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論黃蓓佳兒童文學的文化審美建構

        2025-03-16 00:00:00劉陽揚
        揚子江評論 2025年1期
        關鍵詞:小說兒童

        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投身文學創(chuàng)作以來,黃蓓佳的兒童文學一直受到讀者和學界的關注。從早期的《小船,小船》 《蘆花飄飛的時候》 《遙遠的地方有一片?!返葍?yōu)美、細膩的短篇小說,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乃至二十一世紀初期屢屢獲獎的《我要做好孩子》 《今天我是升旗手》 《漂來的狗兒》 《親親我的媽媽》等長篇小說,她始終關心兒童的身心成長,關注兒童心理的細微波動和隱秘體驗,既受小讀者的歡迎,也獲得了成年讀者的喜愛。不僅如此,黃蓓佳總能在現(xiàn)實中發(fā)掘寫作資源,她一方面涉獵成人文學創(chuàng)作,另一方面也將成人文學中的歷史社會議題引入兒童文學,讓小說更加豐富復雜,具有多重解讀的空間。不僅如此,黃蓓佳在敘述歷史時,并不避諱別離、苦難與死亡,她將這些事件自然穿插在優(yōu)美的環(huán)境塑造和風景描寫中,以激情的情感張力讓讀者們獲得了別樣的人生體驗。

        黃蓓佳的兒童文學并不特別注重知識意義與教育意義,而是更加在意審美的建構和表達。她通過風景描寫塑造了頗具詩意的江南地方美學,在戰(zhàn)爭敘事中自然結構著人與歷史的關系,并通過音樂、戲劇、舞蹈等藝術形式,讓故事的美學體驗更為多樣和厚重。在近年來的創(chuàng)作中,黃蓓佳更是引入了世界議題與科幻議題,直面時代問題,與世界對話,讓兒童文學脫離狹義上的“兒童性”,實現(xiàn)了真正意義上的升級和創(chuàng)新。

        一、“升級”的兒童文學

        中國現(xiàn)代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的開啟與白話文運動緊密聯(lián)系,陳衡哲的白話小說《一日》 《小雨點》、葉圣陶的《稻草人》 《小白船》等,語言平直清麗、情節(jié)生動形象,是“五四”新文學兒童題材創(chuàng)作的重要成果。在1930年代,凌叔華的創(chuàng)作也開始轉向兒童題材,她的小說集《小哥兒倆》,集結了多篇兒童小說,文筆生動平實,適合兒童閱讀。同時期的張?zhí)煲韯t專注于童話創(chuàng)作,他的《大林和小林》以童趣故事反映現(xiàn)實內容,語言淺近,敘事明快。

        在“五四”時期啟蒙思潮影響下,中國現(xiàn)代兒童文學的理論也逐漸開始走向自覺,胡適、周作人等人都談到兒童與文學之間的關系。受杜威“兒童中心主義”理論的影響,胡適認為,對兒童的文學培養(yǎng)應該順應其自身成長規(guī)律,要讓兒童自己領悟文學的意義,不要過多干涉。周作人關于兒童文學的理論更為豐富,在1913年的《兒童研究導言》中,他劃分了兒童的成長階段,并闡發(fā)了關于“兒童本位”的觀點。在1920年的《兒童的文學》中,周作人系統(tǒng)提出了完整的兒童文學理論,明確了兒童文學的命名,并細致分析了兒童成長的不同時期,再次提出兒童本位理論,即“承認兒童有獨立的生活”,“順應滿足兒童之本能的興趣與趣味”,“喚起以前沒有的新的興趣與趣味”。a

        1949年以后,兒童文學作品更為豐富,陳伯吹、嚴文井、任溶溶、張?zhí)煲淼热嗽趧?chuàng)作和理論方面都促成了兒童文學的進一步發(fā)展。這一時期的兒童文學常常借鑒民間故事題材,將民俗民情以童真童趣的方式加以表現(xiàn)。1980年代以后,隨著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的成立,兒童文學作者和理論研究者在新的平臺上共同推動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的新變革。在這一時期,兒童文學作家數(shù)量逐漸增多,作品質量不斷提高。在題材方面,除了傳統(tǒng)題材之外,動物題材、歷史題材、科幻題材開始出現(xiàn),兒童文學的主題日漸豐滿。在內容上,兒童文學也開始突破原有限制,從表現(xiàn)兒童到表現(xiàn)家庭和人物內心,在主題與藝術性方面都實現(xiàn)了新的突破和升級。

