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路警劇”這樣一個嶄新的劇型分支是個值得注意的現(xiàn)象,也足以給其他嘗試中的新劇以啟示
今年春節(jié)前的劇屏有些個性:一是沒有像前幾年一樣涌現(xiàn)話題劇和爆款??;二是有資質(zhì)接近爆款的劇集云集,感覺就像在為新一年的劇壇爭艷蓄能、預(yù)熱。
先說一下讓劇迷愛恨交加的《大奉打更人》第一季。這部劇名頭太響,正式播出前已經(jīng)被多家媒體、自媒體預(yù)告了兩三年,觀眾可謂期待滿滿,所以該劇甫一登屏,就伴隨大量審視與對比。
《大奉打更人》可以說是近幾年來,在風格上最貼近《慶余年》的一部古裝戲。但這好像既是它的幸運,也是它的不幸。說幸運,是因為《慶余年》第一季成功在先,資方肯定對此類“大男主”長劇充滿信心;說不幸,是因為目前在這類“大男主”古裝長劇里,無論誰主演,都難免會被拿來與張若昀對比。
此類戲要想拍好,難度并不小,導(dǎo)演和主演要有把“假戲”做“真”的功力。從這個角度上講,鄧科與孫皓、王鶴棣與張若昀,確實為觀眾和媒體提供了一定話題度與想象空間。
《大奉打更人》開播之初,口碑一般。因為王鶴棣開始的角色代入感不是特別強,加上劇中人借用古詩名篇的玩兒法,《慶余年》早已用過,觀眾并不會覺得驚艷。好在隨著劇情展開,劉奕君、岳旸、倪虹潔、劉鈞、李洪濤、邱心志等人的出色表演,很快穩(wěn)住觀眾和口碑。漸漸地,觀眾還有一點點上癮,這也為日后該劇第二季的籌拍與推進奠定了根基。
目前,《大奉打更人》整體口碑稍遜于《慶余年》第二季,后面如果再加把勁兒,未見得就沒有機會超越后者,甚至更進一步。投資方和導(dǎo)演如果有此“野心”,突破點應(yīng)該是年輕演員的表演要再扎實些,鏡頭也要再精致一點。
《駐站》應(yīng)該是除了《大奉打更人》,冬末最吸引人的劇集。說來也有意思,一年前《南來北往》火爆劇屏,現(xiàn)在又出來一部《駐站》。兩部“警事”劇集,都跟火車、鐵路有所關(guān)聯(lián),也都在無意中開啟了“路警劇”(如果以后還有力作涌現(xiàn)的話)這樣一個嶄新的劇型分支。這是個值得注意的現(xiàn)象,也足以給其他嘗試中的新劇以啟示。
《駐站》的最大看點,當然是正值高峰期的郭京飛,陳數(shù)、林永健、高亮、遲蓬、孫藝洲等也各有發(fā)揮。阿如那的“張萊西”貌似還在鞏固類似《狂飆》中“李宏偉”那一類“叛逆型小反派”,角色的類型設(shè)定如此,施展突破的空間太小。李浩菲作為出道十年的“新人”,在劇中扮演的“王冬雨”一角,給觀眾留下鮮明印象。
剛剛播完的劇集里,澳門生活題材劇《燦爛的風和?!酚幸韵聨c頗為“難得”:一、近些年里,香港與內(nèi)地演員大規(guī)模合作,融合度最好的劇集;二、內(nèi)地近年所拍攝的城市氣質(zhì)最為鮮明的浪漫劇集;三、繼《我的阿勒泰》之后,又一部帶有強烈文藝氣息的劇集佳作。
《燦爛的風和?!分?,中年演員方中信、耿樂、倪虹潔等人的發(fā)揮,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年輕演員韓東君與鐘楚曦、孫陽和陳昊宇的搭配,看著都挺舒服,擺脫了以往內(nèi)地一些浪漫劇中男女角色間生硬的“做戲感”。李治廷的發(fā)揮還是那種“給點兒陽光就燦爛”的驚喜,成名演員到今天還能帶給觀眾這種驚喜,非常難得。
文藝氣息濃烈的戲,在電視劇這樣的大眾藝術(shù)作品里,通常處于既受觀眾歡迎,又不容易討所有人喜歡的“尷尬”狀態(tài)。央視在一年之內(nèi)播出《我的阿勒泰》《燦爛的風和?!穬刹拷茏?,實在是對文藝型劇集成長的最大扶持,也是這類劇集觀眾的福氣。
與《燦爛的風和?!穾缀跬诓シ诺?,還有兩部懸疑劇具有一定話題度。一部是時裝懸疑劇《風中的火焰》,因為主演王景春、蔣奇明、楊采鈺、吳曉亮、黃澄澄的出色演繹,以及譚凱、張晶偉、董向榮、趙浩閎等主要配角的突破性發(fā)揮,呈現(xiàn)驚人魅力。另一部是古裝懸疑劇《清明上河圖密碼》。女主演白百合的表現(xiàn)一如既往地不錯,全劇的主要瑕疵,還是懸疑濃度稍遜,這與之前媒體和觀眾的期待形成過大反差。
實力劇云涌的年代,爭鋒實屬不易,大家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