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島是江蘇省最大海島,與連云港隔海相望,通過中國最長攔海大堤與祖國大地相連。連島面積8.1平方公里,東西海岸線長16.77公里,轄4A級連島旅游景區(qū),年接待游客300余萬人次。這顆鑲嵌在黃海前哨的璀璨明珠,既是全國漁業(yè)重點鄉(xiāng)鎮(zhèn),也是江蘇唯一的5A級海濱旅游景區(qū)。
成立于1997年的江蘇省連云港市公安局連云分局連島海防派出所連島“海上楓橋警務室”見證了邊防到海防轉改的矢志不渝、砥礪前行。警務室現有社區(qū)民警1人、船管民警1人、輔警4人。
“身份”在變,初心不變
連島海防派出所的前身連島邊防派出所成立于1957年,地處連島景區(qū)西大堤東端,轄區(qū)有3個行政村,常住人口4172人。經歷駐島民兵、邊防部隊、海防民警三個階段的身份轉變,從保衛(wèi)海疆到生產建設,再到開放發(fā)展,三代“守島人”薪火相傳,與島上老百姓共建共享共治,社區(qū)警務室應運而生。
新中國成立初期,初代駐島民兵繼承“海霞精神”,以“愛島尚武、勵志奉獻”為內核,擔負起守海島、保家國的重任。那時候的連島還沒有建設攔海大堤,只能依靠小木船在風浪中艱難前行、跨海登島,島上物資匱乏、條件艱苦。駐島民兵一待就是幾個月,但他們沒有一句怨言,在島上筑起營房,盡職盡責守衛(wèi)海島安全、群眾安全。
第二代邊防民警傳承紅色基因,踐行強邊固防戰(zhàn)略,創(chuàng)新沿海組織聯建、治安聯防、生產聯保、困難聯幫、矛盾聯調等“五聯機制”,悉心護航海島經濟社會發(fā)展。他們一身戎裝、一腔熱血,發(fā)揚“衛(wèi)國戍邊”邊防精神,立足海島實際,通過定期巡航、安全檢查、法治宣傳等手段,積極開展矛盾糾紛排查化解,不斷創(chuàng)新基層治安管理模式,為轄區(qū)居民營造了安全、和諧的生活環(huán)境。
2019年1月,邊防民警褪下“橄欖綠”換上“警察藍”,成為新一代海防民警。他們轉隸不轉初心、改制不改本色,為了快速學習適應公安工作,繼續(xù)延用部隊管理模式,未婚民警以島為家,在空余時間刻苦鉆研業(yè)務;已婚民警主動擔當,“舍小家為大家”,全力投入工作。他們發(fā)揚王繼才“守島精神”,依托“強邊固防”支撐點、安全生產宣傳點、便民利民服務點、治安要素采集點、矛盾糾紛化解點“五點定位”,發(fā)揮黨建聯創(chuàng)聯建橋梁紐帶作用,與街道社區(qū)、駐島部隊、黨員船民等成立黨建聯盟,建立“吹哨報到”制度,推動黨政軍警民合力管邊治海、平安興海。
“模式”在變,使命不變
兩輪車、筆記本、手電筒、鐵腳板……這是傳統警務模式下連島“海上楓橋經驗”社區(qū)民警的日常寫照。擼起袖子、卷起褲腿,沉下去就是一整天,每家每戶每條船的情況也就一目了然。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數不清的走訪登記,嘮不盡的家長里短,保證了一年三百六十五日的平安。
近年來,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走私、非法捕撈、非法養(yǎng)殖等涉海犯罪日益增多,同時連島5A級景區(qū)也成功創(chuàng)建,成為全國旅游熱點,每年約有500萬游客涌入,違法犯罪、矛盾糾紛、安全隱患等不斷增多。為此,警務室立足轄區(qū)安全穩(wěn)定形勢,積極探索智慧警務改革,堅持向科技要警力、用數據賦能實戰(zhàn),安裝了前端智能感知設備,接入社會面監(jiān)控,搭建了社區(qū)“超圖”系統、大水域安全監(jiān)管平臺、智慧景區(qū)管理平臺,實現“一屏觀全島、管要素、知風險”,“雷視合一”等技術強化海上要素管控,警用無人機、無人艇隨時待命,構建了“海陸空”立體防控體系?!爸腔鄯乐尉珳蚀颉保瘎帐姨峋€預警、反哺實戰(zhàn)。
