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夏至,艷陽高照。
上午,“紅色文化進校園”茂南區(qū)座談會暨“《源流》小記者站”授匾儀式在茂名市茂南區(qū)金塘鎮(zhèn)第一小學舉行。廣東省源流雜志社社長兼總編輯謝佚芳,茂名市老促會會長羅明、名譽會長鄧剛,茂南區(qū)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楊華靖出席活動并分別講話。茂名市老促會副會長、秘書長、常務理事和各區(qū)(市)老促會會長、副會長、秘書長,以及金塘鎮(zhèn)第一小學師生代表共100多人參與活動。茂名市老促會副會長盧忠仁主持會議。
謝佚芳在會上介紹了“紅色文化進校園”活動開展的情況,自2021年11月省老促會、源流雜志社聯(lián)合各地老促會開展“紅色文化進校園”活動以來,全省各地反響強烈。目前,已掛牌“《源流》小記者站”9個,建立聯(lián)系學校20多所,擁有小記者150多名,《源流》刊登小記者的文章近百篇。他表示,要把“紅色文化進校園”活動,打造成為廣東紅色文化教育“三個一工程”:一是打造一個廣東校園紅色文化宣傳主陣地?!对戳鳌烽_辟專欄,以一定篇幅報道全省革命老區(qū)校園開展紅色文化活動的動態(tài)。在全省革命老區(qū)各中小學逐步建立源流雜志中小學小記者隊伍,發(fā)表各地青少年創(chuàng)作的各種題材謳歌黨的豐功偉業(yè),表達對黨對祖國的祝福,提升紅色文化的渲染力的作品。二是打造一支廣東紅色革命歷史宣講小主播隊伍。組織中小學生組建志愿宣講隊,利用節(jié)假日在全省各地的紅色景點景區(qū)和愛國主義教育場所,以“述偉人事跡,傳紅色精神”為主題,以直播的形式廣泛介紹本土的革命遺址、紅色景點,傳遞紅色文化力量,弘揚愛國主義精神。三是打造一條廣東省青少年紅色研學線路,在紅色文化研學精品課程中進行課程創(chuàng)新,利用各類新媒體平臺,通過制作個性化、可視化、互動化的紅色研學新媒體作品,促進研學過程的線上線下聯(lián)動、加強研學者與社會的互動。讓學生在聽、看、做、玩、演、寫、賽的體驗式學習中提升“核心素養(yǎng)”。謝佚芳強調,金塘鎮(zhèn)是我省著名的革命老區(qū)鎮(zhèn),中共茂名縣委、茂名縣人民政府在這里成立,茂名地區(qū)第一面五星紅旗在這里升起,《源流》小記者站在此設立意義非凡。茂名市五個市(區(qū))均挑選了一所學校設立《源流》小記者站,茂名市老促會為此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希望茂名市為開展這一活動提供寶貴的經驗,做出好榜樣。
金塘鎮(zhèn)第一小學校長何詢介紹了該校開展紅色文化活動的情況,他表示《源流》小記者站的設立,為師生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鍛煉平臺。學校將安排專人跟進小記者站的工作,全力支持小記者們的培訓、采訪、寫作、投稿等工作,多組織小記者參加紅色教育活動,激發(fā)小記者傳講紅色文化的興趣,點燃小記者寫作實踐的熱情,鼓勵小記者多閱讀《源流》,多向《源流》投稿。
楊華靖在講話中對省市區(qū)三級老促會對弘揚紅色文化,傳承革命傳統(tǒng)不遺余力表示感謝。他強調,這次在茂南區(qū)舉行紅色文化進校園座談會暨《源流》小記者授匾,是對茂南的鼓舞和激勵,茂南將以這次活動為契機,在全區(qū)推進紅色文化進校園。
年逾九旬的鄧剛,對開展紅色文化進校園活動表示非常高興。他說,自己年幼時就讀的學校有幾位共產黨員老師,他經常聽這些老師講革命故事和共產黨人的事跡,并引導讀馬列書籍,從小就產生對中國共產黨的向往,由此走上革命的道路。他強調,開展紅色的革命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特別要做好兩點,一是要劃撥經費支持學校開展活動,二是要提供當?shù)馗锩宋锸录人夭慕o小記者去采訪寫作。
羅明指出,廣東省源流雜志社在茂名市舉行“《源流》小記者站”授匾儀式,對繼承革命傳統(tǒng),賡續(xù)紅色基因,加快人才培養(yǎng),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為茂名市“紅色文化進校園”活動掀開新的一頁。為使“紅色文化進校園”活動在茂名走深走實,他強調三點指導意見,一是要把“紅色文化進校園”活動列入議事日程抓緊抓好。各級老促會必須根據(jù)省老促會和源流雜志社的工作部署,把開展這一活動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二是各縣(市、區(qū))授匾的學校要好好珍惜榮譽,不負眾望,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職責使命,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紅色文化進校園”活動。三是殷切希望學校的小記者們把握好機遇,奮發(fā)有為,刻苦學習,苦練寫作基本功,爭當又紅又專的無產階級革命事業(yè)的接班人。
會上,與會領導分別為茂南區(qū)金塘鎮(zhèn)第一小學、高州市荷塘鎮(zhèn)荷塘中心學校、化州市良光中學、電白區(qū)麻崗鎮(zhèn)白馬小學、信宜市懷新中學五所學校授“《源流》小記者站”牌匾,并贈送紅色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