        在這些作家中,已有五十余年創(chuàng)作經驗的黃蓓佳的兒童文學實踐尤為重要。她不斷通過創(chuàng)作上的調整回應歷史和時代,突破了兒童文學的封閉領域,在時間和空間上縱深開拓,以開闊的視野和深度的人性刻畫豐富了兒童文學的文化審美內涵。一方面,黃蓓佳的創(chuàng)作注重歷史的縱深拓展,深刻呈現(xiàn)歷史事件與現(xiàn)實思考;另一方面,她的作品開拓了風景描寫的地理版圖,以一種介乎于小說與散文之間的文體形式提供了地域文化的美學架構。在此基礎上,黃蓓佳常在小說中引入多種藝術形式,以豐富的藝術細節(jié)增添了小說的美學質感,帶來了審美上的多重體驗。她的近作《黎明動物園》對科幻題材的開拓也顯示了作家與世界和未來對話的多重可能。

        二、風景人文與江南地方美學的呈現(xiàn)

        在關于地方(place)的概念中,除了常見的場所、環(huán)境和區(qū)位,“地方感”也是一個觀察地方的重要維度?!暗胤礁小保╯ence of place)注重具體地點的意義呈現(xiàn),通過獨特的意義判斷衡量地方與人的關系。段義孚將“地方感”描述為一種情感上的依戀和社會層面的認同。因為熟悉和放心,在情感上人們會對特定的地方產生家的感覺,這種感覺在對待故鄉(xiāng)時尤為重要。段義孚認為,人們天然地依戀故鄉(xiāng),會以故鄉(xiāng)為中心建立起理解世界的坐標,并以故鄉(xiāng)為參照衡量其他地方的經驗。不僅如此,這種情感常常還與自然相關,山峰、樹林或是海島,都可能成為離鄉(xiāng)者的情感對象,他們將故土情懷和對文明歷史的理解投射到自然景觀之上,即所謂的“風景是可見的個人史和部落史”b。

        在這一意義上,地方的價值正是由地點和事件的組合構成:“我們聽一個故事,往往會記住若干有關聯(lián)的地方。反過來,那些地方又會提示我們那個故事,最終,地方傳遞給我們一種意義、價值?!眂黃蓓佳的兒童文學總是帶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她筆下的故事空間往往是一個潮濕、溫潤的江南小鎮(zhèn),以蘆葦、雨水和古建筑為意象組合建構起獨特的美學地標。在1980年的《小船,小船》中,黃蓓佳就開始注重塑造江南的詩性美學意象,以蘆葦作為水鄉(xiāng)的代表意象,漸次展現(xiàn)出自然與人文的和諧場景。小說中的主人公名叫蘆蘆,也天然地與蘆葦形成了同構和對話關系。隨著故事情節(jié)的展開,蘆葦、小船、河岸等意象編織成為情感的細節(jié),終于組成了“家”的體驗:“他們互相緊抱著,久久地坐在河岸上。輕風吹動河水,小船在他們面前輕輕搖蕩著,像他們小時候睡過的搖籃?!眃在《蘆花飄飛的時候》中,黃蓓佳再次渲染了蘆花“蓬松”“毛茸茸”“暖呼呼”的意象,并借“蘆花”刻畫了小狗子、荷葉、花妮等形象,表現(xiàn)江心小島淳樸、自然的人文風情。

        有研究者認為,“江南”形象在中國審美文化中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成為中國詩性文化的“半壁江山”e,散淡安寧的江南水鄉(xiāng)村落,在古典文化中成為了民族共同的“理想家園”,體現(xiàn)了“一個民族的生存方式”f。江南特有的粉墻黛瓦、小橋流水引發(fā)了無數(shù)詩人的吟詠。段義孚在研究人地關系時就發(fā)現(xiàn),中國人習慣借助詩詞來表達地方觀念:“從漢代以來,詩詞就蘊含了對特定地方的情感表達?!眊在具象化的詩句中,優(yōu)美的風景意象得以自然表現(xiàn)。在黃蓓佳的兒童文學中,江南既是其地方詩性美學的呈現(xiàn),也成為表現(xiàn)兒童心理和兒童成長的重要地標。在近作《漂來的狗兒》中,黃蓓佳仍然難忘早年作品中那座故鄉(xiāng)的水碼頭,她從少年心理出發(fā),經由水碼頭的不同形態(tài)書寫了水鄉(xiāng)小鎮(zhèn)由沉寂走向生機的季節(jié)變換。不僅如此,季節(jié)還指向兒童的成長,關乎時間的流逝以及主人公生活的轉變。正是在水碼頭的季節(jié)轉換中,“漂來的狗兒”成長為大姑娘“鴿兒”,并最終經由碼頭離開家鄉(xiāng)走向遠方。

