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項目"山西醫(yī)科大學汾陽學院院級科研項目,編號:2022C32
作者簡介"李越,講師,碩士研究生,E-mail:2636684950@qq.com
引用信息"李越,楊玉靜.高校學生頸椎健康現(xiàn)狀及護理干預[J].循證護理,2025,11(1):138-142.
摘要""目的:探討可在學校大范圍實施的全方位頸椎健康綜合干預措施。方法:以某高校醫(yī)學院2018、2019級本科414名學生為研究對象,采用自身前后對照試驗方法,使用“保健體育+頸椎保健操+健康指導”綜合干預方案對研究對象進行干預,干預前和干預2個月后進行問卷調查,評估干預效果。結果:414名學生中,68.12%學生頸椎相關不適癥狀陽性,干預2個月后,陽性率降至61.11%,干預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5);2019級口腔班學生干預2個月后認知維度得分較干預前增加(Plt;0.05),2019級影像班學生干預2個月后頸椎相關不適癥狀得分較干預前增加(Plt;0.05);各干預班級在干預2個月后頸椎健康相關危險行為不同程度減少。結論:“保健體育+頸椎保健操+健康指導”綜合干預方案從學校層面和學生層面聯(lián)合作用,有助于控制和改善高校學生頸椎健康狀況。
關鍵詞""高校學生;頸椎健康;保健體育;頸椎保健操;健康指導;護理
doi:10.12102/j.issn.2095-8668.2025.01.024
頸椎亞健康已成為影響高校學生身心健康的問題之一。相關報道顯示,大學生頸椎病發(fā)病率大幅度上升,從2001年報道為0.726%[1]、2005年報道為6.73%[2],到2008年報道為27.33%[3],再到2012年至今一系列研究報道的10.31%[4]、17%[5]、24.3%[6]、29.38%[7],已經增長了40倍。研究顯示,高校學生中大部分都出現(xiàn)了頸椎相關不適癥狀[8?14],雖未出現(xiàn)器質性病變,但頸椎生物力學性狀已經發(fā)生改變[15],且已經不同程度影響了學習、工作和生活質量[16?17]。為了解決這個健康問題,學者們采取了健康教育[7,18?20]、運動處方[21?25]、中醫(yī)保健療法[18,26?30]、物理療法[20,30]、危險行為干預[22,26]等一系列措施,雖取得了一定療效,但干預方法相對獨立、局限,且大部分只針對頸椎病的治療,缺乏對頸椎亞健康狀態(tài)的干預研究,也缺乏在學校大范圍實施整體性干預措施的研究。本研究著眼于高??纱蠓秶鷮嵤┑娜轿活i椎健康干預措施,對某高校學生進行干預研究,以期為高校學生頸椎健康問題的改善提供參考。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取某高校醫(yī)學院2018、2019級本科層次在校學生為研究對象,共7個班級478名學生(2018級醫(yī)學影像技術、護理學、藥學專業(yè)學生及2019級口腔醫(yī)學技術、醫(yī)學影像技術、護理學、藥學專業(yè)學生,以下簡稱18級影像、18級護理、18級藥學、19級口腔、19級影像、19級護理、19級藥學),排除只參與了1次問卷調查的學生,最終納入研究414人。納入標準:本校醫(yī)學院2018級和2019級本科層次在校學生;自愿參加本研究;能夠理解并獨立完成調查問卷的填寫。排除標準:不能配合完成本研究問卷調查和研究干預。
1.2 研究方法
1.2.1 問卷調查
干預前和干預后2個月由研究者統(tǒng)一發(fā)放網絡調查問卷對干預班級進行調查,各干預班級進行自身前后對照。調查問卷包括4個部分,分別從一般情況、認知、行為、癥狀4個方面進行設計。第1部分主要收集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包括專業(yè)、年級、性別、年齡等基本信息。第2部分用于了解研究對象對頸椎病相關知識的認知情況[10],包括10道頸椎病相關知識題,每題1分,總分為10分。第3部分為頸椎健康狀態(tài)相關危險行為調查,主要結合文獻研究報道的相關行為危險因素[6,11?17,31]進行設計,包括不良睡姿、不良坐姿、平均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運動時間等。第4部分為頸椎相關不適癥狀,主要參照頸椎病臨床評價量表中的臨床癥狀條目進行設置[32],每個癥狀從低到高設4個選項(無、偶然、經常、持續(xù)),分別計3、2、1、0分,總分為30分,得分越低,表明頸椎健康狀態(tài)越不好;以出現(xiàn)頸椎病相關癥狀中1項及以上且頻率為經常/持續(xù)為頸椎相關不適癥狀陽性。
