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澤仁,藏族。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作品見《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散文》《民族文學》等報刊,著有作品集《遙遠的麥子》《遠山牧場》《火塘書簡》等。曾獲百花文學獎散文獎、冰心散文獎、孫犁散文獎、華語青年散文獎等獎項。作品入選全國多省市中、高考語文模擬試卷。
七只綿羊踏著脆亮的蹄音經(jīng)過木橋,依次站在磨坊溝邊上小口地喝飲清水。其中兩只綿羊突然抬頭朝河水的流向發(fā)出了咩咩的叫聲,其他綿羊也跟著抬頭朝那個方向望去。那里是章家的玉米地,地邊種滿的花椒樹本身就是一道防護刺籬,綿羊自然看不懂其中的道理。
我雙手抱拳,嘴對準一對拇指的縫隙持續(xù)輕吹,河水逐漸隱去聲音,羊群聽到從平石板方向傳來了曲折溫和的牧哨。它們便挨挨擠擠地蹚過河溝,朝小草坪的坡路走去,直到磨坊溝的水聲重又響起。
窸窸窣窣,平石板下方的一片水麻林在持續(xù)晃蕩。忽地,一雙鐵掌般的大手從樹叢中伸出來,一把摳在石坎上,我就看到了一個毛聳聳的人。他反穿著一件被晨露打濕的巖羊皮褂子,一雙舊氆氌皮靴糊著稀泥。他不看一眼身后那張豁亮的平石板,大步向七日村莊走去,一截羊尾毛在身后甩搭甩搭地,那樣子真像一頭忽然闖入村莊覓食的巖羊子。
我隨著他的背影回家去,他在場壩中間停下來,眺望七日村莊的石板房頂,眼角的細紋在逐漸上揚。看到一大片核桃林的時候,他的嘴角也開始跟著上揚,似是已經(jīng)品嘗到了新核桃的香甜味兒。
我站在邊上發(fā)問:“你要去哪家?”
他聽到我的聲音,以為是一顆破殼的核桃擊中了他的眉心,一震后轉(zhuǎn)過頭回答:“南吉家。”
他就看見了一個穿青布藏袍的半大姑娘,正歪著頭避開強烈的晨光望著他。他有一雙深棕色的眼睛,眼神沉靜,眉毛雜亂無章,鐵黑色的胡子亂糟糟地打著卷兒。正當他逐步展開這粗糲的面孔時,我一聲不響地上前去接過他手中的蛇皮口袋,扛在肩上,引他到我家去。我的手背有些微微刺痛,是接過口袋時,被他指頭上的厚繭子割到了。他的口袋沉實,有生硬的東西不時碰觸到我的背脊骨。到了院中,我就拖著口袋走,撞擊到石塊時發(fā)出了金屬質(zhì)地的聲音。
走到家門口,我沒有聽到跟來的腳步聲,回頭看,他站在院墻邊一堆新鮮的木柴前俯身嗅聞,下巴上的胡子刷掃著樹皮。接著,他又伸開同樹皮一樣顏色的手指來丈量木柴的厚度,然后對著柴堆陷入了短暫的思索。這堆木柴是村中叔伯們幫忙砍伐回來的,前些日子,我挨家挨戶去請他們上山砍柴的時候,他們聽到我的聲音都很高興地答應,當作是布谷鳥來催促他們耕種了一樣。秋收時節(jié),我也會背上我的背簍去幫助他們撿遺落在地里的玉米棒子、向日葵盤,還有隔生洋芋……
我提起口袋,在門檻上頓了頓,他聽到聲音里的催促,迅速跟了上來。
