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點導引
考點突破
考點1 善于交往
1. 友誼的特質:友誼是一種親密的關系;是平等的、雙向的;是一種心靈的相遇。
2. 走出友誼的誤區(qū):①友誼不是一成不變的;②競爭并不必然傷害友誼,關鍵是我們對待競爭的態(tài)度;③友誼不能沒有原則。友誼需要信任和忠誠,但并不等于不加分辨地為朋友做任何事;④友誼可以帶來快樂,讓人向往;有時也會帶來困擾,增添煩惱。
3. 呵護友誼的做法:用心去關懷對方;學會尊重對方;學會正確處理沖突;學會正確對待交友中受到的傷害。
4. 異性交往的要求:①男生女生應相互理解,相互幫助,相互學習,共同進步;②與異性交往要內心坦蕩、言談得當、舉止得體;③慎重對待、理智處理青春期可能出現的朦朧情感;④掌握分寸,注意交往的方式、場合、時間和頻率。
5. 網上交友要注意的問題:①學會理性辨別、慎重選擇;②有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③將網上的朋友轉化為現實中的朋友,需要慎重;④遵守法律、法規(guī);⑤學會在現實中與同伴交往。
6. 網絡是把雙刃劍
(1)積極影響:①網絡豐富日常生活,讓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信息傳遞和交流變得方便迅捷;打破了傳統(tǒng)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促進了人際交往;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和豐富多彩。②網絡推動社會進步,為經濟發(fā)展注入新的活力;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為文化傳播和科技創(chuàng)新搭建新平臺。
(2)消極影響:①網絡上有虛假、不良信息;②沉迷于網絡會影響學習、工作和生活;③在網絡世界里,個人隱私容易被侵犯。
7. 合理利用網絡
(1)理性參與網絡生活:①提高媒介素養(yǎng),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②使用網絡要有節(jié)制,學會“信息節(jié)食”;③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讓謠言止于智者,自覺抵制不良信息;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做一名負責任的網絡參與者。
(2)傳播網絡正能量:①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為社會發(fā)展建言獻策;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提高網絡媒介素養(yǎng);③共同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
考點2 交往的品德
1. 尊重他人的做法:積極關注、重視他人;平等對待他人;學會換位思考;學會欣賞他人。
2. 做文明有禮的人的做法:態(tài)度謙和,用語文明;儀表整潔、舉止端莊;在社會生活中不斷學習、觀察、思考和踐行。
3. 誠信的意義:①對個人:誠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是我們融入社會的“通行證”。②對企業(yè):誠信是企業(yè)的無形資產。③對社會、國家:誠信促進社會文明、國家興旺。
4. 踐行誠信的基本要求:①樹立誠信意識,真誠待人,信守承諾,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做老實人;②運用誠信智慧,正確處理誠實和保護隱私的關系;③珍惜個人的誠信記錄。
5. 做負責任的人:①勇于承擔責任,不言代價與回報;②作出合理的選擇,并對自己的選擇負責;③對于不是自愿選擇的責任,也應該自覺承擔;④努力提升自身素質,增強履行責任的能力,勇于承擔責任。
6. 關愛的意義:①對自己:能夠贏得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關心和幫助,獲得更多的發(fā)展機會。關愛他人也是關愛和善待自己。②對他人:關愛傳遞著美好情感,給人帶來溫暖和希望,是維系友好關系的橋梁。③對社會:關愛是社會和諧穩(wěn)定的潤滑劑和正能量,使人們在交往過程中互諒互讓,相互尊敬,與人為善,增進信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際氛圍,促進社會文明進步。
7. 關愛他人的做法:心懷善意、盡己所能、講究策略。
8. 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與批評:①表揚意味著肯定、鼓勵和期待,激勵我們更好地學習和發(fā)展;②批評意味著關心、提醒和勸誡,可以幫助我們反省自己,改進不足;③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師批評的內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
9. 師生交往的良好狀態(tài):學生樂于學習,老師寓教于樂,師生彼此尊重、相互關心、攜手共進。
10. 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方法:彼此尊重,是我們與老師建立良好關系的開始;在平等相待、相互促進的師生關系中,我們可以和老師成為朋友。
11. 親子沖突產生的原因:①希望父母像對待成人一樣尊重我們,不要過多干涉我們的生活;②面對父母的信任與放手,有時我們又覺得失落和不安,期望得到更多的關注和呵護;③我們開始審視父母給予我們的愛,開始質疑父母,甚至挑戰(zhàn)父母的權威與經驗;④作為兩代人,我們與父母在心智、學識、經歷等方面差異較大,對問題的理解、感受等方面存在差異。
12. 化解親子沖突的方法:①既需要父母做出榜樣,也需要我們自己努力;②需要雙方通過良好的互動溝通來解決;③掌握互動溝通的技巧,學習應對沖突的智慧;④學會接納和理解父母。
易錯點撥
1. 朋友之間就應該講義氣,為朋友兩肋插刀,做任何事情。
分析:友誼不能沒有原則。當朋友誤入歧途,不予規(guī)勸甚至推波助瀾,反而會傷害朋友、傷害友誼。為了所謂的“哥們兒義氣”,不加分辨地為朋友做任何事,包庇縱容朋友的做法是不正確的,也不是真正的友誼。
2. 網絡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交往新平臺,網上交往很豐富,可以替代現實中的人際交往。
分析:網上交往的特點決定了網友之間的友誼往往是不牢固的,因為它帶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虛擬的交往難以觸摸到生活的真實。因此,不管網絡生活多么精彩,我們不可能只停留在虛擬世界中,我們要學會在現實中與同伴交往,增強真實而貼近的感受,為友誼奠定更可靠的基礎。
3. 化解親子沖突,就要順從父母、聽從父母的意見。
分析:化解親子沖突要學會溝通,理解父母。父母提出的合理的意見和建議能為我們提供支持和幫助,我們要認真聽取、虛心接受;父母提出的不合理要求,我們要慎重考慮,委婉拒絕,并向他們說明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