2022年,警務室通過前端智能感知系統發(fā)現轄區(qū)一處碼頭有異常船只出沒,通過情報研判、便衣貼靠發(fā)現極有可能是一個自私團伙。警務室立即將線索上報,后聯合分局海防、刑警大隊歷經數月成功將該團伙成員一舉抓獲。
近年來,警務室協助破獲間諜案件3起,系列盜竊快艇案、特大走私案件10余起,查扣各類凍品500余噸、成品油300余噸,救助漁船民40余人,消除涉海安全隱患800余處,海島防護屏障正變得越來越堅固。
“面貌”在變,真情不變
20世紀90年代,警務室扎根小漁村,組建了“海上娘舅船”服務隊,深入漁區(qū)、船頭開展矛盾糾紛化解,全力維護良好漁業(yè)生產秩序。隨著2000年年初城鄉(xiāng)建設開發(fā),警務室跟著老百姓搬進安置房“新家”。
近年來,派出所在所長金琦的帶領下,充分發(fā)揮“大數據+網格化+鐵腳板”機制的先進優(yōu)勢,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將轄區(qū)及周邊海域統一納入網格化管理工作,并緊密聯系其中的共性與個性特征將轄區(qū)及海區(qū)劃分為12網格,創(chuàng)新性地提出了“網格+船格+警格”相融合的沿海立體化社會治安管理體系。
警務室充分發(fā)動島上常住人口及256家民宿、136家飯店從業(yè)人員,將其吸納為群防群治力量。網格員們臂戴袖章,聯合社區(qū)民警開展治安巡邏、矛盾化解,努力實現“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島、沖突不過夜”?,F如今,警務室背靠碼頭、毗鄰美食街、輻射旅游景區(qū),5支“景警護衛(wèi)隊”應運而生,實現了警民聯勤4班24小時巡防機制,一舉提高了島上見警率、管事率。同時,聯合屬地黨委政府建立關愛基金,幫助78名失海、失灘漁民順利轉產第三產業(yè),推動網絡帶貨等年銷售額達2億余元。治安好、百姓富、社會穩(wěn)成為連島最亮麗的名片,轄區(qū)10年來未發(fā)生重大刑事案件。
警務室管轄范圍主要為景區(qū)至西連島碼頭,有碼頭4個、漁船632艘,總人口3278人,轄區(qū)矛盾主要為涉旅、涉海糾紛。針對這一情況,警務室專門設立了矛盾調解室。調解室配備1名專職人民調解員,聘請2名兼職調解員,并與市場、文旅、林海等部門建立聯動協作機制,按照“快立、速調、日結”工作目標,及時化解涉旅餐飲、涉海養(yǎng)殖等各類矛盾糾紛。同時,針對外地游客離連、漁民長期出海,矛盾糾紛難以現場化解、短期處理的,警務室通過視頻連線職能部門,組織當事人遠程調解,確保跟蹤處理、化解到位。
此外,警務室堅持“全民反詐、精準反詐”理念,對連云港市公安局下發(fā)的轄區(qū)居民及外來游客涉詐高預警指令,第一時間見面勸阻,帶到警務室進行宣教,并常態(tài)組織學校學生、轄區(qū)商戶、船員船民到警務室開展反詐培訓。民警創(chuàng)作了“小李反詐有‘畫’說”系列漫畫,推出了“說反詐”系列短視頻,并配備了電信詐騙模擬設備,以“第一視角”體驗刷單詐騙等常見電詐類型,以多樣的形式提升了反詐防宣效果。此外,警務室牽頭社區(qū)、景區(qū)成立反詐宣教隊、設立反詐宣教點,組建旅館、網約房、餐飲店讓群眾參與的反詐聯盟,預后勸阻成功率達100%。2024年7月,派出所接到連云港市公安局預警,一名外地游客向涉詐賬戶轉款1000元。警務室民警第一時間與該游客見面,發(fā)現詐騙分子以恢復征信為由正要求該游客將卡內剩余的28萬元轉到所謂的“安全賬戶”。民警在勸阻的同時將其帶至警務室宣教,該游客終于意識到被騙,避免了損失。
連島海防派出所全體民警表示,將繼續(xù)深耕“主防”責任田,在更高水平上實現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讓新時代“楓橋經驗”旗幟在海上高高飄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