1.2.2 干預方法
設計整體性干預實施方案,基于學校層面和學生層面,從保健體育、頸椎保健操和健康指導3方面進行設計實施。干預時間為2020年10月—12月。
1.2.2.1 保健體育
在干預班級體育課中增加太極拳/瑜伽項目,每節(jié)課進行太極拳/瑜伽練習,干預期間共進行了16節(jié)課的練習。
1.2.2.2 頸椎保健操
編排2套時長分別為2 min和5 min的頸椎保健操,錄制教學視頻,在干預班級中宣傳,由各班生活委員和體育委員對本班學生進行教授,監(jiān)督學生在課間休息時練習5 min頸椎保健操。同時學校廣播站每日上午課間和下午課間播放2 min頸椎保健操音頻。
1.2.2.3 健康指導
在學校宣傳欄展示頸椎健康相關知識(病因、危險因素、癥狀體征、危害、治療、預防);制作頸椎健康相關知識小冊子發(fā)放給干預班級學生;在學校公眾平臺和社交平臺發(fā)布頸椎健康科普圖文、視頻等進行宣傳。在干預班級中設置1學時的頸椎健康相關知識課堂。
1.2.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偏態(tài)分布的定量資料以中位數(shù)、四分位數(shù)間距[M(Q)]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秩和檢驗;定性資料以頻數(shù)、百分比(%)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Fisher確切概率法。以Plt;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頸椎健康現(xiàn)狀
干預前414名學生中頸椎相關不適癥狀陽性者282名(68.12%),干預2個月后414名學生中頸椎相關不適癥狀陽性者253名(61.11%),干預前后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442,Plt;0.05)。
2.2 干預前后不同班級學生認知維度得分比較(見表1)
2.3 干預前后不同班級學生頸椎相關不適癥狀得分比較(見表2)
2.4 干預前后不同班級學生頸椎相關危險行為比較(見表3、表4)
3 討論
3.1 頸椎健康現(xiàn)狀
目前,高校學生頸椎健康問題普遍存在,雖然大部分還沒有發(fā)展成為頸椎病,但頸椎相關不適癥狀的出現(xiàn)和頸椎曲度的改變影響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唐漢武[8]2008年的研究顯示,大學生頸椎亞健康的患病率為46.61%(n=502);謝偉鑫[26]2008年的研究顯示,大學生頸椎亞健康的患病率為82.3%(n=2 500);任園春等[9]2013年對北京市某綜合大學的研究結果顯示,45.5%(n=2 026)的大學一年級學生存在頸椎亞健康;鄭聰毅等[10]2013年報道,保定市4所高校學生出現(xiàn)頸椎疲勞癥狀者占80.5%(n=354);王彩鸞等[16]"2014年研究報道了莆田學院在校大學生頸椎亞健康的患病率為34.7%(n=303);徐潔等[11]2016年對浙江中醫(yī)藥大學的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頸椎亞健康的患病率為66.15%(n=966);田澤遠等[14]在2019年的研究中報道了河北師范大學及濰坊醫(yī)學院大學二年級、三年級學生中有35.36%(n=478)處于頸椎亞健康狀態(tài);張瓊月[4]2020年對成都市高校大學生的研究結果顯示,頸椎亞健康的患病率為44.57%(n=727);陳奇等[17]在2019年也報道了江蘇省3所高校大學生頸椎亞健康發(fā)生率為87.80%(n=254)。國外相關研究報道醫(yī)學院學生頸部疼痛的發(fā)生率為41.8%~60.9%[32?35]。本研究結果顯示,調查的高校2018級和2019級本科學生頸椎相關不適癥狀的發(fā)生率為68.12%,與上述學者的研究結果相符,頸椎健康問題在該校學生中已廣泛存在。
3.2 保健體育+頸椎保健操+健康指導的干預效果
