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容易找上哪些人?
目前,在我國全部的惡性腫瘤中,胃癌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均居第三位,位列我國消化道惡性腫瘤第一位。隨著醫(yī)學科普知識的普及,人們的衛(wèi)生觀念不斷增強,越來越注重食品安全和食品衛(wèi)生,胃癌的總體發(fā)病人數有所減少。但是,生活壓力變大,生活節(jié)奏加快,伴隨負面情緒的積累,加上不良的生活習慣,導致胃癌的患病率在年輕人中呈上升趨勢。有腫瘤家族史的人,長期吸煙、飲酒,新鮮蔬菜和水果攝入少,有喜食燙食、腌制食品、燒烤等不良飲食習慣的人,患有長期慢性胃炎、慢性胃潰瘍的人,尤其需要注意防范胃癌的發(fā)生。
胃癌的主要癥狀有哪些?
早期胃癌患者大多沒有明顯的不適癥狀,部分患者有可能會產生上腹部不適、消化不良、胃部灼熱感、輕度惡心、反酸、進食后出現飽脹感、沒有食欲等癥狀。當胃癌發(fā)展到比較嚴重的階段時,患者會出現腹痛、吞咽困難、頻繁嘔吐、嘔血黑便、嚴重貧血、腹腔積液、腹部摸到腫塊等情況。因為腫瘤的生長速度較快,所以進展期胃癌患者的機體會消耗大量的營養(yǎng)物質,導致大部分患者出現營養(yǎng)不良和體重減輕的現象。
某些器官組織的轉移會產生特有的癥狀,比如肝轉移,患者就會出現黃疸(皮膚和鞏膜的顏色變黃)、容易勞累、皮膚瘙癢、體重減輕、下肢浮腫等情況;如果是肺轉移,患者則會出現咳血、咳嗽、持續(xù)性肺炎、胸痛不適等情況;如果是腦轉移,患者會出現頭痛、視野改變、癲癇發(fā)作、偏癱等情況;如果是骨轉移,患者則會出現肢體或軀干疼痛、病理性骨折、活動受限、高鈣血癥、脊柱不穩(wěn)等情況。
胃癌的診斷方法有哪些?
由于大部分的胃癌患者在早期沒有明顯的癥狀,使得其早期常常會延誤診斷,胃癌患者到中晚期時可能會出現腹部疼痛、體重減輕、惡心嘔吐、食欲下降、消化道出血、嚴重貧血等情況。體格檢查會發(fā)現腹部腫塊、明顯增大的胃和肝臟、腹水、淺表淋巴結腫大等,所以早期的體檢篩查很有必要。
(一)胃鏡檢查和病理檢查
胃鏡檢查是當前篩查和診斷就醫(yī)者是否患有胃癌的首選方法,胃鏡檢查對早期胃癌的診斷有較多的優(yōu)勢,而病理檢查則是確診胃癌的金標準。近些年來,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進行胃鏡檢查的人越來越多,有很多人開始定期進行胃鏡檢查。大部分的老年患者需要對胃癌與胃潰瘍進行區(qū)分,需要在患者的潰瘍周邊黏膜取6 ~ 8塊組織進行病理檢查,以確定是否發(fā)生惡變。
(二)超聲內鏡檢查
超聲內鏡檢查可以結合超聲檢查和內鏡檢查兩種方法。超聲內鏡檢查中的聲束可以有效穿透機體的胃壁,有助于醫(yī)師觀察患者胃壁的詳細層次結構,了解患者腫瘤的大小、部位和具體形態(tài),判斷病變對機體胃壁的侵犯程度及可能的范圍,可以評估有沒有侵犯到胃部周圍的器官。除了可以確定腫瘤的具體浸潤深度之外,超聲內鏡檢查還可以檢測機體局部受累的淋巴結情況。
胃癌患者的超聲內鏡檢查聲像圖特征:發(fā)生病變部位的黏膜層次比較混亂,能發(fā)現比較明顯的低回聲、腹水、胃腔周圍的淋巴結腫大和漿膜層受到侵犯。超聲內鏡檢查可以幫助對胃癌進行分期,有助于患者治療方案的制訂。
(三)腹盆腔增強C T檢查
腹盆腔增強C T檢查是一種重要的輔助檢查方法,可以檢查出胃癌的浸潤深度、是否侵犯周邊臟器或者主要血管、胃周淋巴結是否存在轉移等情況。另外,腹盆腔增強C T還可以發(fā)現是否出現遠處轉移,如肝臟、胰腺和盆腔臟器有沒有轉移或者種植,對胃癌的診斷和治療有重要的輔助作用。必要時醫(yī)生會根據患者病情選擇P E T /C T進行全身情況的評估。
(四)胃癌腫瘤標志物
在篩查胃癌時,常常檢測C E A、C A 7 2 - 4、C A 2 4 - 2、C A - 1 9 9等腫瘤標志物,以評估腫瘤存在與否和負荷的大小。但是,胃癌腫瘤標志物只是一項篩查腫瘤的參考指標,尚無法將其作為癌癥診斷的金標準,主要用于胃癌患者接受輔助化療后對治療效果的評估,同時結合胃癌患者的臨床癥狀和影像學檢查結果綜合考慮。
