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
12月的黑龍江,氣溫已是零下二十多度,從2023年的這個時候起到現在剛好是一整年的時間。筆者非常有幸能在國家級核心刊物《樂器》連載“傳術音樂——吉他教學與原創(chuàng)歌曲”,到現在剛好連載十二期,總共二十課。在經歷春花、夏夜、秋月、冬雪之后,這十二期連載也暫時和大家告一段落。這期間得到了《樂器》雜志相關領導、老師的大力幫助和支持,特別是編輯張迪老師與發(fā)行陳雙老師,還有打譜的喬鴻老師以及我的學生們,在此一并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謝與敬意。
這套連載教程分文字、圖片講解,樂曲練習、原創(chuàng)歌曲,音頻、視頻講解(二維碼鏈接)三個部分組成。針對零基礎愛好者,通過二十課內容讓大家較為系統(tǒng)地掌握民謠吉他演奏、彈唱技能。難度由淺入深,通過音階、調式、和弦、節(jié)奏、技巧等內容逐步向吉他愛好者們講解、介紹了民謠吉他的功能及演奏的方式方法。這二十課內容在時間上可以學習一年至兩年時間,完成所有內容后吉他水平可達到九級左右。
“傳術音樂”吉他教學(一),下稱“教學一”,(見《樂器》2023年第12期)余類推,是緒論部分。主要向大家介紹了吉他的功能、學習的方法與進度,及學習吉他的心理素養(yǎng)、學吉他前的準備工作等。吉他是一件很完美的樂器,它可以演奏旋律、和弦、節(jié)奏,可以獨奏、伴奏、主奏,這是其功能強大的一面,“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一把稱心的樂器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不是貴的就是好的,合適的才是最重要的,這是對選購吉他的一點建議。
教學二(見《樂器》2024年第1期),主要講解吉他的演奏法、C調音階、節(jié)奏劃分、右手和弦演奏法、C大調8個和弦等知識。演奏法要養(yǎng)成好習慣,猶如蓋樓房打地基一樣的道理;音階是最初接觸音樂的鑰匙,要從簡單開始;節(jié)奏是音樂時間分配的基因,讓音樂有序;8個和弦是所有和弦的基礎,演奏時一定要按照相應要求去練習。
教學三(見《樂器》2024年第2期),主要講解吉他右手和弦的練習方法與常用必會的節(jié)奏型。和弦練習方法就是培養(yǎng)大家正確的按和弦的習慣,養(yǎng)成好習慣,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必會的節(jié)奏型是右手演奏的基礎,有了好的基礎,右手才會演奏出好的音色,同時也鍛煉右手手指的力度與靈活性。歌曲《吉他故事》只用了三個和弦,非常適合初級入門彈唱體驗。
教學四(見《樂器》2024年第3期),主要講解吉他學習的彈唱關系,介紹彈唱級別的劃分。本期講解主要是對大家在吉他彈唱的認識上所做的闡述。吉他彈唱,又彈又唱絕非易事,想象一下,一個人同時在做兩件事,而且還要做得有水平、有高度,這就要心中有譜,循序漸進,逐漸地提升水平。所配兩首歌曲難度不大。
教學五(見《樂器》2024年第4期),主要講解吉他和弦左手技巧、低音連接、擊弦應用。這一課是左手和弦的進階練習,低音連接是和弦之間過渡、轉換的橋梁,同時增加低音的旋律性;擊弦技巧是提升左手能力的很好途徑,避免和弦演奏的單一、呆板。歌曲《淚為誰滴》是一首大小調和弦綜合應用的作品,同時又加入低音連接技巧與擊弦技巧,是初級向中級進階的一首作品。