長時間保持不良行為姿勢和不良生活習慣導致的慢性勞損是引起高校學生出現(xiàn)頸椎相關不適癥狀最主要的原因,特別是不斷增加的視屏行為和靜坐行為。頸椎健康問題已然成為高校較為嚴重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之一,必須采取針對性措施控制和改善頸椎相關不適癥狀在學生中的發(fā)生、發(fā)展。高校學生頸椎健康問題的出現(xiàn)是多方面相互作用的結果。因此,在進行防控時應采取全方位的綜合干預措施,從學校集體和學生個體兩方面共同抓起。學校層面:提供比例合適的教學和學習設施,營造頸椎健康的氛圍(如學校統(tǒng)一宣傳頸椎健康相關知識,組織頸椎健康相關活動,在保健中心設置頸椎健康咨詢專題等),將頸肩保健操列入體育課和課間休息必做項目,規(guī)范學生的行為等;學生個體層面:主要從增加頸椎健康相關知識認知,改善不良的學習生活行為,積極尋求健康幫助等方面入手。本研究積極探索高校可行的全方位綜合干預措施,最終確定“保健體育+頸椎保健操+健康指導”的干預方案。學校層面的干預措施包括在學校宣傳欄展示頸椎健康相關知識;在學校公眾平臺和社交平臺發(fā)布頸椎健康科普圖文和自制頸椎保健操教學視頻等;在干預班級體育課中增加太極拳/瑜伽項目;學校廣播站每日上午課間和下午課間播放頸椎保健操音頻。學生個體層面的干預措施包括在干預班級中設置1學時的頸椎健康相關知識課堂;制作頸椎健康相關知識小冊子發(fā)放給干預班級;各班生活委員和體育委員監(jiān)督學生在課間休息時練習頸椎保健操。干預2個月后,干預班級中頸椎相關不適癥狀發(fā)生率降低,19級口腔學生頸椎健康相關知識認知得分增加,19級影像學生頸椎相關不適癥狀得分提高,各班頸椎健康相關危險行為不同程度減少。但由于干預時間較短,大部分班級干預前后知識認知得分、癥狀得分、行為改善率并無統(tǒng)計學意義。
4 小結
本研究結果顯示,“保健體育+頸椎保健操+健康指導”的綜合干預方案對控制和改善高校學生頸椎相關不適癥狀的發(fā)生具有一定效果,可為學校探索長期、大范圍、全方位的頸椎健康綜合干預措施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1] 孟濤,葉文博,黃敏.大學生頸椎病發(fā)病率的調查[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33(3):77-80.
[2] 朱賢英.在校大學生頸椎病抽樣調查分析[J].中華醫(yī)學實踐雜志,2005,4(11):39-40.
[3] 陳香仙,余華龍,崇玉萍,等.對大學生頸椎病與運動處方干預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31(11):1518-1520.
[4] 張瓊月.基于“治未病”理論的高校大學生頸椎亞健康健康教育方案的構建[D].成都:成都中醫(yī)藥大學,2020.
[5] 喬秀秀,于秀娟,張蕊杰,等.大學生頸椎病現(xiàn)狀調查及防治對策[J].科技資訊,2017,15(29):204-205.
[6] 孫震,雷立健,劉鵬,等.大學生群體頸椎健康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9,40(4):631-633.
[7] 王建凱,樊效鴻.兩所高校480例大學生頸椎生理曲度與頸椎病發(fā)病的相關研究[J].四川醫(yī)學,2012,33(8):1482-1484.
[8] 唐漢武.大學生頸椎亞健康患病現(xiàn)狀及其相關因素的分析[D].廣州: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8.
[9] 任園春,林湘明,謝欣,等.北京某高校學生頸椎亞健康現(xiàn)狀及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3,34(3):324-326.
[10] 鄭聰毅,申洋,陳曉煒,等.大學生頸椎健康狀況及相關知識態(tài)度行為調查分析[J].醫(yī)學研究與教育,2013,30(2):62-66.
[11] 徐潔,周敏佳,李雨卿,等.浙江某校大學生頸椎亞健康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衛(wèi)生產業(yè),2016,13(17):57-60.
[12] 曹麗,高兵,黃倩,等.在校大學生頸型頸椎病的患病現(xiàn)狀及相關影響因素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7,17(33):63.
