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日還有一周才到,生日照片已拍好、修好”“國慶假期還沒到,朋友圈都已經(jīng)預制好了”……預制朋友圈成了熱點話題。人們會事先準備好素材,在某一時刻或情境中發(fā)布,而不僅限于記錄當時當刻的美好。對此,有人質(zhì)疑是本末倒置,為了塑造理想自我,把分享變成了表演,人為增加了社交負擔。
其實,只要不是自欺欺人、盲目攀比,能帶來情緒價值,哪怕有那么一點兒虛榮心,也不應過于苛責。有研究表明,相較于刷朋友圈,發(fā)朋友圈更容易帶來幸福感。預制朋友圈提供了更主動靈活的方式,去取悅未來的自己,對抗平乏的庸常。這何嘗不是另一種活在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