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人無家海里住,
采珠役象為歲賦。
惡波橫天山塞路,
未央宮中常滿庫。
——唐·王建《海人謠》
這首詩以“海人”為描寫對象,“海人無家海里住”,詩一開始便交代了海人的生活狀況及其工作環(huán)境。他們沒有屬于自己的家,大部分時間浸泡在又咸又澀的海水里,生活方式與陸地上的人完全不同。
接下來,讓我們進入海人的世界,一窺海人的風采。
海人的生活多姿多彩,但他們的基本生存方式是捕魚。他們靠海吃海,以海為家,人人是浪里白條,個個是捕魚能手。海人有著高超的捕魚技巧,他們使用現(xiàn)代捕魚法和原始捕魚法,創(chuàng)造了無數(shù)精巧實用的漁具,例如拉網(wǎng)、拖網(wǎng)、卷網(wǎng)、定置網(wǎng)等。
除了漁具,他們還在捕魚方法上創(chuàng)造了光亮捕魚法、音響捕魚法、氣泡捕魚法、現(xiàn)代化的機器捕魚法等。他們用燈光照射海面,利用魚類的趨光性把魚召集來,將魚兒們一網(wǎng)打盡。他們利用魚類怕音響的特性,用音響把魚從海中驅(qū)趕出來,集中捕撈。他們使用海水發(fā)氣泡的方法,把魚聚而殲之。不少漁船還裝備了電子魚群探知儀和自動捕撈機械,實行電腦捕撈,屢獲豐收。
但無論哪種捕魚方法,潛入海底空手抓魚始終是海人的獨特絕技。海人從小就練就了潛海的本領。馬紹爾群島的孩子能像魚那樣游泳;新幾內(nèi)亞北部的馬努斯島的孩子能掌握高難度潛水技巧;在特魯克島,海男為了潛得深、潛得快,會在肩上扛塊大石頭,或腰上帶上重物下潛,到海底拋掉重物,立即抓魚??炜矗跍\海區(qū)的珊瑚礁叢中,一大群海人正在各自的活動水域赤手空拳地潛到海底搜魚、追魚、抓魚,甚至有的海人潛入海底,敲開硨磲的貝殼,取出貝肉再浮出水面!
為了方便捕魚,海人多住在海上。雖然住在海上,但他們的居住方式多種多樣。有的海人在淺海水面打樁,樁上鋪板,板上造屋——高床式水上家屋建成;有的海人用海草或葦草扎成筏子,在筏上造屋——筏式水上家屋建成;還有的海人干脆就以船為家,船走家搬,風風雨雨,四海為家,隨遇而安。在艱苦中有歡樂,海人的豪爽氣概就這樣被磨煉出來了。
大海贈予海人兩大禮物,一是魚,二就是貝。海人把貝用于生活和生產(chǎn)各方面,得心應手,靈活多樣。
1以貝當糧 可用來當糧食吃的貝類很多,如法螺、冠螺、珍珠貝、硨磲等。其中海人吃得最多的是硨磲,這種貝類肉多且十分肥美,畢竟,最大的硨磲僅空貝殼就重200多千克。陸人講吃飯,海人講吃貝,貝就是海人最重要的主食之一。
2用貝做工具 海人用扇貝的貝殼制成釣鯊魚的鉤;用珍珠貝或鶉螺的貝殼制成剝芋頭皮的刀;用大型唐冠螺的貝殼做煮飯的鍋;用筍螺的貝殼做手斧;用法螺的貝殼做樂器,每當慶祝豐收、祭祀或舉行重大集會等,海人便吹起法螺號。
3用貝做裝飾品 貝殼是一種天然且美麗的材料,可以用來制作各種各樣的裝飾品。選擇大小和形狀合適的貝殼,用絲線或細金屬鏈將它們穿起來,可以打造出簡約而優(yōu)雅的項鏈。將一些較大且造型獨特的貝殼單獨擺放,就是一件天然的裝飾品……海人的貝雕技藝很精湛,他們常常把貝雕和木雕結合起來,使制品更富藝術魅力。新西蘭的毛利族把鮑魚貝殼鑲嵌在木雕像上當眼睛,圣卡塔琳娜島的海人把貝雕鑲在手杖上或食品容器上,舒瓦瑟爾島海人把貝雕鑲在船頭上……貝雕藝術在海人的生活中幾乎無所不在,無處不有。
4用貝當貨幣流通 可當作貨幣的貝類有硨磲、黑珍珠貝等。雅浦島的海人把貝制成有孔的串珠,并用繩子穿起來當貨幣用。阿德默勒爾蒂群島的海人把織紋螺貝殼串聯(lián)起來,按長度論價。
在海人的社會中,他們對海洋有著極其深厚的敬畏之情。在薩塔瓦爾島,如果有哪一家有新生兒降生,村民們聞訊就會到處高喊:“啾啾!啾啾!”這是模擬海豚的叫聲,意思是盼望新生兒長大了能像海豚那樣遨游大海。在所羅門群島,海人給嬰兒洗澡用海水而不用淡水,他們認為海水溫暖,孩子會少得病。在馬紹爾群島,海人會用海水給孩子漱口,希望孩子長出一口像海水泡沫那樣潔白的牙齒……這些奇風異俗構成了海人獨特而神秘的文化,展現(xiàn)了他們與海洋深深的情感和對生活的獨特理解與感悟。
海人憑借世世代代航海捕魚的實踐經(jīng)驗,創(chuàng)造了一整套觀星、觀潮、測風、測魚、造船、撐船等科學技術,他們對魚、貝、鳥等海洋生物知識了如指掌,其航海技術十分發(fā)達。薩塔瓦爾島海人使用了撐架木船,以適應遠洋航海的需要。社會群島的海人發(fā)明了雙層船,此船的舷板長30米……海人擁有相當古老而悠久的造船術和航海術。
海人的石雕文化也是舉世聞名的,復活節(jié)島上著名的巨大石像群就是海人的杰作。這些石像平均高達10米,重達90噸,最高的達20米、重100多噸,全島大小石像有400多尊,個個高鼻大耳,雄渾生動。有的還戴著石帽,留著胡須。石雕巨像不僅在復活節(jié)島有,在塔希提島、馬克薩斯島等地也有。在雅浦島還發(fā)現(xiàn)了石刻的圓形錢幣,因而該島也被叫作“石幣島”。
海人代表著人類對海洋的向往和探索精神,他們的存在激勵著人們不斷去開拓新的領域。海人與地球上的其他人一起創(chuàng)造了燦爛的人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