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在驚蟄日有撒蜃炭與石灰消毒的習俗。
《周禮·秋官》記載:“赤發(fā)氏(周時的官名)掌除墻屋,以蜃炭攻之,以灰灑毒之,凡隙屋,除其貍蟲?!编嵭ⅲ骸俺龎ξ菡?,除蟲豸藏逃其中者。蜃,大蛤也,搗其炭以礳之則走?!必傁x指隱藏在房屋孔穴里的跳蚤、虱子之類的小蟲子,都是傳染疾病的媒介,故而需用蜃炭撒遍房屋的每個角落以滅虱蚤。孫思邈《千金月令》說:“驚蟄日,取石灰糝門限外,可絕蟲蟻?!笔以揪哂邢練⑾x的功效,在驚蟄這天,古人將其撒在門檻外和庭院中。
有的地方在驚蟄日吃煎香油餅和韭菜餡餅,也是為了消毒?!侗静菥V目》稱芝麻油可解熱毒,滅毒蟲。用香油煎炸食物,香氣四滋,可使灶臺上的蟲類絕跡。驚蟄日各地均有用香油煎食糕餅的風俗,俗稱熏蟲。韭菜的獨特辛香味是其所含的硫化物形成的,這些硫化物有一定的殺菌消炎作用,有助于人體提高自身免疫力。用韭菜做餡餅食用,能散?;钛?、溫中下氣、補虛壯陽,在腸內起消毒作用。
民間有“炒驚蟄”的習俗,即通過炒一些食品,把病毒病蟲炒死。李時珍《本草綱目》說:(黃大豆)“寬中下氣,利大腸,消水脹腫毒。研末,調熱水,涂痘后癰?!比藗冊隗@蟄日將黃豆放在鹽水中浸泡后再在鍋中爆炒,這就是驚蟄吃炒豆的習俗,又稱為“炒驚蟄”。在閩西,驚蟄日在熱水中煮帶皮毛的芋子,吃芋子飯或芋子餃,以芋子象征“毛蟲”,以吃芋子寓意除百蟲,認為這樣可以消滅多種毒蟲,故俗語稱“炒蟲炒穿,煞(煮)蟲煞穿”。在江西一帶,驚蟄日上午,農家將谷種、豆種、南瓜、向日葵子及各種蔬菜種子取一小撮放入鍋中干炒,謂之“炒蟲”。炒熟后,放在廳堂中,全家人圍坐一起大嚼,還要邊吃邊喊:“吃炒蟲了,吃炒蟲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