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勝利 點睛師:胡正剛
點睛前:
偶爾也會有蟬鳴。偌大的遼闊
淹沒人世間渺小
一些細微的事物點亮了自己:
螢火蟲左沖右突,星子們性子沉著
為一彎新月打磨出刃口
燈光是最后的倔強
一個人還沒從窗外的濃墨中,打撈出
恰當(dāng)?shù)脑~語
四壁依舊空白,一個人的信紙
依舊空白
蛙鳴聲洶涌,一浪
蓋過一浪
臥室還沒有成為一個人的彼岸
之后,關(guān)上燈,打開門窗
隨一個人在遼闊的黑中
飄過來,又蕩過去
點睛后:
偶爾也會有蟬鳴。偌大的遼闊
淹沒人世間渺小
一些細微的事物點亮了自己:
螢火蟲左沖右突,星子們性子沉著
為一彎新月打磨出刃口
燈光是最后的倔強
一個人還沒從窗外的濃墨中,打撈出
恰當(dāng)?shù)脑~語
四壁依舊空白,一個人的信紙
依舊空白
蛙鳴洶涌,一浪
蓋過一浪
點睛師評論:
這首作品言之有物,這是一首完成度很高的作品,作者通過簡明的意象和簡練的描寫,抓住了夏夜的特征,融寫景與抒情為一體,物我相協(xié),情景交融。美中不足的是,當(dāng)詩歌推進到第三節(jié),作者似乎有些力所不逮。詩歌是留白的藝術(shù),不需要寫盡寫透,有時候,戛然而止反而能升華整首詩的意境,給讀者創(chuàng)造更大的想象空間。第二節(jié)里,敘述主體“我”已經(jīng)出現(xiàn),書寫分寸把握得很好,有一種“松浮欲盡不盡云,江動將崩未崩石”的意蘊。在第三節(jié)里,“我”再次出現(xiàn),稍顯累贅和重復(fù),“臥室”“關(guān)上燈,打開門窗”等描述,過于直白了些,有損詩歌的整體意境,“隨一個人在遼闊的黑中/飄過來,又蕩過去”讓讀者有不知所云之感,建議刪除最后四句?!盁艄馐亲詈蟮木髲姟边@句,也有類似的問題,建議作者再打磨一下,換一種陳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