        在段義孚的理論中,嬰兒和幼童時期對地理的感知將長久地存在于人的潛意識中,即使已經長大,小時候對于環(huán)境的認知依然奠定了人的情感基調。幼童從學會走路開始就學著探索周邊的環(huán)境,他們會辨識地標,并通過外出的經驗形成距離意識,以家為中心逐漸拓展到社區(qū)和城市。黃蓓佳對兒童的心理認知十分精準,她以附近的、確定的江南地標為基點,漸次展開了兒童對地方的情感想象。在《艾晚的水仙球》里,黃蓓佳隨著孩子們的成長不斷擴大故事的地理版圖,串聯(lián)起了數(shù)座江南城市,并通過對動植物的觀察呈現(xiàn)環(huán)境的變化,江南的美景與成長中的孩子相互輝映,形成充滿生機的美學景觀。

        當小主人公艾早離開家鄉(xiāng),去往南京參加作文比賽時,黃蓓佳再次用地方聯(lián)結童年的奇妙體驗,南京的紫金山、雨花臺、南京師范大學都成為故事的坐標。在孩子們的眼中,南京不是威嚴的省城,而是由旅游景點和大學構成的關于遠方的夢想。除了自然風光,關于南京的想象還凝聚在地方特色的物品中,姐姐就用雨花石將去南京上學的夢想植入了小說中最不起眼的孩子艾晚心中:“等我去南京上了大學,放假我不回來,我把你和艾好接過去玩。我們可以專門到雨花臺揀石頭。好多好多漂亮的石頭哦。”h

        在《童眸》中,黃蓓佳給青陽小城增添了更多人文風情。小說描寫了存在五百年的仁字巷,以及居住在巷中的朵兒、馬小五、二丫頭、大丫頭、細妹等孩子的童年生活。黃蓓佳對仁字巷的書寫從“雨”開始,烘托出青陽濃厚的江南水鄉(xiāng)風味,當故事逐漸深入時,黃蓓佳又將民俗和節(jié)日特色引入文中,描寫小城人們從臘月二十三開始,殺雞宰鵝、舂米蒸糕、腌制臘味的熱鬧場景:“家家戶戶都在忙著蒸饅頭做菜了,窄窄的一條仁字巷里,飄蕩著各種各樣好聞的油香味。有的時候,這些氣味攜手并行,洶涌澎湃,簇擁在一塊兒登高沖頂。也有的時候,氣味和氣味之間互不相容,沖撞爭斗,你死我活?!眎正是在這種熱鬧非凡的氛圍中,江南水鄉(xiāng)中人與人之間的溫情也成為其地域性的重要表現(xiàn)。

        在段義孚“戀地情節(jié)”的基礎上,Daniel R.Williams提出了“地方依戀”(place attachment)的概念,并將其表述為“地方依賴”(place dependence)和“地方認同”(place identity)。j在“地方依戀”的各環(huán)節(jié)中起到重要關聯(lián)作用的,是人的主體,人正是通過主體的體驗和感知獲得對地方的認同和依戀之感。因而,文學創(chuàng)作的地方感,一方面由自然景觀加以表現(xiàn),另一方面也經由人的情感表達實現(xiàn)維度的提升。黃蓓佳的兒童文學正是在風景與人文的共同作用下,建立起基于童年的江南風景圖樣,在景物與情感的交織中渲染地方的文化景觀。