祖母在火塘邊兌茶,聽到一輕一重上樓的腳步聲。她抬頭望向樓口,晨光透過窗戶,描摹著她溫柔敦厚的身影,花白的頭頂盤繞著絳紅頭繩,垂在耳際的穗子閃著微微的光。
祖母看到來人,并不直接喚他,而是用稍快的語速吩咐我招呼來人到火塘邊歇坐吃茶。他像一步踩進了雪地里一樣,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向火塘邊,比微風吹過雪片子還要輕巧地坐在氈墊上。他接過我手中的口袋放在左近,略微挺起胸脯,長舒出一口深沉的氣息后,打開手掌向著火塘,仿佛他真的從雪地里受了寒冷而來的樣子。我凝視著他的大手,又去看那雙手的影子,我就看到了兩只對峙的禿鷲。他有些深奧的眼睛,并不環(huán)顧雕刻著八寶圖案的櫥柜,也不留意那幾間掛著黑白氆氌簾子的房門,只重視蜷曲在火塘邊一只毛發(fā)光滑的白貓。白貓感應到了陌生的諦視,它抬起頭,對著火塘里跳動的火苗發(fā)出了一聲低沉幽怨的嗚咽。
祖母取來一只大木碗,放入幾勺嫩玉米炒面,一坨酥油,然后倒入奶茶,遞到他面前。他稍顯遲疑地伸出手去接碗,手停在口袋上,那雙手的影子很快又變成了兩只聳動起翅膀護食的禿鷲。祖母見狀,就把整只炒面口袋放在了他面前。他低下頭用一只手背推了推口袋,示意碗中的炒面足夠吃了,但推的時候沒有使力,口袋一點兒也不挪動。
祖母繼續(xù)在火塘邊忙碌,她端起滿筲箕的五花洋芋倒入大鍋子里,又舀起幾瓢清水摻入其中,蓋上鍋蓋。這才一斂藏袍,坐回到火塘邊,對來人說:“熟鐵,活路不急,你慢慢吃茶?!贝藭r,叫熟鐵的人已經(jīng)吃完了茶,正舔舐沉淀在碗底的炒面,然后用手指擦拭碗口后,放在了火塘邊。祖母再次提起茶壺為他盛茶,他用一只大手蓋住了碗口,輕便起身。一股羊膻味從他的身上散發(fā)出來,我看到他褂子上的羊毛在逐漸蓬松,靴子上的泥點子已半干了。
他對祖母指了指樓口,祖母寬柔地點了點頭,他的雙手就已攥緊了拳頭,手背上青筋突起,祖母似是一道光,為他添了很大的能量。熟鐵提著蛇皮口袋,下樓去了。
我跑到樓口后方的窗戶看,熟鐵脫下羊皮褂子搭在院墻上,那褂子就像一只著急想要翻越圍墻的巖羊。熟鐵圍著柴堆查看一番后,對著中間的一根木柴使勁向外一拉,只聽“嘩啦”一聲,壓在上面的木柴紛紛垮塌下來,亮出了圍墻上的幾棵藤蔓。它們一邊爬一邊開出了幾朵花,結(jié)出了幾只嬌嫩的麥瓜。
熟鐵的眼神快速地追隨著滾動的木柴,它們在院中靜止下來后,他拖起一根木柴斜搭在另一根較粗大的木柴上。他抬起斧把在木柴上緩緩移動,銀亮的刀口在樹皮上探尋紋路,它們?nèi)绔F類的嘯叫快速地傳向了野外。熟鐵的心中有了主張,他對著掌心啐了一口唾沫,一把握緊斧把對準木柴上的紋路猛劈下去,只聽那根木柴咔嚓一聲裂開了一道長長的口子。熟鐵從腳邊的蛇皮口袋里拿出一個鐵楔子塞進木柴的裂口深處,然后掄起斧頭的背面朝楔子砸去,那道裂口破成了兩半。熟鐵將破開的木柴反扣在粗木柴上,順著樹皮上的紋路又劈下幾斧頭,就成了許多塊木柴,他拾起它們?nèi)酉蛄藟恰?/p>
