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到訪雄安,這里幾乎已是一個“嶄新”的城市了。
去年夏天,在團隊多年來對雄安展開研究的基礎上,我與師門的小伙伴以“踏尋文脈,薪火相傳——探尋雄安紅色印記調查研究”為題共同完成了一項學科競賽,那時認識它的媒介是熒幕、是網(wǎng)絡、是新聞報道、是一張張規(guī)劃藍圖,而今年春夏之際,十分有幸可以隨團隊一起來到雄安,來到老師和師兄師姐曾經(jīng)一起奮斗過的地方。沿京雄高速一路向南,一小時三十分鐘后,高速路口“雄安”兩個字便躍然眼前,就像是等待與一位素未謀面的筆友相逢,欣喜與期待之余還夾雜著一絲緊張的情愫。干凈整潔是我對這里的初印象,有序的街道、標致的居民樓撲面而來的是一座充滿勃勃生機的城市。在雄安新區(qū)啟動區(qū)規(guī)劃館,講解員從城市定位、規(guī)劃部署、城市組團、地標建筑等多個方面帶我們細致了解了這座城市,一步一景式地揭開了一層層“神秘面紗”。
此行的第二站,我們來到了雄安郊野公園,這里也是幾年以前師門實地調研的地方,曾經(jīng)的一座座民房、一棵棵老樹都被他們記錄在冊,成為雄安獨有的鄉(xiāng)愁遺產(chǎn)。原本古樸的村落煥然一新,成為了這座城市的“綠色心臟”。跟著老師的步伐,我們找到了村子里曾經(jīng)的老樹,探訪了原北河照村的楊繼盛故里祠如今它們都亮明了身份,掛上了“鄉(xiāng)愁保護點”的牌子,以便讓搬離故鄉(xiāng)的人們時常還能故地重游,重憶往昔歲月。
這是一座涌動著勃勃生機的嶄新城市,這里的一枝一葉都承載著濃濃的鄉(xiāng)愁溫情。