[13] 趙占紅,郭俊明,賈寶林,等.北京某大學在校大學生頸椎健康狀況調查[J].保健醫(yī)學研究與實踐,2017,14(3):35-37.
[14] 田澤遠,馬振,劉希佳.高校大學生頸椎亞健康流行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濰坊醫(yī)學院學報,2019,41(1):72-74.
[15] 高春花.廣西在校大學生頸椎病癥現(xiàn)狀調查分析[J].科技展望,2014,24(18):208-209.
[16] 王彩鸞,楊彩梅,岳劍英,等.330名大學生頸椎亞健康現(xiàn)狀及相關因素的調查分析[J].遼寧醫(yī)學院學報,2014,35(5):71-73.
[17] 陳奇,費宇翔,郭祁元,等.江蘇省3所高校大學生頸椎亞健康狀況及影響因素[J].職業(yè)與健康,2019,35(20):2832-2834.
[18] 強剛,劉茜,潘道友,等.大學生頸椎健康狀況調查與頸椎病的防治[J].承德醫(yī)學院學報,2014,31(3):222-224.
[19] 吳佩雁,鐘宇婷.健康指導對緩解大學生頸部不適癥狀的調查研究[J].中國校醫(yī),2015,29(4):248-249.
[20] 潘海燕,黃志剛,孔丹莉,等.健康教育配合物理療法對大學生頸椎病患者療效與心理健康的影響[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7,38(8):1245-1247.
[21] 周勇,張玉朝,曹瑞化.哈達瑜伽對大學生頸椎病患者生理弧度的影響[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31(10):1372-1374.
[22] 陳繼余.傳統(tǒng)保健體育及護理干預防治大學生頸椎病效果研究[J].中國校醫(yī),2016,30(5):339.
[23] 林金艷,楊軍英.大學生頸椎病的引發(fā)因素及運動療法的綜合性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6,24(7):121-122.
[24] 余洛瀟,蔣莉莉,張悅,等.頸椎運動療法干預大學生頸椎亞健康狀況的效果分析[J].全科護理,2018,16(2):227-228.
[25] 高灼榮,王東亮.編排頸椎操對大學生頸椎病的運動處方干預研究[J].安徽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9,18(3):151-152.
[26] 謝偉鑫.綜合療法干預大學生頸椎亞健康[D].濟南:山東中醫(yī)藥大學,2011.
[27] 劉存根,彭再如,劉雪勇.頸椎操對大學生頸型頸椎病干預效果分析[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11,30(3):279-281.
[28] 欒國瑞,陳朝暉,時威,等.簡易頸椎操對頸椎活動度和疼痛改善作用的效果觀察[J].中醫(yī)藥臨床雜志,2014,26(5):488-490.
[29] 丁田機.按摩結合自我舒緩操調治大學生頸型頸椎病的心得體會[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4,11(25):102-105.
[30] 曹麗,唐燁霞,康澤,等.頸椎保健操和穴位敷貼治療在校大學生頸型頸椎病的療效觀察[J].包頭醫(yī)學院學報,2019,35(12):60-63.
[31] 景夢園,鄭若水.大學生頸椎曲度與電子產品使用時間的相關性研究[J].現(xiàn)代醫(yī)用影像學,2018,27(3):772-774.
[32] 張鳴生,許偉成,林仲民,等.頸椎病臨床評價量表的信度與效度研究[J].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2003,25(3):151-154.
[33] ALSHAGGA M A,NIMER A R,YAN L P,et al.Prevalence an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neck,shoulder and low back pains among medical students in a Malaysian Medical College[J].BMC Research Notes,2013,6:244.
[34] ALGARNI A D,AL-SARAN Y,AL-MOAWI A,et al.The prevalence of and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neck,shoulder,and low-back pains among medical students at university hospitals in central Saudi Arabia[J].Pain Research and Treatment,2017,2017:1235706.
[35] DIGHRIRI Y H,AKKUR M A,ALHARBI S A,et al.Prevalence and associated factors of neck,shoulder,and low-back pains among medical students at Jazan university,Saudi Arabia:a cross-sectional study[J].Journal of Family Medicine and Primary Care,2019,8(12):3826-3831.
(收稿日期:2024-10-08;修回日期:2024-12-10)
(本文編輯"張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