圍墻外,有路人經(jīng)過,聽到院中劈柴的響亮聲音,他們踮腳往院子里探。見到是轉(zhuǎn)經(jīng)樓的劈柴匠熟鐵,便高聲呼喚他的名字。熟鐵手中的斧頭稍微一頓后,卻又像并不聽到那樣使著更大的力氣去劈柴,有一根木柴,他只用一斧就劈成了兩半。路人看見,對熟鐵的本領發(fā)出了嘆服,熟鐵把那些聲音當作了磨刀石,斧頭就愈發(fā)地鋒銳有力了。
“布赤,你家羊子下河溝了?!?/p>
我看到圍墻外有一張娃娃臉正全力地仰起來,告訴我這是件一刻也不容耽擱的事情。我剛開口答應,就已經(jīng)跑出了院壩,我聽到呼呼的風聲把我吹送到了平石板上。唯一看見的是,七只綿羊挨個兒走過了河溝低處的一座磨坊。我望了一眼小草坪和白巖子,其他人家的黃牛在草坪上甩著尾巴啃草,羊群在山坳里緩緩移動、沉著地尋找山蘿卜和野果子吃。
七只綿羊呢,它們已經(jīng)站在了章家的地邊上。我再也不覺得它們的毛發(fā)像云朵般柔軟,叫聲帶著清甜味兒了。我這么形容它們,還是去年冬天的事情。祖父從牧場趕著子母牦牛到河谷過冬,他用牦牛與彝寨的朋儕換了這七只綿羊回來,說是當作我的伙伴。祖父和七只綿羊忽然出現(xiàn)在院子里,他輕拍了拍幾只羊背,讓它們齊聲喚我出現(xiàn)。我聽到羊叫,連忙跑向窗口,以為是哪家的羊子誤入了。我卻看到了羊群圍著祖父一聲聲地叫喚,我差不多認定祖父是踏著一大片云朵回來了。
我懷著雙重的歡喜,奔向院子,我牽住祖父寬厚的手掌使勁搖晃,又用“云朵”和“清甜”這樣的詞匯表達了對七只綿羊的喜愛。
然而此刻,我沒有一點猶豫地折斷一根水麻樹枝條,飛奔向磨坊溝,我的腳踩進了水溝里,接著又踩進了更深的水溝,激起的水花濺濕了我的藏袍下擺。我趕到羊群身后的時候,鞋子全濕了,藏袍邊滴流著水珠。我的胸口連續(xù)發(fā)出了法鼓振響的聲音,我舉起水麻枝條對準頭羊的脊背狠勁地抽去,羊群早已從我落在它們面前的影子聽到了鞭打,它們先是一抖,隨即四散奔逃,卻又很快聚集到最近的磨坊邊,一只只輕盈越過磨坊后方的水槽,向小草坪逃去。
我仔細觀察花椒樹枝葉間的玉米林,是否有被羊齒啃咬的痕跡。一棵棵玉米樹沒有折損,各自背著一個、兩個,甚至三個玉米棒子,玉米稈透著紅光,一看就知道汁水豐沛甜美,難怪會令七只綿羊如此饞涎。我的臉頰有些發(fā)癢,感覺是毛蟲爬到了臉上,一聲尖叫后去抓撓,卻發(fā)現(xiàn)是一縷羊絨毛掛在花椒刺上,微風輕拂,宛如一片遺落人間的白云,令人憐愛。我伸手去摘那羊毛,卻被風吹走了。我轉(zhuǎn)而去摘那顆掛住羊毛的花椒刺,它牢牢地被根部的螺紋包裹著,我順著紋路旋轉(zhuǎn),刺輕易地從樹皮上剝離開。我用舌尖舔濕刺的根部,貼在鼻頭上,耳邊依稀響起了銀鈴鐺的嗡鳴,纖細而純凈。磨坊溝須臾間靜寂了下來,河水在溝谷里清清亮亮地流淌,成群的黑白石子在水底兜游,河水陡然涌進一根長木槽后,伴著很大的力量沖向磨坊下方的水轉(zhuǎn)輪,碎成大大小小的銀水花,折射出一道迷離的彩虹,仿佛磨坊正做著一個輕微的夢。
我朝著彩虹走去,里面映現(xiàn)出了對岸的平石板,上面有一兩道人影在晃悠,他們周身散發(fā)著七彩的光芒。后來,我的祖母也出現(xiàn)在其中,她手指向天空,又向著我招手,這是要我也走進彩虹里去嗎?