        三、戰(zhàn)爭書寫、歷史呈現(xiàn)與音樂敘事

        自早期的《白棉花》到近期的《野蜂飛舞》 《太平洋,大西洋》和最近的《黎明動物園》,戰(zhàn)爭一直是黃蓓佳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的重要題材。黃蓓佳從不避諱鮮血和死亡,反而能夠恰到好處地借助死亡主題表達故事情感,提升小說的歷史與現(xiàn)實意義。有學者在研究傳統(tǒng)兒童文學時指出,很多作品會在封閉的“幸福空間”(felicitous space)中展開故事,和諧、溫暖,但也往往回避書寫死亡,甚至避免對時間的線性表達:“在經典的兒童小說中,時間是循環(huán)的:沒有線性的流逝,或即使有線性的發(fā)展,也會迂回而呈一種圓圈模式。”k但在黃蓓佳的寫作中,世界是真實而敞開的,成人世界的傷害和苦難并未消失,時間也遵循著歷史的路徑前進。

        《白棉花》將故事的時間線拉至戰(zhàn)火紛飛的1944年,小說以“白棉花”這一意象將降落傘與天空中的白云進行比照,一方面弱化了戰(zhàn)爭的殘酷性,另一方面也為孩子們隨后救助飛行員埋下伏筆:“慢慢地它在長大,有鍋蓋那么大了,又有桌面那么大了,很神奇地掛在天和地的中間,悠悠地飄,悠悠地落,離天越來越遠,離地越來越近,最后,趔趄著翻個跟頭,在地面上彈了兩彈,然后就不見了?!眑這一幕場景從孩童的限知視角加以呈現(xiàn),“白棉花”究竟是什么?飛行員又來自何處?在小說的探險和解密主題得到強化的同時,故事的歷史敘事也徐徐展開。

        追尋(quest)是兒童文學常見的母題之一,因為在青少年的成長過程中,“發(fā)現(xiàn)、尋找身份,以及在沒有成人的幫助下生存,這些全都是青少年心理發(fā)展的重要元素”m。在戰(zhàn)爭敘事、歷史敘事中疊加兒童的追尋和探索視角,既符合兒童成長規(guī)律,也為常見的題材提供了另一種觀察角度。值得關注的是,《白棉花》突破了很多戰(zhàn)爭敘事的套路,克儉成為飛行員“最好的中國兄弟”后,并沒有成為宏大敘事中的一份子,這或許是黃蓓佳想要傳達給孩子們的歷史觀,當大潮過境,每個人終究還是要回到屬于他的位置,回到樸素的日常。這種個人化的“新歷史”敘事方式,也為其小說帶來了獨有的魅力,以一種帶著淡淡遺憾的結尾,回歸生活本身的平凡。

        有研究者考察了許多兒童文學常見的“幸福結局”后表示,這種表面團圓的結局實際上存在著矛盾,一方面,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往往是“自由、冒險等孩子氣的欲望”,這種欲望是不成熟的,而結局的時刻則被定義成“孩子氣的終結和進入成熟”。n但是,幸福結局又意味著對“安全的家”的最終接受,但這種永恒的“安全”又僅僅是獨屬于孩子的、烏托邦式的虛幻世界。黃蓓佳或許也意識到了這一問題,她從不刻意追求結局的圓滿,相反的,分離、死亡和遺憾才是她多數(shù)故事呈現(xiàn)的最終畫面,這是真實世界的樣貌,也是每個孩子最終不得不直面的現(xiàn)實。

        類似的,《太平洋,大西洋》同樣聚焦戰(zhàn)爭中的個人,以追尋手法逐步揭開被封存的迷霧,既有歷史的滄桑感,又帶有現(xiàn)實意味。小說借用幼童音樂學校的歷史,緩緩敘述了一個幾代人之間的傳奇故事。荊棘鳥童聲合唱團和七十年前的幼童音樂學校在故事中形成了交錯對話的關系。因為演出任務,合唱團在愛爾蘭偶遇了一位華僑老爺爺,三個合唱團的好朋友意外認領了幫老爺爺尋找童年玩伴“多來米”的任務。在文體上,小說引入現(xiàn)代通訊方式郵件和微信,組成了推動劇情發(fā)展的兩條線索。一方面,“來自愛爾蘭的郵件”o作為過去的向度,承擔起歷史敘事的任務,也勾畫出戰(zhàn)爭年代的真實場景。另一方面,名為“福爾摩斯我?guī)煾怠钡纳衩厝耸孔鳛楝F(xiàn)實的代表,通過微信頻頻出現(xiàn),一次次給孩子們提供線索,幫助他們最終找到“多來米”的下落。兩種話語的交織讓故事達成了一種內在的平衡,灰暗年代的戰(zhàn)爭往事、艱難求索的藝術夢想通過當下的通訊手段表達出來,非常利于孩子們的接受和理解。