教學六(見《樂器》2024年第5期),講解變調夾的使用方法與作用;左手大橫按技術;G大調音階與和弦。變調夾是吉他演奏不可或缺的周邊設備,剛入門的吉他學員在轉調時很有必要;左手大橫按技術是吉他水平從初級到中高級左手必須掌握的技術;G大調中有一個大橫按指法,掌握此指法就可以融會貫通掌握其他大橫按指法。歌曲《匆匆歲月》練熟后,就可以演奏G調的其他歌曲了。
教學七(見《樂器》2024年第6期),講解左手勾弦、滑弦技巧;D大調音階和弦。左手常用技巧擊弦、勾弦、滑弦是提高吉他左手技能的必要技術,也是提升吉他演奏水平的必要要求;D大調音階和弦屬于中級內容,和弦中有兩處大橫按指法,這個階段,大橫按技術一定要熟練掌握,不能成為進階技術的阻礙。
教學八(見《樂器》2024年第7期),講解A大調與E大調音階、和弦。歌曲《有多難》《芳華》熟練掌握后,A大調與E大調的歌曲就可以順暢彈奏了。
教學九(見《樂器》2024年第8期),講解F大調與?B大調音階和弦。歌曲《此情永駐》《九月》練熟后,F大調與?B大調的歌曲彈奏就不成問題了。吉他學習,掌握各個調的音階和弦是必修內容,通過以上講解與熟練使用變調夾,那么,音樂中的12個大小調的歌曲演奏就都不成問題了。
教學十(見《樂器》2024年第9期),講解吉他和弦的功能與色彩。本章節(jié)就和弦的功能與色彩做了較為全面的講解與介紹。和弦是構成音樂不可或缺的要素,為了使音樂不至于太過平淡,適當地加入離調和弦會使音樂更加豐富、富有新意。這就要求大家要多學、多練、多聽,在自己的腦海中建立不同種類和弦的音響印象,從而豐富音樂形象。通過歌曲《遠方》《爸爸是個文藝青年》兩首歌體會離調和弦的色彩與功能。
教學十一(見《樂器》2024年第10期),講解吉他常用節(jié)奏形態(tài)。節(jié)奏是音樂的動力,同樣的旋律賦予不同的節(jié)奏就會產生新的音樂形象,就如同同樣的一個人穿著不同風格的衣裝就會有不同的氣質一樣。掌握不同的節(jié)奏形態(tài)是一位成熟吉他手必備的能力。歌曲《校園之戀》《年輕的心》采用了比較新穎的節(jié)奏形態(tài),大家可以以此為鑒,舉一反三。
教學十二(見《樂器》2024年第11期),講解右手高級技巧。本章節(jié)與“教學十一”是一脈相承的,掌握不同節(jié)奏形態(tài)再使用不同的演奏手法就會產生多樣的演奏風格?!案呒壖记伞敝皇轻槍τ诔S眉记蓙碚f的,多加練習,就可熟練掌握。歌曲《風吹沙》《有你在我身邊》很好地詮釋了右手技巧,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以上文字是對《樂器》連載的十二期“傳術音樂——吉他教學”的總體概括,每個章節(jié)都是循序漸進、逐漸提升的,這也是筆者多年吉他演奏、教學的經驗所得,如果能認真學習完全部連載,相信大家的吉他水平一定會有喜人的收獲。
由于筆者水平有限,所連載課程肯定會有不足與疏漏之處,在此,懇請廣大吉他專家、讀者不吝賜教、批評指正,以待日后完善。
最后,再一次感謝《樂器》雜志這一整年的支持,祝愿《樂器》雜志在音樂領域再攀新高,引領中華音樂蜚聲世界。
技術解析:
歌曲《童年的村莊》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兩小節(jié)使用一個節(jié)奏型。左手和弦難度不大,右手柱式和弦很好地詮釋了三拍子的特性。結尾降七級和弦是離調和弦,增添了歌曲寬廣、深邃的意境。
技術解析:
歌曲《感恩有你》是一首寫給老師的歌,也可以當做一首藝術歌曲。主歌部分是分解節(jié)奏型,平靜、清晰;副歌部分采用半分解節(jié)奏型,增加情感推動。結尾處四級小三和弦是離調和弦,使情感停頓、引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