子知道,面條吃不完就意味著缺心眼兒!弄不好還會丟媳婦。
面條端到跟前來了,滿滿的一大碗。安子就想起了娘的叮囑,也想起了二叔的教訓(xùn),于是就跟挨著的文明商量,把面條抄給他一些。文明正值壯年,飯量大,三下五除二就抄去了大半。
這次,安子沒缺心眼兒。
有時候,安子吃飯吃不干凈,娘就絮叨,跟你二叔學(xué)吧,到時候找不到老婆,別說娘沒教你!或者說,別說是娘的孩子,咱丟不起那人!
過了幾年,又過了幾年,安子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雖然那時安子娘已病逝,但娘的嘮叨仍在他耳邊縈繞。
第一次在對象家吃早飯,安子的準丈母娘就端上來一大碗面條,里邊也臥著兩個雞蛋,看上去很香。安子也餓了,沒多想就吃了起來,忘了娘的忠告,結(jié)果吃到嘴里才發(fā)現(xiàn)這面條有一股怪味。或許是鍋沒有涮干凈,也可能用的油是炸過魚蝦之類的,反正就是難以下咽……
安子看看身邊的對象,各方面都無可挑剔……
吃不了剩在碗里,這門親事就黃了,可是硬吃又實在吃不下去。
這時,安子就想到了他二叔。他這才明白,二叔剩下半碗面條肯定有他的苦衷……
安子再次想到了娘的話,后悔沒有在吃之前抄出來一些……
沒辦法,安子只能硬著頭皮吃,用了好些工夫才吃干凈,還吃出了一頭汗。正要松一口氣的時候,胃里一陣翻騰,安子就往衛(wèi)生間跑,可還是晚了一步,安子吐了一地,出了洋相……
結(jié)果親事就黃了。
安子找到二叔,問他當年為啥沒吃完面條。二叔說,人家沒相中咱,明說啊!往面條里倒一大把鹽,咋吃?實在吃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