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芮自能 點睛師:胡正剛
點睛前:
五歲八個月。媽媽說你矮于同齡人
我們帶你奔赴省城的醫(yī)院
寒風緊裹人間。我們緊裹內心的焦慮
把尋醫(yī),裝扮成一次出游
一場大雪降落人間。醫(yī)院外的空地上
你揚起稚嫩的臉龐,迎接一片片
輕盈晶瑩的雪花,如同迎接一份
從天而降的禮物。漫天風雪中
我一次次將你舉過頭頂
企圖讓你高過我,高過頭頂
白茫茫的塵世
這是你人生的第一場雪
我能感受到你此刻的心境——
五年前,當你降臨人間
我的人生,也曾被巨大的幸福的糖球
一瞬間砸甜
點睛后:
雪地里
五歲八個月。媽媽說你矮于同齡人
我們帶你奔赴省城的醫(yī)院
寒風緊裹人間。我們緊裹內心的焦慮
把尋醫(yī),裝扮成一次出游
一場大雪降臨人間。醫(yī)院外的空地上
你揚起稚嫩的臉龐,迎接一片片
輕盈的雪花,如同迎接一份
從天而降的禮物。漫天風雪中
我一次次將你舉過頭頂
企圖讓你高過我,高過人間的
風霜雨雪
這是你人生的第一場雪
我能感受到你此刻的心境——
五年前,當你降臨人間
我的人生,也曾被巨大的幸福
一瞬間填滿
點睛師評論:
芮兄常年浸淫舊體詩,有倚馬成詩之才,建樹頗豐,讀到這首《寫給雪地里的女兒》,才知道他在寫作舊體詩的同時,也在創(chuàng)作新詩,且出手不俗。我最感興趣的是,從舊體詩到新詩的跨界,他的作品會呈現(xiàn)出何種面貌,以及兩種寫作方式間的變遷、延續(xù)與輝映。這是一首完成度很高的作品,真情流露,令人動容,敘事和抒情的節(jié)奏、層次也把握得很好,言近而旨遠,言盡而意未盡。詩中的場景是日常的,父母帶女兒到醫(yī)院看病,為了不讓女兒憂懼,他們把尋醫(yī)偽裝成出游,在醫(yī)院外的雪地里,父親帶著女兒玩耍,把她舉過頭頂,這場景讓他感慨良多,憶起女兒出生時的情境?!敖蹬R”是這首詩的“詩眼”,雪的“降臨”與女兒的“降臨”,本是兩個獨立的事件與場景,卻在特定的情境里——焦灼的尋醫(yī)、雪地里的玩耍、父親的回憶,產生了奇妙的關聯(lián)和深遠的想象空間。詩歌的語言精簡凝練,幾乎沒有旁逸斜出的枝節(jié),更難得的是,在短短十余行的敘述里,場景、情緒的轉換清晰圓融,暗合舊體詩的“起承轉合”。我想,假設芮兄沒有古典詩詞的浸潤與滋養(yǎng),初涉新詩創(chuàng)作的他,很難寫出這樣的作品。一點小建議,整首詩的風貌虛實交融,有寫實,也有留白,作者既是寫給女兒的,也是寫給自己的,甚至是寫給所有父親的,將題目由《寫給雪地里的女兒》改為《雪地里》,延展空間會更大一些。第二段中雪的“降落”,建議改為“降臨”,以與第三段中女兒的“降臨”呼應,讓整首詩的脈絡更加清晰,情緒的變化和敘述的推進更加順暢。另,第三段里,作者的視角是對內的,主要寫自己內心的感受,“我的人生,也曾被巨大的幸福的糖球/一瞬間砸甜”,稍顯拘泥,略著痕跡,建議再斟酌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