我開始逆著水流往回走,每經(jīng)過一座磨坊,都有一道彩虹正在凝結(jié)升起。走到自留地邊,一朵朵曼陀羅在無聲盛開,一股從花心彌散出的獨特的果香味使我打了一個噴嚏,鼻頭上的花椒刺掉落了。倏忽間,河水聲淙淙響起,幾只山雀從我頭頂撲棱棱飛向了茂茂密密的麥地坪。半坡上,有人在唱牧歌,圓潤飽滿的聲音在山谷間回響。我預見到磨坊溝的彩虹在這聲音中極速地消失,我快步跑向平石板,站在上面望一座座磨坊,它們比從前任何時候還要古樸而單調(diào),只有劈柴的聲音一聲緊著一聲敲擊著整個村莊。
我低垂著頭,領著有些凌亂、失去生機的影子回到院中。熟鐵坐在一根木柴上抽蘭花煙,他悠閑地望著煙紋一次次飄渺而起,又消散了。斧頭和鐵楔子同時嵌在一根裂開的木柴上,又似乎是木柴在吞吃鐵器。靠圍墻的地方,堆積著劈成小塊的木柴,太陽使它們散發(fā)出了一小片森林的氣息。
我看到院角放著一個茶壺,壺蓋上反扣著一只木碗,便去倒?jié)M一碗清茶。茶水在木碗里看不出顏色深淺,陽光把碗口的光銀亮亮地反映在獐子房的墻壁上。我雙手捧起茶碗走向熟鐵,熟鐵接住茶碗深深地喝茶,那束光就照亮了他褚褐色的臉,眼角和額頭的皺紋與木碗的紋絡一樣,像他自身就是一棵樹。
熟鐵突然想到了什么,他起身從木柴堆里拾起一小捆金色的、浸著油脂的松明柴遞給我。我接過它們時,發(fā)現(xiàn)一塊木柴上有一個杏葉形的窟窿,我蹲在柴堆里尋找它丟失的結(jié)疤,一個木結(jié)疤就掛在了我的脖頸上。我抬頭,熟鐵比一座山還要穩(wěn)實地俯看著我,木結(jié)疤與我一道好奇地望著熟鐵,他的身后是一片虛空的藍天。我豎起拇指反復彎曲答謝熟鐵,心在著迷天空,他有些黯然的眼光明朗了起來,木結(jié)疤在那刻成了一枚珍寶。
接著,熟鐵又在手心里啐出一口唾沫,掄起斧頭,口里喊著“嘿卓拉索”的調(diào)子開始劈柴。我抱著松明柴回到鍋莊屋,將它和打濕的鞋子一起放在火塘下方煨烤,然后赤腳咚咚地走向火塘邊烤火。這些松明柴將照亮我和祖母未來一段時間里的傍晚時光,還有可能照亮一些古雅的故事。瓦斯燈將會在松光中昏暗下去,夜在它跳躍的光束里溫暖而寧定。
祖母在三只木碗里細致地分放干乳昔、芫荽、番椒和鹽,又倒進半碗茶湯,然后將鐵火鉤的頭埋進火紅的炭火里。做完這一切,祖母坐在火塘邊,為自己倒?jié)M一碗茶來小憩。她抬頭就看到我頸脖上掛著一枚松明柴的結(jié)疤,沒有問及,是知道出自熟鐵之手。我把它舉在眼前看火塘,它通體透明,絲絲縷縷的木紋水波般流動。我把它舉在眼前看窗口的時候,祖母開口問我,鞋子怎么打濕了?我把玩著熟鐵用繭子手打磨過的松木結(jié)疤,說,羊子下河去章家地邊了。祖母聽到章家地邊,臉上露出了幾分意外的神色。她沒有吃茶,是在沉思,她開口將要把有關章家地邊的事情告訴我時,先從神龕下的抽屜里取出一撮香柏葉放在了炭火上,它倏地起了煙霧。我們低頭接受熏沐,它會讓我們的心緒變得平和安寧。