        《野蜂飛舞》關注的是戰(zhàn)爭中的知識分子群體,關注他們如何帶著家人、學生甚至還有實驗用的動物,從南京遷往華西壩的過程。雖然無法直接參戰(zhàn),但這些知識分子們潛心研究畜牧和農學,為國家日后的強盛積累科研基礎。隨行的女孩黃橙子活潑可愛,熱愛音樂,雖然并不擅長鋼琴,但她也為了心中朦朧的情感日夜練習著一首《野蜂飛舞》。為了貼近歷史,黃蓓佳近乎殘忍地讓黃橙子生命中重要的人一個個死去,哥哥參加遠征軍,姐姐遠赴延安,沈天路加入昆明航校,三位兄長都在抗戰(zhàn)勝利前夕先后犧牲,只留下一首《野蜂飛舞》響徹天空。兒童文學研究者杰奎琳·羅絲討論過兒童文學的現(xiàn)實主義問題,她認為兒童文學保留了在成人文學中越來越式微的現(xiàn)實元素,呈現(xiàn)出特殊的美學體驗:“虛構兒童文學傾向于繼承一種非常特殊的美學理論。在這種理論中,表現(xiàn)勝于講述:理想的作品讓人物和事件為自己說話。這是一種‘現(xiàn)實主義’的美學,與盧梭的語言理論一樣,渴望一種自然的表達形式?!眕《野蜂飛舞》的歷史敘事相當復雜,串聯(lián)起南京下關碼頭、華西壩、昆明空軍營等充滿血淚的地名,不過,在黑暗的年代里,孩子們并未失去希望的火光,他們在一群深明大義的先生們的帶領下,將血肉灑向戰(zhàn)場,終于為后人贏得了和平和安寧。與《白棉花》相似,小說中的見證者黃橙子也并未做出什么驚人的貢獻,而只是成為普通的勞動者,在故鄉(xiāng)安享晚年,只有時不時響起的《野蜂飛舞》還在提醒著她和后人不要忘記那個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

        值得關注的是,在《野蜂飛舞》和《太平洋,大西洋》中,音樂都是重要元素?!兑胺滹w舞》以一首鋼琴曲貫穿全篇,由俄羅斯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薩科夫創(chuàng)作,取材自俄羅斯民間故事,樂曲歡快、活潑的氛圍符合小說想要傳達的積極情緒。不僅如此,小說還多次談到教授們集體唱響抗戰(zhàn)歌曲,如《大路歌》 《畢業(yè)歌》 《打回老家去》等,進一步強化了全民抗戰(zhàn)的高漲情緒。除了鼓舞士氣,音樂在故事中還起到了舒緩心情的效用,再一次表現(xiàn)了中國人民樂觀向上的抗戰(zhàn)情緒:“幾位教授從《中國一定強》唱到難度很高的意大利文的《飲酒歌》,也鼓掌讓小孩子們唱了《兩只老虎》和《賣報歌》。陶伯伯喝得有點多了,居然爬到桌子上,放開喉嚨,激情澎湃地朗誦了一段濟慈的名篇《夜鶯頌》?!眖而《太平洋,大西洋》因為涉及童聲合唱團和幼童音樂學校,對古典音樂的引入更為豐富?!督礒大調小號協(xié)奏曲》 《威尼斯狂歡節(jié)》 《魔笛》 《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第九交響曲》等漸次響起,豐富了小說的藝術細節(jié)。不僅如此,《太平洋,大西洋》的整個敘事結構也仿佛交響樂一般,由多個聲部合奏而成,音樂神童的悲慘身世、岑校長的辦校情懷、外籍教員的傾情幫助都讓這個故事充滿著復調的音樂感,表現(xiàn)出宏闊的美學張力。