胃癌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早期胃癌指的是患者的癌灶僅限于胃壁的黏膜及黏膜下層,患者一般具有較好的預后。早期胃癌患者根據檢查評估,可以選擇外科手術及內鏡治療的方法。部分早期胃癌患者經過評估后可以進行內鏡下病灶切除。在內鏡下切除病變后進行病理檢查,如果病變沒有完全切除干凈,需要再次進行外科手術切除治療。如果胃癌患者具有內鏡治療的禁忌證,可以選擇開腹手術、腹腔鏡手術或者機器人輔助手術。
在治療前,需要全面開展胃鏡及病理檢查、超聲內鏡檢查和影像檢查,以及心肺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的檢查評估,以確定患者腫瘤病變涉及范圍、浸潤深度、病理類型、是否有淋巴結轉移或遠處轉移等。近些年,隨著醫(yī)療技術的提高和創(chuàng)新,不論是開腹手術還是腹腔鏡手術,患者術后的恢復時間均明顯縮短,一般7 ~ 1 0天就能基本恢復。
進展期的胃癌患者需要遵循多學科聯合、規(guī)范化和個體化的治療原則,主要采取外科手術和輔助化療相結合的方式。目前術式主要包括根治性切除術和姑息性切除術。
可以進行手術治療的胃癌患者應選擇標準的根治手術,該種手術主要是在患者的腫瘤尚未發(fā)生遠處轉移的情況下,將患者的全胃或大部分胃切除并且對腫瘤周圍的區(qū)域淋巴結進行清掃。根據患者術后的病理分期選擇是否進行術后輔助化療。如果胃癌患者檢查發(fā)現已經發(fā)生了遠處轉移,不能再進行根治性手術切除治療,可以選擇以藥物療法為主的綜合治療,主要方法為化療,可以聯合靶向治療、免疫治療、放射治療、姑息性手術、腹腔灌注、射頻消融等治療方法。在治療的過程中,尤其要關注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情況和營養(yǎng)狀況,盡可能維持一定的生活質量。
高危人群如何有效篩查胃癌?
符合下面第1條及第2 ~ 6條中任意一條者屬于胃癌的高危人群,需要到醫(yī)院進行篩查,以確定是否患有胃癌。
(1)年齡大于4 0歲;
(2)感染了幽門螺桿菌;
(3)生活在胃癌的高發(fā)地區(qū);
(4)以前發(fā)生過慢性萎縮性胃炎、手術后殘胃、胃息肉、胃潰瘍、惡性貧血、肥厚性胃炎等多種疾病;
(5)有胃癌家族史;
(6)有不良的生活習慣,如吸煙,平時喜歡吃高鹽、熏制和腌制的食物,嗜酒等。
如何有效預防胃癌?
在平時,需要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在吃飯前和如廁后都要馬上洗手,從外面回家后也要馬上洗手,在外面吃飯盡量用公筷,以盡可能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如果自己或家人被診斷出幽門螺桿菌感染,建議進行正規(guī)的抗菌治療。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平時規(guī)律作息,每天早睡早起,不要熬夜,為自己的消化系統(tǒng)留下足夠的休整時間和自我調節(jié)時間。
另外,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運動,以提高身體素質,增強免疫功能。戒煙和控酒,盡可能少吃有刺激性和腌制類的食物,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不要吃太多的高鹽、高脂和高糖食物;每天按時吃飯,不要饑一頓飽一頓,吃飯時應細嚼慢咽。高危人群必須定期開展健康檢查,當發(fā)現患有胃部疾病時,必須積極治療。
編輯:張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