“幾年前,一個從七日嫁到轉(zhuǎn)經(jīng)樓村的女人回到村莊,把睡夢中的孩子寄放在娘家就到小鎮(zhèn)上賣絨巴茶葉去了。孩子醒來,發(fā)現(xiàn)自己睡在生疏的房子里,他一聲聲呼喚自己的母親,卻沒有回音。他就順著村道來到平石板上,站在上面遠望,他看到了母親曾為他描述過很多次的八角鎮(zhèn)。他走向了磨坊溝,他沒有找到渡河的木橋,就沿著一座座磨坊往下走,到最后一座磨坊,他也沒有找見路。他從平石板上望見,路就在磨坊后方,要經(jīng)過磨坊才能到達,于是,他走向了那座磨坊后方的水槽,對面野草叢中有一條小路,像一道光在指引他。他把手伸進水槽里試探,指尖瞬時激起了一簇很高的水花。他從來沒有感到水是那么兇險,像一頭張著大口的野獸。孩子閉上了眼睛,他可能在心里呼喚自己的母親,水槽對面就會有一雙暖和的手接住他。他鼓足勇氣,雙手緊抓住水槽,一只腳就翻到了水槽上,他的腳尖努力去探索水槽另一邊,卻沒有探到。他的一只手就同那只腳一起去探索,他的小手觸摸到了水槽的另一面,想抓牢它,可是,水槽上布滿了苔蘚,孩子的手卒然濕滑,他的整個重心落進了水槽里,他被急流沖了下去。磨坊下的水轉(zhuǎn)輪接住他后,連同水流一起拍打著甩向了河溝里,河溝帶著幾聲微弱的哭聲遁入了地坎下方的大河灣……”
祖母講述的聲音在微微顫抖,我緊著心弦,比一只多足蟲還要快速地爬到了祖母的懷里,用手捂住她的嘴,似乎這樣就能避免一場意外發(fā)生。我對祖母說,這不是真的,只是你做的一個夢對不對?祖母的眼睛早已噙滿了淚水,她沒有點頭,也沒有搖頭,是擔心淚水落下來打濕我。我就這樣看著祖母的眼睛,看著兩汪淚水慢慢退了回去。
這讓我回想起祖母曾不經(jīng)意間提及的一個情景:我在院中背烤著大太陽編織一張氆氌,感覺有一小團影子投在了面前,我以為是飄過的云影,就沒有停下手中的木梭子,繼續(xù)穿過黑白分明的絨線里。過會兒去留意,發(fā)現(xiàn)有一個陌生孩子的背影孤零零地走出了院門口。我當時為什么沒有立刻放下手中的木梭子,回頭問他是哪個家的孩子?;蛟S那樣,我就會挽留住他,在我身邊坐下來喝一碗甜茶……
祖母總愛說夢,她說,夢是發(fā)生在另一個神秘世界里的事情。可她說完這個夢,眼睛里盈滿了淚水。我有些詫異地望著祖母,以為是木柴受潮冒出的煙霧熏到了她的眼睛。于是,我趕忙往火塘里添了一小捧玉米核,火焰很快燃動起來。我看到祖母在用圍裙揩拭眼睛,隨后對我微微抿嘴,睜大眼睛,展露出一個不深不淺的微笑,仿佛剛才什么事情也沒有說起過一樣。
此刻,祖母從故事中走出來,握緊鐵鉤柄,把燒紅的一頭放入木碗里攪拌,木碗里發(fā)出了“撲哧哧”的聲音。我隱約聽到了水中的掙扎聲,我的腦海里清晰地浮現(xiàn)出七只綿羊從水槽上一躍而過,奔向了通往小鎮(zhèn)和小草坪的分岔路。我多么希望祖母故事里的孩子有綿羊一樣的本事,我的頭抵在祖母的胸口上幾度哽咽,我不知道自己是在為羊慶幸,還是在為那個孩子難過。祖母用手輕拍我的后背,我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情緒了,單薄的身體發(fā)著顫,并發(fā)出了狗兒受冷時的那種聲音來哭泣。祖母用溫軟的大手一把揩拭了我的整張臉,繼而振作聲音說:“去叫熟鐵吃飯?!?/p>
祖母的手是具有魔力的,我的心只剩下隱約的痛,再沒有落下淚水。我輕輕地吐出一口很長的氣息,跑向樓口后方的窗戶呼喚:“熟鐵阿吾(舅舅),吃夜飯了?!?/p>
