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臺灣導演李安,以張愛玲的同名小說拍攝的電影《色·戒》,在全球走紅,人們才了解到這位女作家的作品中也有暗戰(zhàn)諜影。而當年使張愛玲紅遍上海文壇的正是中央特科成員、超級紅色間諜袁殊創(chuàng)辦的中共地下刊物《雜志》。
紅色特工慧眼識才
1938 年5 月,被譽為“東方佐爾格”的袁殊經(jīng)中央特科領導人潘漢年批準,創(chuàng)辦了時政類期刊《雜志》,1942 年改為以文學為主的綜合性文藝月刊。作家沈鵬年在《共產(chǎn)黨慧眼識真才——記袁殊與張愛玲的成名》中寫道:“張愛玲是中國共產(chǎn)黨在上海的地下黨員的慧眼發(fā)現(xiàn)、苦心扶持、多方揄揚而成名的,他們就是袁殊等同志。
當年,袁殊看到《紫羅蘭》發(fā)表了張愛玲的《沉香屑·第一爐香》,頓覺眼睛一亮。他驅(qū)車到靜安寺常德路的公寓樓向張愛玲約稿。張愛玲當然不會想到,此人竟是地下黨。
從此,《雜志》月刊成為張愛玲最重要的作品發(fā)表陣地。編輯也“很欣賞張愛玲小說的一種無與倫比的風格”,于是凡刊出張愛玲的作品,都要在“編輯后記”中加以推薦。
力捧張愛玲
1943 年7 月至1945 年6月,張愛玲在《雜志》上發(fā)表了《茉莉香片》《傾城之戀》《金鎖記》《紅玫瑰與白玫瑰》等20 多篇小說和散文,《雜志》也因此而洛陽紙貴。在這兩年里,幾乎每期《雜志》中都有張愛玲的作品,張愛玲一生中所創(chuàng)作的最優(yōu)秀作品,盡在其中。
張愛玲的繪畫天才,也在《雜志》上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她為自己的小說和散文配上插畫,以才女的秀雅裝飾感和時髦感,用黑白純色展現(xiàn)了民國時期上海的各色飲食男女?!峨s志》還邀請張愛玲為刊物扉頁作畫。在1944 年連續(xù)7期的《雜志》內(nèi),張愛玲共畫了《三月的風》《四月的暖和》《跋扈的夏》《聽秋聲》等近10 幅畫作。讀者這才知道,張愛玲不僅文才了得,畫功竟然也如此不凡。
出版最重要小說集
1944 年3 月16 日,《雜志》召開了“女作家座談會”,隨后就刊出了《女作家聚談》一文,講述了張愛玲的人生理想、寫作習慣,以及她對冰心、丁玲等女作家的評價,并且向讀者介紹了張愛玲在18 歲時所寫的散文《天才夢》。
1944 年8 月15 日,《雜志》為張愛玲出版了她一生中最重要的小說集《傳奇》,并將這本書列為“ 雜志社叢書”之一。這部小說集,張愛玲原本是交給萬象書屋出版的,但經(jīng)理平襟亞認為無利可圖,于是將書稿退回。而當《雜志》拿到《傳奇》書稿后,就立即宣稱“并不純以賺錢為目的,只是愿助這本集子出版,使寂寞的文壇起點影響”。
《傳奇》一炮打響,初版4天后即銷售一空。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如果沒有上海地下黨人辦的《雜志》,也就沒有張愛玲的蜚聲文壇。
(摘自《文史博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