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思往事立殘陽。
于我而言,能在黃昏里做一次漫無目的的散步是美好的。盡管市街喧囂、行人匆匆,但仔細品味,你會發(fā)現(xiàn),在柔和的晚風里,在金黃的余暉中,暗紅的磚墻如此沉靜,從里面伸出的碧綠芭蕉葉,招展成了特有的詩韻,像每一個幽深的故事里那個無心的開始。夜幕低垂的前一刻,一切都變得恍惚起來,蕩漾在心底的情懷也產(chǎn)生了微妙變化。
現(xiàn)在,我總是在下午五點半左右,牽著女兒在附近隨意走走,有時到鄰近的學??纯醋鲞\動的人,有時去超市買些廚房紙巾回來,有時走到生態(tài)公園去聽聽蟬聲,但大多數(shù)時候并沒有什么特別目的。我們邊走邊聊,我和她說現(xiàn)在叫作“黃昏”,正是白天要把工作交給黑夜的時候,一天中此刻最是美好。我不知道她的心里是不是也融入了一些此時的光影、氣味與感受。
暮色里,晚風吹來,千門萬戶的廛居在殘照里就像刻意用粗糙顆粒表現(xiàn)的油畫,在強烈的明暗對比下充滿了意趣。我很想教女兒唱那首“夕陽山外山”的歌,或是背誦“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詩,但想想這些未免令人感傷——雖然黃昏的確是這樣幽深無際。
遙遠的過去和未知的將來熔焊在現(xiàn)在這個點上,在一陣黃昏的風里,我們慢慢走回家,幾分鐘后黑夜將隱沒我們的身影。在“只是風前有所思”的剎那,我想,應(yīng)該沒有人會記得今天這平凡的一日,記得這個黃昏,這段散步;也不會有人記得一對父女走過這樣的傍晚,以及此時此刻我心里所有的懷念。
(荊 扉摘自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細味人間》一書,本刊節(jié)選,視覺中國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