我很自然地在熟鐵后面加上舅舅這個稱呼,可能那一刻我的心很柔弱,需要熟鐵這樣一個堅強有力的名字來鼓勵我的勇敢。然而,誰會相信呢?我在情緒低落的時候,吹響單孔杏核,就能召喚一縷和煦的微風輕撫我的額頭,讓整個村莊剎那間陷入寧靜里,接著就會有繁多耀眼的野雀飛來為我婉轉(zhuǎn)鳴唱。我就是這樣一個能在心中升起日月星辰,而逐漸成長起來的女子。
我的聲音驚動了圍墻上優(yōu)雅踱步的野貓,它一躍跳上了獐子房的瓦板頂上。
“阿吾——”
我又一次響著嗓子,熟鐵就已經(jīng)上了樓梯。我跑去樓口迎熟鐵,他對我露出一個不顯著的笑,似樹皮在無聲地開綻。他走到火塘邊,先小心地將裝著鐵楔子的蛇皮口袋放置妥當,這才坐在它旁側(cè)。祖母一把揭開火塘三腳架上的木鍋蓋,熱氣蒸騰而起,變得越來越淡,鐵鍋里的食物便豁然可見了。底層的洋芋裂開了口子,鍋子邊沿的麥瓜瓣盛滿了香甜的蜜汁。祖母把盛著蘸料的木碗遞給熟鐵,他恭敬地雙手接過后,拈起一瓣南瓜吮吸汁水,然后一口南瓜一口蘸料地吃了起來。
我和祖母悠然緩慢地喝下一口奶茶,剝開一顆洋芋吃的時候,熟鐵已經(jīng)吃完了他為自己撥出來的全部食物。熟鐵的手像釘耙一樣,抓起殘留的洋芋皮和麥瓜皮堆放在一處。祖母看了看窗外的天色,便起身,從儲藏房里端出滿筲箕破殼的新核桃,走到熟鐵面前。他急忙打開蛇皮口袋,祖母將核桃全部倒進去,核桃敲打著口袋里的鐵楔子,發(fā)出脆生生的聲音。倒完后,祖母又從懷中取出兩張票子遞給熟鐵,他用手背推辭,祖母就把票子放入了他的上衣口袋里。
熟鐵從衣兜里取出票子,徐徐展開又裹卷起來,他的眼神有些局促不安,注目溫暖的火塘時才平靜了下來,他的嘴動了動,隨后說話的聲音也有些微微顫抖:“早聽說,您每晚在平石板上點酥油燈,一共四十九盞。我和她阿媽在同一個晚上夢見,孩子翻過了另一個世界里的磨坊水槽,向著一條光亮小道而去的背影……”
我驚訝地看著熟鐵,暗忖他們怎么會提前夢見我剛才心里為那個孩子默默祈禱的愿景呢。
祖母沒有說話,她拾起一把干竹棍添進火塘,又架起了兩截干柴根,竹棍發(fā)出嗶嗶剝剝?nèi)紵穆曇?,逐漸引燃了粗實的柴根。在火光還沒有照亮熟鐵臉上憂傷、感激交織的復雜情感前,他已悄無聲息地將票子放在火塘邊,對著祖母點頭致謝后,大步地走下了樓梯。樓口的光線忽暗忽明后,剩下了一片空洞。我跑向樓口的窗戶,向外望去,只見圍墻邊筑起了一排新鮮明亮的柴垛,一株向往森林的麥瓜攀到了那排嶄新的柴垛上,開出了一朵兩朵燦黃的花朵。熟鐵穿著被太陽曬干透的羊皮褂子走出門口。他抬頭望了望天邊,落山的太陽正照耀著半高山上的轉(zhuǎn)經(jīng)樓村,柔和的晚霞在空中輕舒漫卷。
我踮起腳尖,目送熟鐵經(jīng)過圍墻,他一頭鉆進了平石板下方的水麻林里。祖母坐在火塘邊,她從我眺望的方向看到了熟鐵離開的背影。她開口說:“小鎮(zhèn)到磨坊溝那條路,他實在是走不下去了,那里有一個他無法尋回來的結(jié)疤。他要是明白萬物終將化作時光的紋路,他就不會讓自己銹成一把鈍刀了。”
一陣羊叫和牛叫聲從平石板方向傳來,緊接著場壩上響起了浩蕩的蹄音,趵趵地敲打著傍晚的七日村莊。
責任編輯 趙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