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一代信息技術加持下,氣象服務不再只是預報陰晴冷暖,提醒添減衣物,而是能夠基于人工智能、移動通信和物聯網等,在多個領域提供更加精準化、專業(yè)化的服務。
“明天降溫,請老年人注意居家保暖,做好疾病防護?!边@是2024年11月的一天,日本《每日新聞》在線版針對東京地區(qū)的老年居民發(fā)布的提示。每當氣象數據顯示“有易發(fā)疾病風險”時,氣象部門都會通過媒體發(fā)布提示。
在東京城市運行中心的大屏幕上,每天都會滾動更新氣象和健康相關數據。例如:某街區(qū)居住人數98440人,今日風險人數9651人,其中兒童感冒、哮喘,老年人感冒為輕度風險,“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為中度風險……
如何讓氣象數據為街區(qū)乃至整個城市的公眾健康提供支持?日本氣象廳東京管區(qū)負責人川口表示,這項工作的核心是持續(xù)升級迭代“城市大腦及智慧氣象”服務系統。通過多部門的數據、技術和業(yè)務深度融合,該系統實現了氣象風險的一網感知、氣象預警的一鍵發(fā)布和氣象服務的一體聯動。
對于如何將聯網數據轉化為可感可知的健康提示,川口介紹:氣象部門與疾病防控部門、高校等合作,研究感冒、兒童哮喘、慢阻肺等氣象敏感性疾病具體與哪些氣象要素有關,并確定其之間的量化關系,在此基礎上開發(fā)出風險預報模型?!拔覀兓诟忻?、兒童哮喘及慢阻肺等健康風險預警信息,輸入某個街區(qū)的人口統計數據。系統能夠識別并匹配出該區(qū)域內的高齡獨居老人,以及慢性基礎疾病患者等易感人群。接下來再由社區(qū)和家庭醫(yī)生落實健康提示和疾病防護工作。”
據《每日新聞》報道,除了居民健康提醒,“智慧氣象”技術還為日本一些地區(qū)的旅游業(yè)提供了有力支持。在大阪和京都兩府,都建有負氧離子站和旅居環(huán)境綜合監(jiān)測站,對負氧離子、PM2.5等數據進行實時監(jiān)測,并將數據推送至媒體平臺。2024年11月的監(jiān)測數據顯示,京都地區(qū)的負氧離子數值為5072個/立方厘米,高于世界衛(wèi)生組織界定的“清新空氣”的標準。負氧離子有“空氣維生素”之稱——日本旅游熱點地區(qū)實時監(jiān)測并公布相關氣象監(jiān)測數據,有助于增強對游客的吸引力。
在挪威特隆赫姆機場的運行控制中心,大屏幕上顯示著航班的飛行軌跡——在以綠、黃、紅三色顯示的三維立體圈層中,飛機穿行而過。當前方將要經過紅色圈層時,飛機駕駛艙內的屏幕上會彈出提醒。
挪威氣象研究院博士格威斯告訴英國路透社記者,相較各方面服務都比較完善的大型機場,中小機場對精準氣象預報的需求更大。特隆赫姆機場空域規(guī)劃部高級經理杰森表示,北歐地區(qū)的中小機場一度面臨氣象預報不夠精準、災害性天氣預報準確率不高、預警提前量較小和信息傳遞不及時等問題。
2023年上半年,挪威在哈爾斯塔納爾維克機場、特隆赫姆機場等中小機場建立了基于“智慧氣象”技術的“航空氣象數據融合與高影響天氣預警服務”實驗室。這些實驗室聚焦雷暴、大霧等“航空高影響天氣”,利用來自雙偏振雷達、衛(wèi)星、地面站、閃電定位儀等的多源數據建立了“智慧氣象”模型。借助該模型,實驗室可以深入研究機場跑道視程預報、航線顛簸預報、團霧生消預報等關鍵技術,完善中小機場航空氣象服務保障平臺,包含實況預警、雷達外推、機場預報等多個功能模塊。
“智慧氣象”模型幫助中小機場實現了重要天氣信息預報和機場預警,并能滾動發(fā)布雪情跟蹤提醒。2024年11月上旬,挪威全境出現兩次大范圍降雪天氣。中小機場依托實驗室發(fā)布的降雪預報,其降雪時段及終雪時刻與實況的重合率超過90%。精準的氣象預報為除冰雪作業(yè)、航班正常起降提供了有力支持。
根據特隆赫姆機場的統計數據:依托實驗室的“智慧氣象”模型,該機場的氣象預報準確率從2018年的85.2%提升至2024年下半年的91.3%;預警提前量從2018年的40分鐘延長至2024年下半年的70分鐘。
近年來西歐地區(qū)極端天氣增多。法國全境在2023年1—2月遭遇低溫侵襲。波爾多地區(qū)遭遇了潮濕冷空氣的入侵,平原地區(qū)出現降雪或凍雨。極端天氣雖然對當地的葡萄園產生了一定影響,但其造成的損失在種植戶可承受的范圍內,也沒有影響下一年度的葡萄種植。這一切得益于波爾多市政府依托“智慧氣象”技術與保險公司聯合推出的創(chuàng)新保險——“跨鏈技術+智能合約險”。該險種以天氣指數為觸發(fā)條件,可實現智能理賠,從而為種植戶解除了后顧之憂。
據法國《世界報》報道,霜凍可能會對葡萄花芽和嫩梢造成凍害,雨水多了影響其生長,水分不足又會影響果實的發(fā)育。為了在遭遇天災時減少損失,波爾多的葡萄種植戶在2022年普遍購買了“跨鏈技術+智能合約險”。根據該險種的設置,當實測溫度、累計降雨量和降雪量超過觸發(fā)值時,保險公司就會主動進行賠付,而無須對種值戶的損失情況進行調查。
報道指出,這種“預賠付機制”高度依賴“智慧氣象”技術的應用。比如一場大風過后,保險公司人員不必到種植園現場查看,即可根據當地的“智慧氣象”系統精準估算種植園遭受的損失,當天就可確定預賠金額,并立即將賠款轉入種植戶的賬戶。由此,保險公司與種植戶之間可以實現利益平衡,有利于種植戶快速恢復生產,并堅定其持久經營的信心。
編輯:姚志剛""winter-y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