        四、世界性、未來感與時代議題的深思

        在黃蓓佳的兒童文學中,走出現(xiàn)有的空間,與世界發(fā)生對話的嘗試始終在不斷進行。她以舞蹈、音樂、戲劇等藝術形式為契機,逐漸打開孩子們貧瘠的世界。如在《漂來的狗兒》中,芭蕾舞劇《天鵝湖》成為1970年代梧桐院女孩子們的共同記憶。二十年后,“我”在世界各地看過很多場《天鵝湖》,只為滿足少年的自己內心深處的心愿?!短禊Z湖》代表著一種美好卻觸不可及之物,是特殊年代里孩子們共同的記憶,也是生命之初關于自由與成長的想象。同樣發(fā)生在1970年代的故事《遙遠的風鈴》也有相似的片段,當南方小鎮(zhèn)的孩子們第一次聽到捷克音樂家斯梅塔納的《沃爾塔瓦河》時,如同聽見了天籟,也促使他們在貧困的年代中迎來了生命的延展。

        到了戰(zhàn)爭題材的小說《白棉花》 《野蜂飛舞》和《太平洋,大西洋》中,黃蓓佳與世界對話的嘗試增加了許多歷史的維度。如《白棉花》試圖看到歷史的另外一面,以一種突破國別的世界性眼光看待歷史,從全人類的角度書寫戰(zhàn)爭的殘酷與和平的不易。《太平洋,大西洋》則橫跨了兩個大洋和數(shù)千公里,在現(xiàn)代通訊設備的指引下展開了中國和愛爾蘭跨越時代的對話。在傳統(tǒng)兒童文學中,對于環(huán)境的表現(xiàn),往往以兒童的家為中心逐漸擴散,一般不會有很大的空間跨度,但在黃蓓佳近年來的寫作中,環(huán)境的跨度越來越大,突破了社區(qū)、城市和國家的限制,走向世界。在近作《黎明動物園》中,黃蓓佳更是將環(huán)境架空,以科幻的方式回應時代議題。探險題材的兒童文學所塑造的時空,往往具備異域色彩:“有一個令人興奮的、陌生的戶外空間(遠非田園抒情小說的幸??臻g)、不確定的時間和間斷式的歷時(各個情節(jié)片段之間有省略)”,而當探險題材和幻想題材結合的時候,這一充滿異域色彩的環(huán)境就會指向一個“異托邦”,一個“多元的不和諧宇宙”,一個“錯綜復雜、曲折纏繞”r的空間,其內容始終在發(fā)生變化。

        《黎明動物園》是黃蓓佳首次涉及科幻的寫作,科幻元素的加入讓小說各個層面的主題都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實現(xiàn)了兒童文學的“升級”。事實上,我國的兒童科幻文學作品在1950年代曾產生很大影響。因為尚處于國家建設初期,提高人民群眾的知識水平和文化素養(yǎng)成為國力發(fā)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因而,如何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兒童傳播科學知識、栽種科普的種子,成為文化建設不可回避的問題。在這一情勢下,科幻文藝創(chuàng)作成為了向青少年進行科學啟蒙的手段,鄭文光、童恩正、蕭建亨、葉永烈等人的創(chuàng)作,如《從地球到火星》 《太陽探險記》《黑寶石》 《火星探險記》 《到月球去旅行》 《古峽迷霧》等,均側重于對具體科學技術的介紹和解讀。處在成長期的兒童,具有濃厚的好奇心和強烈的求知欲,但是其認知水平還未達到成熟狀態(tài)。因而,兒童科學文藝需要具備科學性,其所涉及的科學知識需要準確無誤,這就導致了這類作品往往具有文學藝術性不足的缺憾。直至1990年代,兒童科幻文學創(chuàng)作實現(xiàn)了新的突破,想象力更為豐富,文學性增強,讀者群體不斷增多,實現(xiàn)了規(guī)?;a業(yè)化發(fā)展。

