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榮幸能夠參加《啄木鳥》創(chuàng)刊四十周年的活動。我的父親是一名老警察,我從小就在公安局大院里長大。剛才一進會場,看到這么多身著警服的人,我的內心涌起一股特別的親切感與親近感,仿佛回到了兒時的大院。在我的記憶中,我家從《啄木鳥》創(chuàng)刊伊始,便一直訂閱至今??梢哉f,《啄木鳥》完整地陪伴了我的成長歷程。從社會學和心理學的角度來看,這正是一個人的世界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因此,我和《啄木鳥》有著極為深厚的情感紐帶。
公安題材的文藝作品一直以來深受廣大讀者喜愛,這背后有著諸多原因。這類作品所反映的社會生活極為廣闊,涵蓋了社會的方方面面;所表現的人文情感豐富而細膩,能夠觸動人心;所弘揚的社會正氣蓬勃向上,給人以力量與鼓舞。同時,它還對人民警察愛國愛民、公正執(zhí)法、廉潔奉獻的高尚品質進行了深情謳歌,情節(jié)更是跌宕起伏,對人性描摹深刻,這些特點都使公安題材作品成為最受大眾歡迎的文學類型之一。
人們喜愛公安題材作品,其實質是在呼喚法治的公平與正義。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法治文學是一種接受度高、效果好、潤物細無聲的普法形式。它在潛移默化中為社會和時代激濁揚清,為人民、為民族立言立行。
作為國內最重要的公安法治文學陣地,《啄木鳥》在文學領域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團結和培養(yǎng)了一支非常優(yōu)秀、極具實力且格外活躍的作家隊伍。在我看來,《啄木鳥》辦刊的這四十年,正是我國公安法治文學蓬勃發(fā)展、碩果累累的四十年,尤其在新時代,更是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卓越成績。作為同行,每次翻看《啄木鳥》,我都不禁感嘆雜志編輯老師們的專業(yè)與敬業(yè)。他們不僅能夠深入挖掘出鮮活生動的故事,對題材和尺度的把握也極為精準。
近年來,《啄木鳥》雜志在影視劇版權開發(fā)方面也取得了諸多令人矚目的成果。例如,《亮劍湄公河》《清網行動》《莫斯科行動》《共和國刑警崔道植》等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都成功進行了影視轉化,這不僅為作品本身賦予了新的生命力,也極大地推動了公安法治文化的傳播與發(fā)展,讓更多觀眾通過影視作品更加理解公安工作和法治建設的重要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啄木鳥》雜志還是中國作家協(xié)會“新時代山鄉(xiāng)巨變創(chuàng)作計劃”名刊名社拓展計劃的首批合作伙伴。我們對雙方未來的合作充滿期待,相信一定能碰撞出更多創(chuàng)新的火花,為公安法治文學的發(fā)展注入新的活力與動力。
(根據會議錄音整理。作者系作家出版集團副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