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24年的A股市場:上證綜指、深證成指、創(chuàng)業(yè)板指全年分別累計上漲12.67%、9.34%和13.23%。其中,上證綜指、創(chuàng)業(yè)板指、滬深300、科創(chuàng)50等指數,均創(chuàng)出近4年最大年度漲幅。
隨著2024年三季度末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臺,二級市場迅速轉向牛市氛圍,投資者做多熱情洶涌澎湃。截至2024年末,A股全年合計成交257萬億元,創(chuàng)年度歷史總成交額紀錄。
與此同時,全年誕生10只萬億市值巨頭,按市值排序依次是中國移動、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貴州茅臺、農業(yè)銀行、中國石油、中國銀行、中國海油、中國人壽、寧德時代。此外,從單家公司走勢來看,2024年共有逾2200股漲幅為正值(年內上市新股不含上市首日),占比為41.19%。海昇藥業(yè)、寒武紀-U、匯金科技、正丹股份4家公司年度累計漲幅超3倍。
在市場轉熱的同時,資本市場質量也不斷優(yōu)化。2024年,監(jiān)管層明確“應退盡退”的政策導向,A股退市按下加速鍵,全年52只股票退市,亦創(chuàng)歷年新高。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二級市場投資者對新到來的2025年,同樣可以充滿期待:無論從宏觀層面,還是市場要素的微觀層面看,2025年的A股市場都有望迎來基本面驅動的主升浪行情。
宏觀政策層面,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高層明確強調要穩(wěn)住股市、全方位提振消費等表態(tài),振奮人心。雖然2025年1月到全國兩會前處于政策的空窗期,不過包括美國新一任總統(tǒng)就職和美聯(lián)儲可能暫停降息等擾動因素有望在春節(jié)前后釋放,從而為醞釀中的春季攻勢行情掃清障礙。
二級市場資金層面,一方面央行將于近期開展第二次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操作,互換期限1年,持續(xù)為股市帶來增量資金550億元,同時股票回購增持貸款參與門檻也將降低;另一方面從公募基金新發(fā)情況來看,1月2日17只新基金齊發(fā),尤其是2024年走紅的中證A500熱度有望持續(xù),目前第三批新品正在發(fā)行中。
機構層面,外資機構普遍認為中國政府出臺的一攬子利好政策已經發(fā)揮效應,隨著時間推移,政策效率會進一步顯現(xiàn)。2025年中國經濟仍存進一步上行空間,從而提振資本市場表現(xiàn)。內地公募基金同樣堅定看多股市,2024年新科狀元雷志勇強調,2025年依然看好人工智能產業(yè)鏈的投資機會。
由此,在經歷過大水漫灌后的牛市1.0階段后,市場有望迎來基本面推動的牛市2.0階段。本月將逐步進入2024年年報業(yè)績預告披露窗口期。從中長線看,遵循基本面思維,擁抱優(yōu)質公司依然是二級市場顛撲不破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