        黃蓓佳的《黎明動物園》,就是中國幻想兒童文學的重要成果。小說中的科幻設定,避免了對具體的復雜科技的過多表現(xiàn),而是通過科學性與人文性的交織,表現(xiàn)出更加廣闊的文學景觀。小說設置了“十字星聯(lián)盟”和“北崖領地”的架空背景,書寫了現(xiàn)代戰(zhàn)爭對平靜快樂的動物園造成的巨大影響。小說從戰(zhàn)爭、成長、生態(tài)等主題出發(fā),塑造了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場景,塑造了勇敢、堅強、善良的人物群像。與《白棉花》 《野蜂飛舞》等小說聚焦于傳統(tǒng)戰(zhàn)爭不同,《黎明動物園》涉及現(xiàn)代科技戰(zhàn)爭,關注點也在于交戰(zhàn)雙方的技術武器。這一設定既有深刻的現(xiàn)實指向,又讓小說結構緊湊、跌宕起伏,在這一層面上該小說或許可以與劉慈欣的《超新星紀元》形成對話關系。同時,戰(zhàn)爭的特殊性讓小說中的孩子們被迫快速成長起來,成為肩負家國重任的未來建設者,也讓小讀者們建立起責任意識與家國擔當。

        《黎明動物園》的背景設定近似于與科幻小說的“末世題材”,通過對現(xiàn)代戰(zhàn)爭場景的塑造,描繪出無人機、導彈、腦機接口等科幻元素,進一步強化了戰(zhàn)爭的殘酷性。該作延續(xù)了前幾部小說對暴力、死亡和傷痛的直接書寫,發(fā)出“戰(zhàn)爭中對立的是人類,跟動物無關”s的吶喊,從全球所有生物體的角度提醒小讀者熱愛和平、珍惜生命,保持對生命的敬畏和感恩。

        小說描繪了一群各具特色的動物形象,通過人與動物的互動關系,打造了一幅溫馨和諧的生態(tài)景觀。在描寫動物時,黃蓓佳運用了“動物+奇幻+科幻”的組合方式,這是兒童文學中頗受歡迎的設定,一方面,幻想元素使得小說塑造了一個“指向自然、浪漫唯美、情感豐富的空靈世界”;另一方面,小說的現(xiàn)實特性又讓“詩意情懷與現(xiàn)實復雜矛盾對接,使動物的幻想走向現(xiàn)實”。t小說特別注重描寫人與動物的交流,戴莉和大象用歌聲交流,戴克和猩猩芮芮則通過腦機實現(xiàn)思維交流,并在對話中能相互理解,這一科幻設定一方面呈現(xiàn)了人與動物的和諧關系,另一方面也使人與動物的交流從現(xiàn)實層面走向了未來層面。正是在這一意義上,小說也超越了同類題材的生態(tài)書寫,為未來社會人與動物的相處模式提供了建設性的思考。

        劉緒源在《兒童文學的三大母題》中強調,與“愛的母題”和“頑童的母題”相比,“自然的母題”更能體現(xiàn)兒童文學與成人文學的重要區(qū)別。在許多成人文學中,“自然”主題已經不再是作品的中心,而兒童文學卻常以自然環(huán)境、動植物和天體未來為主要表現(xiàn)對象,且隨著科技進步,兒童文學對自然界的關注,“從人類直接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自然,更多地轉向了地球以外的天體自然與地球上的生物自然”u。黃蓓佳近期的創(chuàng)作恰是對這一母題的回應和突破,通過對自然的關注自然轉向到對太空、宇宙和高新技術的想象,這種故事的結構也吸引了兒童與成人共同的目光,回應著全人類的精神需求和審美呼喚。

        結語

        加拿大兒童文學研究者佩里·諾德曼在《隱藏的成人》一書中表示,兒童文學從主題、敘事到語言,似乎都帶有成人的影子:“讓少年讀者上演童年是一種懷舊之形式。這些文本往往產生并表達了對童年的一種成人懷舊,這種懷舊將童年視為田園詩或伊甸園,一段現(xiàn)在已經結束了的更簡單、更美好的時光。”v作家書寫兒童文學的過程,也是在不斷回應著童年的自己,不斷地找回寫作的初心。正如杰奎琳·羅絲所說,“為兒童寫作(既為兒童也為我們)可以延長或保存一直處于崩潰邊緣的價值觀。因此,兒童是純真的,可以將純真還原給我們”w。黃蓓佳的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正是通過自我經驗的訴說,試圖打通成人與兒童之間的界限。在主題和藝術技巧方面,黃蓓佳不斷更新社會歷史經驗,塑造了一群聰慧可愛又獨具個性的兒童形象,她還通過環(huán)境塑造與風景描寫,在地理意義上集中呈現(xiàn)了江南水鄉(xiāng)的美學風貌。不僅如此,通過對世界性題材和幻想題材的開拓,黃蓓佳的視野更為宏闊,不僅在兒童文學與成人文學間搭建起相互對話的橋梁,也不斷回應時代話題,塑造了具有共性的美學世界。

        【注釋】

        a周作人:《周作人論兒童文學》,劉緒源輯箋,海豚出版社2012年版,第123—124頁。

        b[美]段義孚:《空間與地方:經驗的視角》,王志標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年版,第129頁。

        c唐曉峰:《文化地理學釋義:大學講課錄》,學苑出版社2012年版,第189頁。

        d黃蓓佳:《小船,小船》,人民文學出版社、天天出版社2011年版,第11頁。

        e劉士林等:《江南文化理論》,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193頁。

        f吳海慶:《江南山水與中國審美文化的生成》,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15頁。

        g[美]段義孚:《戀地情結》,志丞、劉蘇譯,商務印書館2017年版,第191頁。

        h黃蓓佳:《艾晚的水仙球》,安徽少年兒童出版社2018年版,第169頁。

        i黃蓓佳:《童眸》,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2016年版,第156頁。

        jDaniel R. Williams , Michael E. Patterson , Joseph W. Roggenbuck amp; Alan E. Watson (1992): Beyond the Commodity Metaphor: Examining Emotional and Symbolic Attachment to Place, Leisure Sciences: An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14:1,pp:29-46.

        kmr[瑞典]瑪麗亞·尼古拉耶娃:《兒童文學的美學研究》,何衛(wèi)青譯,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2021年版,第158頁、99頁、159—160頁。

        l黃蓓佳:《白棉花》,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9—10頁。

        nv[加]佩里·諾德曼:《隱藏的成人:定義兒童文學》,徐文麗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版,第236頁、79頁。

        o參見黃蓓佳:《太平洋,大西洋》,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2021年版。

        pw[英]杰奎琳·羅絲:《〈彼得·潘〉案例研究:論虛構兒童文學的不可能性》,閔銳武、閔月譯,明天出版社2022年版,第79頁、62—63頁。

        q黃蓓佳:《野蜂飛舞》,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2018年版,第109頁。

        s黃蓓佳:《黎明動物園》,江蘇鳳凰少年兒童出版社2023年版,第246頁。

        t侯穎:《動物奇幻:世界兒童幻想小說的一支勁旅》,王泉根主編:《中國幻想兒童文學與文化產業(yè)研究》,大連出版社2014年版,第68頁。

        u劉緒源:《兒童文學的三大母題》(第四版),復旦大學出版社2015年版,第260頁。

        猜你喜歡
        小說兒童
        叁見影(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2
        遛彎兒(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0
        勸生接力(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3期)2022-06-28 07:03:42
        兒童美術教育瑣談201
        兒童美術教育瑣談198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留守兒童
        雜文選刊(2016年7期)2016-08-02 08:39:56
        六一兒童
        明代圍棋與小說
        西南學林(2014年0期)2014-11-12 13:09:28
        我是怎樣開始寫小說的
        百花洲(2014年4期)2014-04-16 05:52:45
        少妇特黄a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中文字幕素人水野一区| 色又黄又爽18禁免费网站现观看| 久久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伊| 欧美一级特黄AAAAAA片在线看| 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国产视频激情在线观看| 亚洲最大av网站在线观看| 日本黄页网站免费大全| 亚洲 美腿 欧美 偷拍| 免费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视频在线| 亚洲综合小综合中文字幕| 国产无套内射又大又猛又粗又爽| 亚洲成人色区|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俺来也三区四区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视频国产91自拍| 欧美成人免费全部|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不卡蜜| 亚洲中文字幕一区高清在线| 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 夜夜添夜夜添夜夜摸夜夜摸| 国产天堂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精品三级18| 国产人妖在线视频网站| 国内揄拍国内精品少妇|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区网站| 亚色中文字幕|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三四区| 性生交片免费无码看人| 欧韩视频一区二区无码| 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寂寞人妻渴望被中出中文字幕 | 亚洲中文字幕有综合久久| 可免费观看的av毛片中日美韩| 少妇性饥渴bbbbb搡bbbb| 妺妺窝人体色www聚色窝韩国| 亚洲av综合色区久久精品| 极品老师腿张开粉嫩小泬| 中文字幕无码不卡免费视频|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